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呀!今天晚上呢,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心是身体的国王,心瘀是百病之源。
你们知道吗?在中医的理论中,心可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哦!就像一个国家的国王一样,统领着五脏六腑呢。《黄帝内经》里也说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心还有个特别厉害的称号,叫做“君主之官”。
心的重要生理功能可多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主神志和主血脉、主汗。先来说说主神志吧,心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宇宙”,它掌控着我们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如果我们的心情愉悦、开朗,那么心这个“小宇宙”就会充满阳光,我们的身体也会跟着健康起来;但要是我们整天闷闷不乐、忧心忡忡的,那心这个“小宇宙”可就要“阴天”啦,身体也会容易生病哦。
再来说说主血脉吧,心主血,血行脉中,心和脉可是紧密相连的呢。脉就像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而心则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黄帝内经》里还说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这是因为我们面部的血脉比较丰富,所以心气的盛衰,心与血脉的情况常常可以从我们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哦。比如说,如果我们的脸色红润有光泽,那就说明我们的心气充足,血液循环良好;但要是脸色苍白或者发黄,那可能就是心气不足或者血液循环不畅啦。
所以呀,大家一定要好好照顾我们的“国王”——心哦!保持心情舒畅,多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呢!当一个人的心脏功能健全、血脉通畅时,他的面色必然会呈现出红润光泽的状态,看起来就像是被一层淡淡的红晕所笼罩,整个人显得容光焕发、精神饱满;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的功能出现了衰减、血脉变得空虚,那么他的面色就会变得苍白无华,甚至可能会出现面色发绀、青紫的情况,给人一种气色不佳、萎靡不振的感觉。
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心开窍于“舌”,也就是说心与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心火旺盛时,除了会表现出口腔溃烂之外,还会导致舌头红肿、生疮、破溃等症状。此外,如果风痰阻滞了经络,使得舌体变得强硬、运动不灵活,那么这个人在说话时就会产生障碍,甚至可能会出现口吃等问题。同时,这种情况下还常常伴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等小肠热证和证候,这就是所谓的“心移热于小肠”。
这是因为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连接,构成了表里关系。它们之间的经脉相互沟通,气血也相互流通。所以,当心火过旺时,就会通过经脉传递到小肠,从而引起小肠的热证。
总之,心脏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只有心脏保持健康,才能使机体正常地发挥生理功能。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国王,是身体的最高统帅,主管着身体的各种大小事务。一旦心脏出现问题,整个身体就会像一个国家一样陷入动荡不安的状态,甚至可能会导致政权的更替,也就是身体出现各种严重的疾病。而当我们的内心出现问题时,身体自然也会随之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会出现动摇、崩溃的情况,从而导致生命垂危。正因为如此,《黄帝内经》中才会提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以及“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在人体的脏腑之中,心脏所处的位置最高,宛如国王端坐在高高的王位之上,统御着整个天下。它能够调控五脏系统,进而掌控全身的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例如,肺脏负责呼吸,脾脏负责运化,肝脏负责疏泄,肾脏负责封藏,胃负责受纳,小肠负责化物,大肠负责传导,膀胱负责贮尿与排尿,胆汁负责贮存与排泄,甚至连四肢的屈伸、眼睛视物、耳朵闻声等,无一不是在心脏的主宰之下进行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心脏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不仅如此,心脏还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主宰,同时也主管着人体的精神、思维和意识活动。因此,情志活动实际上就是心主神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的心病,自然就是指心主神明的功能出现异常所引发的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志病。
比如说,当我们遇到令人愉悦的好事时,内心会感到高兴。这种高兴的情绪其实就是心主神志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心脏在人体情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遭遇苦难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悲痛万分;遇到不公之事,心中的怒火便会熊熊燃烧;而当我们陷入纠结的困境时,思虑也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些不同的情志变化,虽然会对内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常情况下,这种影响并不会太大。
然而,如果心脏的功能出现异常,比如心瘀的情况,就会导致神志发生变化。这时,原本正常的情志会变得异常强烈且持久,给我们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刺激。这种刺激会进一步扰乱相应脏腑的气血功能,使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引发瘀堵,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