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番分析后,大多数人都将原因归结为德军拥有炮火优势,而忽略了其他因素。
其实,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德军装备的机枪!
这些武器在战斗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压制力。
起初,德军并未完全发挥出机枪的威力,但随着阵地多次反复易手,他们才开始重视起防御部署。
原本在进攻中作用有限的机枪,在防守战中却展现出惊人的杀伤力!
往往只要在阵地上架设一挺机枪,就能有效封锁俄军的进攻路线。
俄军若想夺回失守的阵地,就必须顶着密集的机枪火力冲锋,付出巨大代价才能接近敌军阵地。
而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进攻过程中将承受极大的伤亡。
等到他们终于冲到德军面前时,战斗力早已大打折扣,根本无法撼动敌军防线。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夺回阵地几乎不可能。
意识到机枪的决定性作用后,德军迅速调整战术。
每当他们攻占俄军阵地后,便立即向该区域部署大量机枪,围绕机枪重新构筑防御体系。
这样一来,俄军一旦发起反攻,就会在机枪火力下遭遇严重杀伤,伤亡急剧上升。
而承受了巨大损失的俄军,不仅兵力锐减,战斗力也随之迅速下滑。
战斗力的下降,使得他们再难从德军手中夺回失去的阵地。
这样一来,德军终于缓解了阵地反复争夺的被动局面,开始得以稳步推进战线。
亲身体验了机枪带来的战术优势,加上战斗中不少机枪损坏,德军迫切希望从天朝进口更多此类武器。
此外,之前天朝卖给他们的机枪在欧洲战场上已经不再具备技术优势。
法兰西和大英都已经开始大规模列装机枪。
如今,随着华莎战役中德军机枪的出色表现,协约国势必会加快本国机枪的研发与生产,并极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
感受到了军备竞赛的紧迫感,德军迫切希望从天朝引进性能更为优越的机枪。
毕竟这一战关乎国运存亡,因此在价格方面他们并不设限。
更何况,第二帝国刚刚从高卢人手中获得了六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有了这笔庞大的资金支持,短期内军费开支根本不是问题。
除了机枪之外,德军还希望向天朝订购更多火炮和军舰。
考虑到日不落帝国可能与高卢联手对德开战,而日不落的海军实力不容小觑,德军若想保卫本国海岸线不被随意入侵,就必须大幅提升自己的海军力量,否则将陷入被动防御的不利局面。
与此同时,在向天朝采购武器装备的同时,第二帝国也一并将之前约定好的十亿法郎战争赔款支付给了天朝。
这笔钱是两国结盟时约定的,一旦高卢战败投降,天朝便可获得一部分战争赔款作为回报。
虽然天朝并未直接派遣军队介入普法战争,但他们在东线牵制住了毛熊,间接为德军提供了极大的战略支持。
此外,天朝还大量供应先进武器给德军,使德军的装备水平远超法军,成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按照两国协定,第二帝国在战争结束后需支付十亿法郎作为战争赔款回馈天朝。
换算成白银,这笔资金大约相当于一亿五千万两白银,绝非一笔小数目。
“高卢最大的失误,恐怕就是在战后向汉斯支付了赔款吧?”林文接过这笔到账资金后,笑着对身旁的洪仁玕说道。
自从天朝中央银行成立以来,通过新货币的发行以及旧货币的回收,财政状况得到了显着改善,极大地缓解了原本严峻的财政赤字问题。
虽然天朝去年的财政赤字达到了三亿五千万两白银的历史新高,但与一年前相比,洪仁玕对此并不感到过于焦虑。
原因在于,去年天朝的财政收入已突破三亿两白银,其中工业和商业税收的增长尤为明显。
按照去年的增长趋势,预计今年国内工厂所缴纳的税款将超过八千万两白银,商业税收则有望突破一亿两白银。
这两项加起来便有两亿两白银的进账。
而农业税作为传统税源,去年贡献了一亿五千万两白银,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清廷全盛时期的农业税收水平。
可见,在土地改革之后,去除地主阶层这个中间剥削环节,农业税收的潜力得到了极大释放。
此外,关税收入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天朝内部局势趋于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生产恢复,经济活动迅速回暖,带动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海关税收也随之水涨船高。
1867年,天朝海关的关税收入已突破三千万两白银,预计今年将超过五千万两白银。
因此,综合各项税收,天朝今年的财政总收入有望突破四亿两白银。
税收的迅猛增长,正是洪仁玕信心的来源。
除此之外,铸币税以及新货币发行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也相当可观。
在去年新货币发行过程中,正府成功从市场上回收了超过三亿两白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