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阿里山茶园,林墨的心中依旧萦绕着那份由茶香与人生哲思带来的宁静。他在嘉义市区的民宿住下,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便开启了直播。他喜欢在游客大军尚未涌入时,感受一个地方最本真的生活气息。
“大家早上好,今天带大家逛逛一条老街,看看清晨的台湾老街是什么样子,找找地道的早餐。”林墨漫步在静谧的老街上,镜头扫过斑驳的骑楼、刚刚开门的传统早餐店、骑着自行车缓缓经过的老人。空气清新,带着晨露和隐约的食物香气。
【早起的墨哥有老街看!】
【这种宁静的感觉真好。】
【快找找有什么好吃的!】
就在这时,前方不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碰撞声和一声苍老的惊呼。林墨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形佝偻、头发花白稀疏的老人,正吃力地试图扶起一辆侧翻的三轮车。车上堆叠着一些废纸板和空瓶罐,显然,老人是靠捡拾回收物为生的。
“老人家,小心!”林墨来不及多想,立刻快步上前,将直播手机暂时固定在胸前的挂带上,双手用力,帮老人将沉重的三轮车扶正。车上的废品有些散落,林墨又细心地将它们一一捡起,码放好。
“谢谢你啊,少年家……”老人喘着气,用带着浓重乡音的国语连连道谢。他抬起头,林墨才看清他的面容——布满深深的皱纹,皮肤是长期风吹日晒的古铜色,但一双眼睛却并未完全浑浊,此刻带着感激,也透着一丝常年劳作的疲惫。老人看起来年事已高,恐怕早已过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却还在为生计如此奔波,林墨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酸楚和强烈的同情。
“阿公,不用客气。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做这个?太辛苦了。”林墨关切地问。
老人叹了口气,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整理着车上的绳索。
林墨心中不忍,想到自己作为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播,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他斟酌了一下语气,诚恳地对老人说:
“阿公,我叫林墨,是从大陆来的。我算是在做媒体相关的工作,在网上有一些观众。我看您生活似乎不太容易,如果您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什么帮助,或许我可以尽一点绵薄之力,通过我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
他刻意模糊了“直播”的概念,用“媒体”代替,以免老人不理解。听到“大陆来的”和“媒体”这几个字,老人原本低垂的眼睑猛地抬起,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瞬间迸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激动、期盼甚至是一丝惶恐的光芒。他一把抓住林墨的手,枯瘦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
“大……大陆来的?媒体?”老人的声音也带着颤音,“同……同志!我能不能请你帮我个忙?我想找我的亲人啊!我在大陆的亲人!我找了几十年了!”
老人的情绪突然激动起来,眼眶迅速泛红。林墨心头一震,他意识到,这绝非普通的困难,而是一段可能尘封已久、饱含血泪的历史。他立刻郑重地点头:“阿公,您别急,慢慢说。找亲人?我一定尽力帮您!您家在哪里?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慢慢说,好吗?”
老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点头,推着三轮车,带着林墨走向他在老街深处那简陋的居所。那是一间非常老旧的平房,光线昏暗,家具简陋,但出乎林墨意料的是,房间虽然狭小破旧,却收拾得异常整洁。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斑驳墙壁上挂着的一个有些褪色的相框,里面镶嵌着几张黑白老照片,以及一个打开的小木盒。木盒里,几枚虽然氧化黯淡,却依旧能看出不凡的功勋章静静地躺在红色绒布上。
其中一枚,赫然是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林墨的瞳孔微微一缩,直播间的观众也通过镜头看到了这一幕,弹幕瞬间出现了短暂的凝滞,随即爆发出无数的问号和惊叹。
【!!!功勋章?!】
【这位老爷爷……是老兵?】
【解放西南纪念章?!我的天!】
【怎么回事?背景好像不简单!】
老人注意到林墨的目光,颤巍巍地走过去,轻轻抚摸着那枚勋章,浑浊的泪水终于滑过沟壑纵横的脸颊。他缓缓开口,讲述起了那段改变他一生的往事。
老人名叫汪呈松,但他坚定地告诉林墨,他的本名叫王成松,来自江苏南通海安县王家村。
“那是民国三十七年,哦,就是公元1948年,”老人的思绪回到了七十多年前,“我那时才二十岁出头,家里穷,那天就是上街想买点食盐,没想到就被‘抓壮丁’了!他们(指国民党军队)二话不说就把我绑走了,连跟家里说一声的机会都没有啊!”
“后来……队伍一路败退,到了那边(指大陆沿海)。我心里一直想着回家。再后来机会来了,我就加入了解放军,我想着,早日打完仗,就能早日回家团圆了。” 老人说到这里,语气带着一丝当年的决然,但随即被巨大的痛苦淹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