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源基地的冬至汤圆坊建在中央广场旁,琉璃窗上贴着张爷爷剪的 “汤圆剪纸”,红底金纹的图案里,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正飘着甜香。坊内本该是满溢糯米香的热闹场景 —— 冬至维度送来的 “汤圆糯米粉” 装在灵韵草编的米缸里,细腻雪白;霜降维度的霜糖、小满维度的豆沙馅、芒种维度的花生碎,分门别类码在混沌保温盘里,摸起来带着适宜的温度;最里侧的 “汤圆泉能量柱”(连接冬至维度汤圆泉的核心装置),本该泛着淡白色的暖光,渗出能让汤圆更软糯的 “汤圆能量”,可小宇背着画本推开门时,最先感受到的不是糯米香,而是一股刺骨的寒气,像突然闯进了冰窖。
他快步走到米缸旁,伸手去摸糯米粉 —— 昨天帮至姐姐筛粉时,粉还细腻干爽,捧在手里能簌簌往下落,今天却像冻硬的雪块,指尖刚触到就传来针扎似的凉意,用勺子挖了一下,勺子 “当” 地撞在粉上,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连半点粉都没挖下来。“怎么冻成这样了?” 小宇急得蹲下身,扒着米缸边缘往里看,竟发现缸底的糯米粉上结了一层薄冰,冰面还泛着淡淡的灰绿色,像蒙了层霉雾。
掏出画本新页,小宇的铅笔尖在纸页上飞快滑动:左边画 “昨日糯米粉(雪白细腻、簌簌下落)”,右边画 “今日冻粉(冰硬结块、带灰绿霉雾)”,中间用红笔标 “寒凝能量?”;旁边还画了三个小格子,分别画着冻硬的豆沙馅(像暗红色冰坨)、结霜的霜糖(晶莹却硬脆)、熄灭的能量柱(淡白色灯体蒙灰),每个格子旁都打了个大大的问号,画本边缘还特意画了个搓手哈气的小人,头顶飘着一团白气,旁边标 “-8℃”。
绕着汤圆坊走了一圈,危机比想象中更棘手:混沌保温盘里的豆沙馅,冻得像块暗红色的石头,用刀一撬,刀身都震得发麻,馅里的豆沙粒全冻成了小冰碴;霜糖罐里的霜糖,虽然还保持着晶莹的模样,却硬得能当锤子用,轻轻一敲桌面,竟发出 “当当” 的脆响;最让他心慌的是汤圆泉能量柱 —— 淡白色的灯体泛着灰蒙蒙的光,柱身结满了冰花,原本该渗出汤圆能量的纹路,被一层灰黑色的能量堵住,用手一摸,冰花下的柱体冰凉刺骨,连一丝暖意都没有。
更让小宇揪心的是坊中央那棵 “汤圆苗”(冬至维度的标志性植物),淡绿色的叶片本该像包汤圆的薄皮一样柔软,此刻却蜷缩成一团,叶片边缘结着冰碴,叶脉泛着死气沉沉的灰黑色,原本该扎根在温润土壤里的根须,此刻裸露在冻硬的泥土上,像被冻脆的玻璃丝,一碰就碎。围着汤圆苗的 “汤圆灯”(用来凝聚暖能的灯),淡白色的灯穗被冻得硬邦邦的,风一吹就发出 “咔嗒咔嗒” 的响声,连一点暖光都释放不出来。
“张爷爷说冬至要包汤圆、祭冬神,要是原料都冻硬了,跨维冬至汤圆宴怎么办呀?” 小宇掏出通讯器,手指冻得有点不听使唤,按了好几次才拨通赵阳的电话,声音里带着发抖的寒气:“赵司令!汤圆坊的糯米粉冻成冰了!豆沙馅也硬了,汤圆苗快死了!”
二十分钟后,赵阳扛着一台 “低温硬度检测仪” 赶来,小铁甲跟在他身后,犀角上的青金色光扫过冻硬的糯米粉,粉上的冰碴短暂地融化了一点,可没过几秒,就被一股无形的能量重新冻结,甚至比之前更硬。赵阳将检测仪探头贴在汤圆苗根部,屏幕上立刻跳出两组数据:“温度 - 8℃(正常汤圆坊应 12-15℃),检测到‘寒凝能量’,浓度 1.5g/cm3,兼具超低温冻结与促霉双重特性,会冻结水分同时加速有机物霉变。”
“是寒凝能量,比立冬的冻腐能量还难缠。” 赵阳蹲下身,指尖的土石能量试图融化冻硬的土壤,却只在土表形成了一层更厚的冰,“这种能量能把温度降到冰点以下,还会让冻硬的原料发霉,普通的保暖或防霉手段根本没用 —— 必须立刻联系冬至维度,他们的汤圆泉是汤圆能量核心,要是泉眼被堵,整个跨维的冬至汤圆都做不成。”
话音刚落,苏瑶和林羽就裹着厚外套赶来。苏瑶手里提着保温桶,里面装着用汤圆草熬的护苗液,意识草的叶片在桶边剧烈晃动,泛着警惕的淡红色,叶片边缘甚至结了层细霜;林羽打开能量检测仪,屏幕上的淡白色线条(汤圆能量)断断续续,中间夹着几缕灰黑色的线条(寒凝能量),像一张带冰碴的网,把汤圆苗的能量图谱缠得严严实实。
“意识草感知到,冬至维度的汤圆泉被寒凝能量堵死了。” 苏瑶将护苗液倒在汤圆苗根部,液体刚接触土壤就冒起一缕白气,瞬间冻结成了小冰粒,“汤圆泉释放的汤圆能量只剩平时的 3%,连带着咱们的汤圆坊都成了‘冰霉坊’。”
林羽的手指在检测仪上快速滑动,眉头越皱越紧:“糯米粉冻结硬度 9 级(最高 10 级)、豆沙馅霉变率 75%、汤圆苗根系冻伤率 95%—— 再拖下去,不仅原料全毁,汤圆坊的琉璃窗都会被冻裂,到时候连包汤圆的地方都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