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214章 打开另一扇门

1977年高考又一春 第214章 打开另一扇门

作者:孝孝公子 分类: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10 00:10:57

可是,直到丁倩插队的第四年,她都无法享受这一政策。缘由无非就是丁倩的家庭出身不好,没有社会关系为她“走后门”。招工、招干、招生等所有的机会都与她无缘。一次次遭到拒绝后,丁倩陷入极度的绝望,那种感觉就像被整个世界抛弃,前方一片黑暗,看不到一丝光亮。

丁倩喜欢读英文书籍,其中最喜欢一句话“when God closes this door,he will open another door for you”,意思是当上天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既然招工途径行不通了,为何不能试试工农兵大学的门路呢?即使明明知道希望渺茫,丁倩却认为,加强自我学习总该不会有错吧?

插队这么多年来,丁倩始终保持一种状态:白天,在田间地头拼命劳动,任由汗水湿透衣衫;晚上,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是她伏案读书的时间,她坐在小木箱前,就着昏黄的灯光,学习至深夜或凌晨。灯光昏暗,她的眼睛常常酸涩难忍,可她却从未想过放弃。

尽管她被再三拒绝过,一再被人奚落,讥讽,嘲笑过,可她内心始终没有放弃那个遥远的,似乎永远不会实现的梦想:考大学。那种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是无法形容的,就像在沙漠中行走的人对水的渴望,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对光明的渴望。

当梦想始终照亮心间,它总会进入梦乡的。丁倩不止一次做梦她成功考上了大学,成为一名能够饱览群书的大学生。在梦里,她漫步在大学校园,周围是充满朝气的同学,图书馆里满是她渴望阅读的书籍,那是多么美好的场景。

梦想是催化剂,给陷入困境的人们以无限的力量。丁倩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平时衣服口袋里装着各种纸条,有化学式、数学题、英语单词、古文和诗句。常年如此,养成了习惯,读书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借着英语的底子,丁倩读过的书籍中有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第三本《我的大学》的第一行是:“我要到喀山上大学去了。”每次读到这里,丁倩会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泪。她明白,上大学,那是在贫穷中挣扎的高尔基的天真的渴望和憧憬,也是在绝望中挣扎的她,一个普通知青的天真的渴望和憧憬。

其实,她不知道伏在木箱子边,伴着小油灯读书,是否真的能够把她带进大学。但是学习使她感受到充实和快乐,书本将她领进另一个神奇浩翰的世界,让她暂时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丁倩冥冥之中相信,将来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一定需要文化知识,她渴望成为那用知识建设国家的一员。

每每看到丁倩抱着书本读得如痴如醉的时候,大队书记就会冷哼一声,低声斥责:“书呆子!有个屁用!”书记的话像一把把刀子,刺痛着丁倩的心,可她却从不反驳,只是默默地把委屈和泪水咽进肚子里。

即使深夜,醉醺醺的大队支书打此路过,也会踹开篱笆门,指着她窗台的油灯骂:“丁倩!你个书呆子!天天抱着苏修的书,能当饭吃?”丁倩知道他把她当成了出气筒,前几天他侄女招工被知青顶替,此刻正借题发挥。丁倩迅速把英文笔记塞进炕洞,掌心被炕砖烫出水泡,疼得她直皱眉,可她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丁倩心里丝毫没有波澜,因为该吵的也吵了,该争取的也争取了,无奈自己就是身份不好,走不出这个山窝窝,这怪不得谁。手上的疼痛没让她陷入恐惧抑或悲观,反而让她清醒。四年来,这个苏州姑娘在零下三十度的冬夜裹着棉被读书,油灯熏黑了她的鼻翼;在烈日灼人的麦田里,衣兜总揣着写满公式的烟盒纸;甚至批斗会上,她还在心里默诵《出师表》。此刻她摸出珍藏的上海牌铅笔——这是她临行前母亲偷偷塞进行李的,笔杆已磨出木纹,她紧紧地握住铅笔,仿佛握住了自己的未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丁倩争分夺秒地复习着。她把受伤不能劳动的时间,全都用来学习。每天天还没亮,她就借着微弱的晨光开始背诵英语单词;夜晚,当整个世界都陷入沉睡,她还在煤油灯下钻研数学难题,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一遍又一遍地翻看教材,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

丁倩终于从公社学区办公室领到了那张盖着鲜红公章的证明信。她的手微微颤抖着,将那张薄薄的信纸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指尖轻轻摩挲着,能清晰地触摸到印章的凸起,那凸起的纹路就像一道道深刻的印记,刻在了她的心上。

整个过程简单得让她有些不敢相信,就好像开一张普通的出差介绍信一样轻松。可此刻,萦绕在她心头的并不是狂喜,而是一种积郁已久终于得以舒展的沉甸甸的舒畅。这种感觉,就仿佛一块压在心口多年的巨石,被悄然移开了些许缝隙,让她能稍微喘上一口气了。

她的思绪不由得飘回到两个多月前,那场与公社副书记的谈话。当时,副书记斩钉截铁的话语还在耳畔回响:“你这样的家庭出身,推荐招工是绝无可能的!”

那冰冷的态度,就像一盆凉水当头浇下,让她瞬间感到从头凉到了脚。她永远也忘不了副书记说这话时那冷冰冰的眼神,还有那不带一丝温度的语气。

那时的她,只觉得未来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希望。可谁能想到,时代的转向竟然会如此迅猛,短短数十日,乾坤已然不同。

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

说到这时代的变化,就不得不提起一段过往。历史的洪流为何会一度废止高考?这巨大的转折背后,常常裹挟着特定时刻的“风云人物”。似乎,历史总是将“风云人物”安排得恰如其分。

这还要从一位辽宁知青说起。

1973年,有个叫张铁生的辽宁知青,他作为工农兵学员候选人参加高校入学文化考试。当时的他,坐在考场里,面对着物理化学试卷,却只答了寥寥3道小题。然后,他在试卷的背面,奋笔疾书了一封震动全国的?《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

喜欢1977年高考又一春请大家收藏:(064806.com)1977年高考又一春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