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1977年高考又一春 > 第129章 公社五大员

1977年高考又一春 第129章 公社五大员

作者:孝孝公子 分类:现言 更新时间:2025-11-10 00:10:57

“工业券?”胡悦愣了,“我只听过粮票、布票,还有专门买自行车的票?”

“那叫工业券,专门针对自行车、缝纫机这些工业产品,”吴运才摇了摇头,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几张泛黄的纸片——1972 年的工业券,像褪色的蝴蝶标本似的压在玻璃板下,“这玩意儿一般只给工厂职工和单位人员发,农民根本拿不到,除非拿好东西换。我当年那 5 张券,是我爹把准备打棺材的杉木,换给了运木材的司机,司机又给供销社主任塞了条大前门烟,才换来的。”

胡悦听得咋舌:“5 张工业券这么金贵?”

“你算笔账就知道了,”吴运才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5 张工业券,相当于 5 个人一个月不买肥皂(省肥皂票),5 个农民一个月不点煤油灯(省油票)——那会儿工资全国统一,我刚工作时,一年才攒两张,我爹工龄长,一年也才四张,攒够 5 张,足足等了两年!”

“那怎么活下去啊?”胡悦忍不住问。

“能怎么活?省着过呗!”吴运才叹了口气,“不过现在宽松点了,单位的小盛前阵子买了辆大金鹿自行车,花了160 块,那是他攒了大半年的工资,顿顿吃窝头就咸菜,有回饿昏在粮库,还是保管员偷着塞了把战备黄豆,才缓过来的。”

胡悦看着玻璃板下的工业券,又想起双沟村社员们攒票的模样,忽然明白:在这个票证年代,一件看似普通的自行车,背后藏着多少人的辛酸。她端起桌上的热水,喝了一口,心里却在琢磨:以后要是在公社能帮上忙,得想办法让社员们少走点弯路,别再为一张票愁白了头。

吴运才夹着烟,给胡悦勾勒出小盛的模样:“小盛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块,他媳妇在大队小学代课,一个月就十几块,俩口子除去油盐酱醋、孩子的学费,一个月顶多剩几毛钱。为了买自行车,他从大半年前就开始抠搜——发了工资就往公社信用社存,手里紧得跟啥似的,天天啃咸菜窝窝头,就着白开水往下咽,一周都见不着半点荤腥。”

“那他撑得住?”胡悦忍不住问。

“撑不住就往同事家串门啊!”吴运才笑出了声,烟蒂在烟灰缸里磕了磕,“大伙儿都知道他攒钱买车,也都体谅——每次公社有公办招待,就喊他去‘照顾客人’,其实是让他趁机吃口肉、喝口汤,补补身子。他也机灵,每次都把客人照顾得妥妥帖帖,自己也能偷偷填填肚子。”

胡悦听着,突然想起华庆军在双沟村蹲点时的模样——每次他骑着那辆永久牌二八大杠到大队部,第一件事就是从挎包里掏出块干净的粗布,蹲在地上一点一点擦车。车把上沾了点泥,他能擦五分钟;要是看到车梁被石头划出痕迹,眉头能皱半天,心疼得跟割了肉似的。

有次跟着华庆军走访社员,路上遇到坑洼的土路,他从不直接骑过去,而是下车推着走,生怕颠坏了车;大雨过后道路泥泞,他干脆把自行车扛在背上,二八杠倒挂着像个银十字架,车铃铛在阴云里泛着冷光。晒谷场边光脚的孩子追着车架跑,泥浆在脚趾缝里“噗嗤”作响,他却半步不挪,宁肯自己裤腿沾满泥,也不让半点泥水溅到车上。

“那会儿男孩子要是能有辆自行车,比现在年轻人买辆吉普车还风光!”胡悦笑着感慨,“双沟村的后生们,要是谁能骑上永久、大金鹿,走在村里能引来一串羡慕的眼神,连提亲的媒婆都能多上门两回!”

吴运才一听,赶紧抓起胡悦送的竹叶青,凑到鼻尖深吸一口气,陶醉地眯起眼:“可不是嘛!油盐酱醋茶,这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供销社、百货公司的售货员,手里攥着布票、糖票、肥皂票,稍微松点口,就能让社员多买半尺布、半斤红糖——你说这职业能不招人羡慕?”

他话锋一转,又说起驾驶员:“现在的驾驶员,那可是高级人才!汽车本来就稀罕,一般人别说坐,就是见都少见——你记不记得,马路上要是过一辆汽车,村里的孩子能丢了石子儿、沙包,追着汽车跑二里地,就为多闻两口汽油味儿!”

胡悦使劲点头 —— 她在双沟村见过这场景,有次公社的卡车来送化肥,十几个孩子跟在车后跑,嘴里喊着“汽车!汽车!”,直到卡车开远了,还站在原地望着车尾的尘土发呆。

“不过我说的驾驶员,大多是机耕队的农机手,”吴运才补充道,“咱们公社有机耕队,有拖拉机、脱粒机,可数量太少了!一到农忙,各个大队都抢着要,排号能排到半个月后 —— 不是谁都能当农机手的,得先去县里进修,考了驾照,再跟着师傅学个两三年,能修车、能耕地,才算真正出师!”

卫生员的事,胡悦也熟——公社有卫生院,村里有保健站,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卫生员手里攥着盘尼西林、退烧药,谁家有人感冒发烧、头疼脑热,都得求着卫生员。双沟村洪灾时,村保健站的王卫生员背着药箱,蹚着洪水给伤员包扎,手里的半瓶酒精都当成宝贝,滴一滴都要算着用。“谁家还没个生老病死?卫生员握着救命的药,自然受人待见!”胡悦说。

最近因为洪灾宣传,胡悦跟广播员打交道最多:“县里有广播站,公社也有,家家户户房梁上都挂着有线广播,天天播新闻、放样板戏。老百姓没电视,所有信息都靠广播——广播员、通讯员在村里就是‘文化人’,要是谁家孩子在广播站上班,全村人都得高看一眼!”

吴运才又说起卖票员:“这职业是知青下乡才火起来的!农村交通不方便,知青回家得去汽车站买票,一到过年过节,车站排的队能绕供销社两圈!要是有亲戚在车站卖票,能走后门提前上车,不用在寒风里冻大半天——你说这特权谁不想要?”

喜欢1977年高考又一春请大家收藏:(064806.com)1977年高考又一春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