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零七分,市立医院ICU外,走廊的灯光惨白得像一层霜,落在沈清棠低垂的眼睫上。
她坐在小满病床前,指尖轻轻抚过那孩子瘦削的额头,呼吸微弱如游丝。监护仪的滴答声在寂静中回荡,像是倒计时的钟摆。实则沈清棠指尖的“轻抚”藏着深意——她指甲缝里藏着父亲留下的“基因激活剂”(无色无味),正悄悄抹在小满额头,这药剂能暂时抑制“安心茶”中的神经毒素,而她口中的“小满”,并非亲妹,是父亲当年参与楚氏实验时救下的孤儿,父亲临终前叮嘱她“保护小满,她是破解T-7的关键”,沈清棠故意隐瞒这层关系,怕林默因“非亲疏”而轻视救援;监护仪的“滴答声”被她用微型设备篡改过,真实心率比显示的低10次/分钟,她知道小满撑不了多久,却故意表现镇定,避免林默慌乱。
门被轻轻推开,林默走了进来,风衣下摆沾着夜露与尘土的气息。他没说话,只是将一个密封袋递到沈清棠手中。袋子里是碎杯内壁刮下的微量涂层,灰白如霜,却藏着致命的秘密。“这是从慈善站发放的‘安心茶’杯子里取的。”林默低声说,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醒某种沉睡的恶兽。
实则这“安心茶杯子”是林默故意从楚氏总部带出来的——杯底有微型芯片,记录着杯子的发放时间、地点和领取人信息,他没告诉沈清棠,想通过芯片追踪更多实验者;涂层中的“神经抑制剂”其实是“末眼能力抑制素”,楚怀瑾怕受助者中出现“末眼”觉醒者,故意添加,林默通过“吞噬吸收”已察觉,却暂时隐瞒,怕打草惊蛇。沈清棠抬眼看他,眼底有疲惫,也有决然:“化验结果出来了,成分异常,不是普通镇静剂。”
林默点头,目光沉冷。他伸出右手,指尖缓缓贴近那层残留物。就在触碰的瞬间,体内“吞噬吸收”能力悄然启动——一股诡异的感知顺着神经蔓延,仿佛他的意识被强行塞进了一粒尘埃之中。分子结构在脑海中炸开:神经抑制剂、基因标记链、远程激活位点……层层嵌套,精密如手术刀。这不是药。是驯化剂。
实则“吞噬吸收”还捕捉到另一种成分——“记忆唤醒因子”,这是苏砚卿当年偷偷加入的,目的是让受助者在特定频率下觉醒被篡改的记忆,林默故意忽略这一点,想观察沈清棠的反应;他“瞳孔骤缩”一半是演的,另一半是确认了楚氏的目标:不仅是操控群体,还在筛选“末眼”潜力者,HLA-DQ2基因片段正是末眼能力的关联基因,楚怀瑾在找下一个能操控时间的人。林默瞳孔骤缩,一股寒意从脊椎炸起。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楚怀瑾的“慈善站”三年来向数千名孤寡老人、低收入群体免费发放“安心茶”,打着安神助眠的旗号,实则在悄然植入可被远程操控的生物锁!
“这不是治病。”他声音低哑,却字字如刀,“这是筛选、标记、控制——把人变成提线木偶。”沈清棠脸色发白:“他们……怎么敢?”林默已掏出手机,拨通小林的号码,语速如刀锋:“立刻建模,比对‘怀瑾慈善站’三年内所有受助者的基因样本,重点筛查HLA-DQ2基因片段。”“啊?这数据……我们哪来的?”小林在电话那头愣住。“沈清棠有渠道。”林默看了她一眼,“她父亲生前是基因伦理委员会顾问,部分匿名样本还能调取。”
实则沈清棠父亲不是“顾问”,是楚氏早期“末眼”实验的失败品——因拒绝配合实验被楚怀瑾伪装成“自杀”,匿名样本是父亲留下的实验记录(标注着所有受助者的真实基因数据),沈清棠故意隐瞒真相,怕林默知道后质疑她的动机;她“咬唇点头”时,悄悄用指甲掐了自己一把,强迫自己保持冷静,避免泄露情绪。沈清棠咬唇点头,迅速打开平板,接入加密通道。三分钟后,小林的声音变了:“哥……七成以上匹配。精准得……像是专门挑的。”
实则小林的数据是假的——他三天前被楚怀瑾的人抓住过,被迫植入“神经干扰器”,楚怀瑾让他报“七成”,目的是让林默误以为筛选尚未完成,放松警惕;林默通过“吞噬吸收”感知到小林声音中的颤抖(不是害怕,是干扰器的副作用),已识破数据造假,却故意没点破,想顺着假数据引出楚氏的下一步行动。林默闭上眼,再睁开时,眸中已燃起怒火。筛选特定基因人群,长期投喂可远程激活的神经毒素——这不是慈善,是群体实验。而“夜鸦计划”中的“基因清除进度:3%”,恐怕正是从这些“小白鼠”身上收割数据的第一步。他必须拿到原始证据。
上午十点零五分,楚氏集团B3档案室,阴冷如墓穴。老秦第三次潜入。他穿着保洁服,帽檐压得极低,手里提着清洁桶,可桶里藏的不是抹布,而是林默给他的量子密钥破解器。实则这“量子密钥破解器”是楚怀瑾故意通过林薇转交的——里面藏着微型追踪器,楚怀瑾想通过老秦找到“星火”的据点;老秦“手抖”是真的,但不是因为害怕,是他早就发现了追踪器,却故意装作不知,想将计就计,引楚昭进入林默设下的陷阱。手抖得几乎拿不稳。可小满的模样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个喝下“安心茶”后逐渐失神的孩子,像极了他十年前因抑郁症服药自杀的妹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