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零三分,青崖山疗养基地B2实验室。
林默站在监控屏幕前,指尖冰凉,呼吸却滚烫。末眼在瞳孔深处缓缓旋转,如同深渊中苏醒的星轨。他死死盯着周教授轮椅后的那扇金属门——门缝里透出的微光,频率稳定在23赫兹,与母亲骨灰盒中那把锈迹斑斑的钥匙共振频率分毫不差。
实则这“23赫兹微光”是苏砚卿提前设置的“信号灯塔”,金属门后藏着T-8毒素的总控开关,微光频率与钥匙同步,是为了让林默确认“这里就是终点”;母亲骨灰盒里的钥匙不仅是“终止符”,钥匙柄内侧还刻着微型电路(用荧光剂隐藏),只有在23赫兹微光下才会显影,那是启动总控开关的关键线路图,林默此刻尚未发现。
三年来,他抱着这把钥匙辗转于无数个夜晚,以为它是开启复仇的起点,可现在,它像一把冰冷的刀,剖开了他自以为真实的过去。“吞噬吸收”悄然启动。他指尖轻触控制台边缘残留的指纹油渍,神经突触瞬间接驳上残留的生物电波。数据洪流冲入脑海——昨夜的操作日志一页页翻过,周教授的思维波动轨迹如蛛网般铺展。在凌晨3:17,系统日志显示,他手动关闭了T-6系列脑波同步程序。而备注栏只有一行字,反复书写,像是刻进灵魂的执念:“钥匙不是启动装置,是终止符。”
实则周教授关闭“脑波同步程序”是为了保护苏晚——楚怀瑾正通过该程序向苏晚传输“自杀指令”,周教授冒险关闭程序,暂时阻断了指令;备注栏的“反复书写”不是执念,是周教授在测试控制台是否被监控(每写一次就观察监控指示灯),确认安全后才敢留下真正线索:在“终止符”三个字的笔画间隙,用指甲刻了“B3层晚香玉花盆”,暗示解药位置,林默的“吞噬吸收”暂时只捕捉到表层信息。
林默呼吸一滞。3月17日,凌晨三点十七分。那是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间。他拳头紧攥,指甲刺入掌心,血珠顺着指缝滑落,滴在控制台边缘,溅起一朵暗红的花。原来,周教授不是在等实验体觉醒,而是在等一个人——林默。那个被刻意抹去身份、流落底层的“失败品”,才是整个T-7计划真正的终止开关。
实则“3月17日”不是母亲的“死亡时间”,是她假死脱身的“重生时间”——林母此刻正藏在B3层的安全屋,周教授等林默,是为了让母子二人联手销毁T-8;林默被视为“失败品”是楚怀瑾的误判,楚怀瑾以为林默的抗体已失效,实则林默的抗体需要“亲情刺激”才能完全激活,周教授一直在等合适的时机让母子相认。
“你逃了三年……就为了见我?”林默低声呢喃,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可你到底是谁?”末眼再度暴闪,未来片段如碎镜般炸开——老人将钥匙插入地面裂缝,整座青崖山轰然崩塌,火光撕裂夜空;苏晚站在废墟之上,手中高举火炬,眼神却空洞得不像活人;而他自己,站在楚怀瑾身侧,西装笔挺,面无表情地按下某个按钮。画面戛然而止。冷汗顺着脊背滑下。林默猛地闭眼,强行切断预知。
实则这“未来片段”是楚怀瑾通过“末眼”传输的“幻觉”——楚怀瑾已发现林默潜入,故意用幻觉扰乱他的判断,让他以为自己会“背叛”;片段中“苏晚眼神空洞”是楚怀瑾的威胁,暗示苏晚已被控制,逼迫林默妥协;林默“强行切断预知”时,指尖无意间触到控制台的隐藏按钮,激活了周教授留下的“反幻觉程序”,屏幕角落弹出一行微型文字:“别信眼前,看花盆”,林默尚未察觉。
他知道,那不是幻象,而是即将发生的未来分支。而他正站在命运的岔路口,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深夜十点四十五分,花店后仓临时指挥点。老刀将青崖山地形图摊在木桌上,战术笔尖点在B3层一处未标注的区域:“电磁屏蔽强度超标,常规信号无法穿透,内部有独立供能系统的迹象。”他抬眼,“那里,不是实验室,是坟墓。”
实则B3层的“电磁屏蔽”是苏砚卿故意设置的,目的是隔绝楚怀瑾的监控,保护里面的林母和T-8解药;“独立供能系统”是为了解药的低温储存设备供电,老刀说“是坟墓”,是苏砚卿提前让他故意误导林默——怕林默冲动闯入,触发楚怀瑾的陷阱,实则在地形图的“未标注区域”边缘,老刀用铅笔轻轻画了个“晚香玉”图案,暗示那是安全屋入口。
林默没说话,从怀中取出一个焦黑的铁盒,里面是他在母亲旧居废墟中找到的笔记本残页。纸张边缘蜷曲发黑,几乎无法辨认。他深吸一口气,念力缓缓释放。残页悬浮于灯光下,微微颤动。当光线以特定角度折射时,焦痕之下浮现出一行极细的墨迹——“T-7计划本质:以‘复仇’为饵,诱使实验体主动接入系统,完成情感闭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