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天光未明,城市还在沉睡。
花店“清棠园”后院的薄雾里,一缕烛火在窗边摇曳。“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像冰锥刺破寂静。沈清棠猛然惊醒,手已本能地摸向枕下的加密手机——这手机是老吴特制的,除了通讯,还能检测周围的信号屏蔽器,此刻屏幕显示“无异常”,说明敲门者没有携带反监听设备。
她披衣起身,透过猫眼看见两名身穿便衣的男子,胸前徽章反着冷光,一人手里举着一张纸质文件。“涉嫌传播虚假医疗信息,现依法查封店内所有药品及存储设备。”声音冰冷,不带情绪。
沈清棠深吸一口气,指尖微凉,却面色平静地打开门。“我可以看搜查令吗?”对方递来文件,她逐字扫过——搜查令编号是老吴提前告知的“安全编号”,代表这两名便衣中有一人是市局卧底,故意配合楚氏演戏;她转身从柜中取出营业执照、药材采购单、第三方检验报告,一一递上,其中采购单里夹着一张极小的便签,写着“楚氏今晚查药厂”,只有卧底能看懂。
“我们卖的是公开配方的抗敏剂,成分表在官网可查,生产资质齐全。”她语速平稳,眼神清明,“若你们需要,我可以现场冲泡一杯自饮。”这话是说给楚氏派来的那名假警察听的,故意表现得“坦荡”,让对方以为她没藏证据;而卧底警察在翻查时,悄悄将一枚微型定位器放在药柜角落,方便后续追踪楚氏的动向。
警察眉头一皱,交换了个眼神,开始翻箱倒柜。药柜、储物架、电脑主机……每一寸都不放过。十分钟过去,一无所获。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年长那位(卧底)临走回头,冷笑一声:“有人举报你窝藏逃犯。别以为做点小善事就能洗白。”这“冷笑”是给沈清棠的信号,意思是“楚氏怀疑你,后续小心”,而“窝藏逃犯”是故意说的反话,暗示她可以继续收留小满,警方会暗中保护。
门“咔”地关上,沈清棠脸上的从容瞬间褪去,呼吸微微发颤。但她没有迟疑,立刻蹲下身,轻轻拉开角落猫窝的底板——小满,那只三花猫,正警惕地缩在一旁。猫窝底板下,除了微型胶片,还有卧底刚才偷偷放的“楚氏药厂平面图”,标注着假药存储区的位置;她从夹层抽出一卷微型胶片,迅速塞进围裙暗袋,胶片里除了受害者名单,还藏着老吴给的“解药配方”,能彻底中和T-7的毒性。
蜡烛重新点燃,火苗跳跃中,她拨通那串只记在脑海里的号码。“老刀,他们开始清场了。”她声音压得极低,“警方只是幌子,背后是楚氏的人。他们在清查所有与‘清尘计划’有关的节点。”其实她早就通过卧底的信号知道“清场”是楚氏的试探,故意表现得“紧张”,是为了让楚氏以为她真的害怕,放松后续监控。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传来沙哑低沉的回应:“苏晚那边已转移,林默位置安全。你原地待命,别出门,等信号。”“我知道。”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但火已经烧到门口了,躲,不如迎。”她没告诉老刀,自己已决定明天带着解药配方去楚氏药厂附近的社区,给受害者发放解药,这是老吴计划外的行动,但她知道,只有让受害者活下来,证据才有意义。
上午九点,楚氏大厦B1更衣室。
金属柜门“啪”地弹开,林默盯着自己工牌上那行红色标注:“权限注销,待审查”。广播声在头顶回荡:“全体保洁人员暂停上岗,即刻前往心理评估室接受访谈。”这“心理评估”是楚氏的测谎手段,老吴早就通过线人告知林默,评估题里有三道“陷阱题”,分别是“是否认识苏晚”“是否接触过T-7文件”“是否对楚氏有敌意”,只要回答“否”,就能通过。
他站在角落,手指不动声色地摩挲着袖口内侧——那里缝着一枚纽扣摄像头,是他昨晚从清洁车电路板上拆下的最后一枚备用件。这摄像头不仅能录像,还能检测周围的电磁信号,刚才他已通过摄像头发现,更衣室的通风管里有楚氏的微型监听设备,所以故意站在角落,避免说话被录下。
末眼悄然开启。视野骤然扭曲,十秒后的画面涌入脑海:两名身穿保洁制服的男人走进更衣室,手持信号探测仪,直奔他的储物柜。其中一人从夹层取出一个U盘,嘴角勾起冷笑。这“U盘”是林默故意放的诱饵,里面是伪造的“星火成员名单”,名单上的名字都是楚氏已知的卧底,他想通过这个U盘,让楚氏以为“已掌握星火核心成员”,从而放松对其他人的警惕。
林默眼神一沉,没有犹豫。他转身走向通风管道检修口,借着换洗衣物的遮挡,将纽扣摄像头塞进管道深处,用铁丝固定。那里,是监控盲区,也是整栋楼信号最复杂的迷宫——其实通风管里的监听设备是老吴的卧底故意安装的,目的是让楚氏以为“能监控林默”,而林默的纽扣摄像头正好对着监听设备,能录下楚氏的监听内容,反向获取他们的计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