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明代“谈判封神”外交官!空手套白狼迎回被俘皇帝,凭“话术艺术”化解国难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了一年多。瓦剌方面屡次假意要求明朝派人接驾,真假难辨。明朝想派使者去探探虚实,却没人敢担这个风险。左都御史杨善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前往。(高官能有这样的胆识,实在难得,他心里早有全盘计划了。)
瓦剌首领也先暗中派了个狡猾的汉人田氏来迎接杨善,其实是想打探他的真实意图。两人见面后,田氏假意说:“我也是中国人,被掳到这儿的。”接着试探:“当初土木堡之战,你们南方的军队为啥不战自溃?”
杨善顺水推舟:“天下太平太久了,将士们都习惯了安稳日子。再说那次出行只是护送皇帝,压根没准备打仗,你们突然发动突袭,军队能不跑吗?不过,你们侥幸打赢了,未必是好事。现在新皇帝即位,又聪明又英武,特别听劝。有人献计策说:‘瓦剌人敢入侵中国,全靠好马翻山越岭、闯过关隘。要是在边境山岭上都装上铁顶木橛,上面留个孔,安上尖头锥子,只要是人马经过的地方,都铺满锥橛,来的人没有不受伤的。’皇帝立马采纳了。还有人说:‘现在的大铜铳只装一个石炮,杀伤力太小。要是装一斗鸡蛋大的石头,发射出去能散开好几丈,人马碰到就死。’皇帝也照做了。又有人提议:‘广西、四川的射虎弩弓,毒药特别烈,涂在箭头上,一碰到皮肉,人马立马就死。’皇帝也采纳了,已经调来了毒药,还在全国选了三十万力气大、会射箭的士兵训练,用罪犯做过试验,效果立竿见影。还有人说:‘现在放枪的士兵,虽然排了三四层,但你们看到他们装火药,就骑马冲过来踩踏。要是做大型两头铳,装多个铁弹子,涂上毒药,排成四层,等马群冲过来一起发射,能把马肚子都打穿。’试验过三百步外都能命中,献计策的人都升了官、加了赏。天下有智谋的人听说后,都赶来献策。训练的军队又精锐无比,可惜现在没地方用了!”(这话收得太妙了)
田氏追问:“为啥没地方用?”杨善说:“要是咱们两家讲和了,这些武器不就没用了吗?”田氏听后,偷偷回去把这话告诉了也先。
第二天,杨善到了瓦剌军营见也先。也先问:“你是什么官?”杨善答:“都御史。”也先质问道:“咱们两家和好多年,这次你们为啥拘留我的使臣,压低马价,给的绸缎还一匹剪成两匹,把我的使臣关在馆里不让出来?你们这么做算什么?”
杨善不慌不忙解释:“以前你父亲派使臣来献马,不过三十多个人,想要的东西只给两三成,也没计较,一直相处得好好的。现在你派来的使臣多达三千多人,皇帝见了每人都赏一套织金衣服,就算十几岁的小孩也一样赏赐,还在大殿摆宴席招待,为啥?就是想让你脸上有光。使臣回去时,又加赏宴席,派人护送,怎么会拘留?可能是使臣带来的小厮,在中国做了偷盗的坏事,怕被使臣知道,从小路跑了,要么遇到虎狼,要么跑到别的地方,中国留他们有啥用?”
“至于压低马价,也是有原因的。之前你家有人写了一封信,让使臣王喜交给中国某人,结果王喜不在,被吴良误收了,交给了朝廷。那个人怕朝廷怀疑,就勾结权臣,说‘这次献马的不是正经头目,不该按之前的标准赏赐’,所以才压低了马价。后来那个人送使臣回去,反而说是吴良的诡计,想让你杀了吴良,没想到你真中了他的计。”也先听了点头:“者!”(瓦剌语“对”的意思)
杨善又说买锅的事:“这种锅产自广东,运到京师有一万多里,一口锅卖两匹绢。你们的使臣去买,只肯给一匹绢,所以才起了争执,卖锅的关门不卖,皇帝怎么会知道?就像南朝人向你们的使臣买马,价钱低了你们不肯卖,难道是你吩咐的吗?”也先笑了:“者!”
杨善再解释绸缎的事:“那是回回人干的(指跟随使臣的随从),他们把一匹剪成两匹,要是不信,你可以去搜他们的行李,好绸缎都在他们那儿。”也先连连说:“者,者!都御史说的都是实话,以前的事都是小人挑拨的!”
杨善见也先态度缓和,趁机说:“你是北方的大将军,手握重兵,却听小人的话,忘了大明皇帝的厚恩,派兵杀掳百姓。上天喜好生灵,你却喜好杀戮。那些想逃跑找父母妻子的人,被抓住就剜心摘胆,惨叫之声上天怎么会听不到!”也先辩解:“我没让他们杀,是手下人自己干的。”杨善说:“现在两家重归于好,你赶紧下命令撤回军队,免得上天发怒降灾。”也先笑着答应:“者,者!”
也先又问:“皇帝回去后,还能再当皇帝吗?”杨善答:“皇位已经定了,怎么会更换?”也先问:“那尧、舜当初是怎么回事?”杨善说:“尧把皇位让给舜,现在是哥哥让位于弟弟,和当初的道理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