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不搞“祥瑞噱头”,才是真清醒!
交趾国(古代越南)进贡了一只异兽,说是麒麟。司马光说:“这东西是真是假没法确定。就算它真是麒麟,不是自己主动出现的,也算不上祥瑞;要是假的,反而会被远方的外族笑话。不如好好赏赐交趾使者,让他们把异兽带回去。”
冯梦龙点评:比秦皇汉武懂“不折腾”
看到司马光这做法,才明白秦始皇、汉武帝追求祥瑞有多糊涂——他俩当年为了寻找“麒麟”“长生药”这类所谓的祥瑞,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其实根本没必要。
司马光的核心思路很实在:不纠结异兽是不是真麒麟,先避开“认假丢面子”和“强凑祥瑞没意义”两个坑。这种不被“吉利名头”绑架、只看实际利弊的态度,比盲目追求“好兆头”要理智得多。
【管理智慧】
一、司马光的“清醒逻辑”:不较真“真假”,只算“风险账”
司马光没跟大臣们争论“这到底是不是麒麟”,反而一眼看透了“捧祥瑞”的坑——纠结真假根本没意义,重点是“不管真假,留着都没好处,送回去才最省心”。这不是“没情趣”,是精准掐住了“虚头巴脑事物的核心矛盾”:别为了凑“吉兆”的热闹,把面子和理智都搭进去。
1.对“真麒麟”:不算“祥瑞”,留着没价值
古代说“麒麟现身”是祥瑞,有个前提——“自至”(自己主动出现),代表“天意认可”。可这只“麒麟”是交趾“送过来的”,不是自己跑过来的,就算是真的,也不符合“祥瑞”的规矩,留着顶多算“外国贡品”,根本沾不上“吉兆”的光。这就像现在:
某公司收到合作方送的“网红限量款产品”,大家都想摆出来当“公司有排面”的象征。但有人清醒说:“这是人家送的,不是咱们自己凭实力拿到的,摆出来反而显得咱没底气;而且这玩意儿没用,占地方还得操心保养,不如转赠客户做人情。”
2.对“假麒麟”:丢尽面子,留着更丢人
要是这“异兽”是交趾糊弄人的,宋朝却当成真麒麟供奉,传出去周边国家会觉得“宋朝连真假都分不清,还迷信祥瑞,太好骗了”。这可不是小事,关乎国家在外交上的“智商口碑”。就像现在:
地方文旅局想引进一个“网红人造古镇项目”,宣传说“复刻千年古街”,结果有人发现设计图全是抄袭的。要是硬着头皮建,建成后被游客拆穿“假古街”,不仅没人来,还得被全网笑“没文化还想圈钱”,反而砸了当地的文旅招牌。
3.最优解:“厚赐送回”,两头不亏
给交趾丰厚赏赐,是给足对方面子,不驳“进贡”的好意;把“异兽”送回去,是给自己省事——既不用纠结真假,也不用担“丢面子”的风险,还能落个“不贪虚瑞、务实清醒”的名声。这就像现在企业:
收到合作方送的“华而不实的礼品”,不直接拒收(怕伤和气),而是回赠同等价值的实用礼品,同时委婉说“您送的礼物太贵重,我们用不上,怕浪费,还是还给您,咱们心意到了就行”,既保住了关系,又没给自己添麻烦。
二、当代“司马光式清醒”案例:不被虚头巴脑迷惑,算清风险再动手,避免踩坑
司马光这种“不追虚、算风险、求稳妥”的思路,现在不管是企业决策、地方发展,还是个人消费,用好了都能“避开‘假祥瑞’的坑”——比盲目跟风凑热闹强太多。
案例1:企业拒“网红概念产品”,不追虚头,保住现金流
某快消公司的市场部,想引进一款“网红养生茶”,说这茶主打“量子养生”,能吸引年轻人,还能借“量子”概念炒一波热度。团队都觉得“这是爆款潜质”,唯独CEO清醒:“先别聊‘量子’是不是真的,先算笔账:第一,‘量子养生’没有科学依据,要是被打假,公司得赔口碑;第二,这茶成本高,定价得翻3倍才赚钱,年轻人不一定买账;第三,就算卖得好,‘网红概念’过时快,后续没复购,等于白忙活。不如把钱投到咱们成熟的果汁产品线,稳赚不赔。”
最后公司没引进这款茶,反而升级了果汁的包装和口味,当月销量就涨了20%。而后来那款“量子养生茶”,果然被科普博主打假,引进的同行全赔了钱——这就是司马光“送回麒麟”的现代版:不被“虚概念”勾住,算清风险再决策,比跟风踩坑强。
案例2:地方拒“噱头文旅项目”,不凑热闹,保住口碑
某县城想搞文旅开发,有人提议建“人造恐龙主题公园”,说“能吸引周边城市的家长带孩子来,一年能赚几千万”。县里的领导们有点心动,唯独分管文旅的副局长反对:“咱们县的优势是‘古村落’和‘生态山水’,不是‘人造恐龙’。第一,恐龙公园全国到处都是,没特色,游客来一次就不会再来;第二,建公园得拆3个老村落,会毁了咱们的核心资源;第三,要是建起来没人来,不仅浪费钱,还得被村民骂‘瞎折腾’。不如把钱花在修古村落、建徒步步道上,走‘小众生态游’的路子,更长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