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530章 术智之二《谬数》03 管仲

智囊里的管理学 第530章 术智之二《谬数》03 管仲

作者:读点经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13:30:35

管仲:玩“政策杠杆”的顶级高手!用“杀鸡儆猴 榜样引导”,轻松盘活国家资源

拿城阳大夫“开刀”,逼功臣散财济民

齐桓公发愁地说:“大夫们大多把钱财囤积起来不肯拿出来,粮食放得腐烂了也不愿分给百姓。”管仲回答:“请您下令召见城阳大夫,我要治他的罪。”

齐桓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管仲解释:“城阳大夫宠爱妻妾,让她们穿着华贵的细葛布衣服;家里的鹅鸭都吃不完小米;整天敲钟击鼓、吹笙奏乐,日子过得奢靡。可他的同族兄弟却挨冻受饿,连衣服和饭都得不到。这样的人,想让他对百姓尽忠,可能吗?”

于是齐桓公召见城阳大夫,罢免了他的官职,还关了他家的大门,不许他外出。其他功臣贵族见了,都吓得赶紧拿出囤积的粮食钱财,分给远近的同族兄弟。

管仲觉得这还不够,又下令收容国内贫穷、生病、孤独、年老无法养活自己的百姓,把功臣们捐出的物资分发给他们,全国再也没有挨饿的人。这就是“谬数”的妙用。

冯梦龙点评:管仲这一招,既剥夺了城阳大夫的宠信,又逼着功臣贵族们施舍救济百姓。他一句话,给国家带来的好处太大了!

给囤粮百姓“撑场面”,让粮食留在国内

当时粮食价格很低,齐桓公担心本国的粮食会被其他诸侯买走,想帮百姓把粮食储存起来,就问管仲该怎么办。

管仲说:“今天我路过集市,看到有两户人家刚建好粮仓。您可以派人拿着玉璧去拜访他们,把他们当作榜样表彰。”齐桓公照做了。

百姓们看到国君如此重视建粮仓囤粮的人,都争相修建粮仓储存粮食,粮食也就留在了齐国境内。

冯梦龙点评:

历史智慧共鸣--小事撬动大局,榜样的力量无穷

周文王安葬路边的枯骨,就赢得了六个州的百姓归顺;越王勾践向发怒的青蛙致敬,激励三军将士士气大振;燕昭王重金购买千里马的骨头,吸引了天下贤才前来投奔;齐桓公表彰建粮仓的百姓,让全国到处都堆满了粮食。

这些事里,君主的初衷或许有真有假,但它们都通过一件小事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其中“以小见大、榜样感召”的道理是相通的。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盘活资源、引导民心,关键在“抓典型 树榜样,用舆论杠杆撬动群体行为”

管仲两次施策都能精准达成目标,核心逻辑是“看透群体心理,用‘典型案例’引导大众行为”,可拆解为两层:

1.以“负面典型”施压:杀鸡儆猴,倒逼群体主动行动

面对功臣“囤粮不捐”的僵局,他不搞“一刀切”的强制征收,而是挑选“城阳大夫”这个典型——此人既奢靡又不顾亲情,是完美的“反面教材”。通过罢免他的官职,向所有功臣传递“不散财济民就会落得同样下场”的信号,利用群体的“恐惧心理”,倒逼大家主动拿出囤积的资源,既避免了冲突,又高效解决了民生问题。

2.以“正面榜样”引导:树立标杆,激发群体模仿意愿

想让百姓主动囤粮,他不发布强制命令,而是找到“建粮仓的两户人家”作为正面榜样。国君用“持璧拜访”的高规格礼遇表彰他们,向全国传递“囤粮是为国效力、会得到国君认可”的信号。利用百姓“渴望被认可、跟风模仿”的心理,让“建仓囤粮”成为潮流,轻松实现“粮食留国”的目标。

二、核心启示:要引导群体行为,别硬推,用“抓典型 造声势”轻松破局

管仲的智慧,对管理团队、政策推广、社会治理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团队管理“破僵局”:抓典型树威信,倒逼团队行动

若团队出现“消极怠工”“囤积资源不分享”的情况,别一味批评说教。可像管仲那样,抓一个“典型”——比如挑选最消极、最自私的员工,公开依规处理(如降职、通报批评),向团队传递“不遵守规则就会受惩罚”的信号;同时表彰“积极主动、乐于分享”的员工,用“正反对比”倒逼团队改变,快速打破僵局。

- 政策推广“促落地”:树榜样造声势,引导大众配合

想推动某项政策(如乡村振兴、环保行动),别靠强制要求。可借鉴管仲“聘囷京”的思路,找到“率先践行政策”的个人或企业,给予高规格表彰(如政府颁奖、媒体宣传),把他们打造成“标杆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效应,让大众觉得“践行政策有好处、有面子”,从而主动跟风参与,让政策轻松落地。

- 资源整合“聚力量”:用小行动造影响,撬动大资源

若想整合分散的资源(如民间资本、人才资源),别盲目号召。可学“燕昭王市骏骨”“齐桓公聘囷京”的思路,先对“小部分响应者”给予丰厚回报或高规格认可,制造“参与就有收益”的舆论声势。利用群体的“跟风心理”,吸引更多人主动投入资源,实现“以小投入撬动大资源”的效果。

简单说就是:“想引导一群人的行为,硬推硬管往往事倍功半。聪明的做法是抓住‘典型’——要么拿反面典型‘杀鸡儆猴’,要么树正面榜样‘引路示范’,用舆论和心理杠杆撬动群体行动,既省力又高效。”

【原文】管仲

桓公曰:“大夫多并其财而不出,腐朽五谷而不散。”管子对曰:“请以令召城阳大夫而请之。”桓公曰:“何哉?”管子对曰:“城阳大夫嬖宠被絺綌,鹅鹜含余秫,齐钟鼓,吹笙箎,而同姓兄弟寒不得衣,饥不得食,欲其尽忠于国人,能乎?”乃召城阳大夫,灭其位,杜其门而不出。功臣之家皆争发其积藏,以予其远近兄弟。以为未足,又收国之贫病孤独老不能自食之萌,皆与得焉,国无饥民。此之谓“谬数”。

既夺城阳之宠,又劝功臣之施。仲父片言,其利大矣!

籴贱,桓公恐五谷之归于诸侯,欲为百姓藏之,问于管子。管子曰:“今者夷吾过市,有新成囷京者二家,君请式璧而聘之。”桓公从之,民争为囷京以藏谷。

文王葬枯骨,而六州归心;勾践式怒蛙,而三军鼓气;燕昭市骏骨,而多士响应;桓公聘囷京,而四境露积。诚伪或殊,其以小致大,感应之理则一也。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