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肖甫:明朝“危机管控大神”!兵民双乱齐爆发,靠 “分化 拿捏”3步稳住浙江
浙江原本有4500人的幕府亲兵,分成9个营,每年派7 个营去沿海防守汛情,汛情结束后回来。这些士兵的军饷本来很丰厚,可到了万历十年,中丞吴善言按新规定把军饷减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一半还发了流通不起来的新钱。士兵们去申诉,吴善言根本不听,士兵们直接闹起了兵变。
带头的是马文英和杨廷用,他们把吴善言押到军营里,百般羞辱,逼着他写 “承认克扣军饷”的文书,还抢了2000 两库银当酒食钱,才暂时放了他。
第二天,马文英、杨廷用故意捆着自己去见吴善言和按察使、布政使,说:“兵变是我们带头的,要杀要剐冲我们来,跟其他人没关系。”其实士兵们都藏着刀在旁边等着,就怕当官的动他们首领。官员们怕把事情闹大,只能好言好语把他俩打发走,再把兵变的事上报朝廷。
之后,少司马张肖甫奉命“便宜行事”,去浙江接替吴善言安抚局面。可他还没到,浙江又爆发了民变。
这事得从杭州城的防卫说起:之前杭州各城门的栅栏都设了役夫负责看守(边批:本来就多此一举),这些役夫一开始是自己找闲散人员顶替。两年前官府突然严格规定,必须本人来服役。不想服役的人就找有权有势的人帮忙免役,那些靠顶替役夫吃饭的闲散人员没了活路,心里满是怨气。
有个上虞人叫丁仕卿,住在杭州,平时就爱耍小聪明钻法律空子,还和城里的地痞流氓勾结。他找监司、知府说“免役政策不合理”,没人理他,他就气不过,还放话:“官府连兵变都管不了,还能把我怎么样!”这话正好挑动了那些地痞的情绪。后来丁仕卿因为别的事被抓起来游街,地痞们就趁机煽动群众劫人,一下子聚集了上千人,不仅烧抢有权势的人家泄愤,还砸了御史的衙门,监司以下的官员全吓得躲了起来。
第一步:刚到就控局,先防“兵民合流”
张肖甫到了嘉禾(今嘉兴),听说兵民都乱了,先问手下:“去沿海防守的7个营士兵出发了吗?”手下说 “出发了”。他又问:“留在城里的2个营没出问题吧?” 手下说 “没事”。张肖甫立刻说:“赶紧调这2个营过来,还能避免兵和民混在一起(边批:兵民一旦联手,就彻底没法收拾了)。” 跟着他的人都吓得不行,张肖甫却谈笑自如,一点不慌。
到了杭州府衙办公,那些闹事的地痞流氓聚集得更多了,举着竹竿当旗帜,拿着刀冲到府衙门口的有2000多人,还想拆墙冲进来。张肖甫只带几个士兵,坐着轿子出去迎接,对着人群说:“你们别造反!造反的话,天子派大军来,会灭了你们全族的!你们肯定有委屈、有不公平的事,为啥不跟我说?”
人群说 “看守城门的劳役太不公平”,张肖甫立刻说:“这好办!犯不着为一口气把全族搭进去!” 马上下令取消不合理的劳役规定,人群这才散了。可这些人的气焰没消,晚上又去抢劫大户人家,火光把天都照亮了。
第二步:借力打力,用 “营兵” 收拾 “乱民”
张肖甫点着蜡烛写檄文,跟乱民讲清楚利害关系,天亮后贴在大街上,结果被乱民撕得粉碎。张肖甫怒了:“我奉命整治凶悍的士兵,看来得先从凶悍的百姓下手!”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盘算着:“这些乱民是乌合之众,能收买的人可以利用,根本不堪一击。”
他先叫游击将军徐景星带着调来的2个营士兵来,召来士兵的伍长安抚:“之前幕府确实对不起你们,用你们拼命却克扣军饷,你们心里有气是应该的(边批:先平复他们的情绪、稳住他们的心,再用他们)。”士兵们都点头认同。张肖甫接着说:“城里的地痞流氓闹乱子,他们没立过功,可不像你们有军饷待遇。你们要是能帮我抓乱民,我让你们靠功劳拿足好处,但别多杀人,多杀人不算你们的功劳。”士兵们一听有好处,都踊跃答应。
接着他又秘密召见马文英、杨廷用,问:“之前捆着自己去认错的是你们吧?”两人赶紧认罪求饶。张肖甫说:“好汉本来就不怕死,但死得不明不白就不值了。你们帮我带人造反,现在帮我带兵抓乱民,别说能免罪,还能得赏。就算不幸死了,也是死在道义上,不比当乱兵强?”两人也赶紧答应。
之后张肖甫安排:让徐景星带最勇猛的士兵当中军,营兵跟在后面,地方团练再跟在最后,严格整肃队伍、明确纪律,然后朝着乱民的方向推进,几次交锋就打败了乱民,抓了150多人,丁仕卿也在里面。张肖甫审问后,把带头谋划、持刀抢劫还私藏钱财的50多人全砍了头,挂在辕门外示众,剩下的都放了,乱民一下子就散了。
第三步:秋后算账,不动声色除“兵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