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336章 明智之四《经务》15 董博霄

董博霄:元朝 “军粮运输规划师”!靠 “十步接力法”,百里一天运 200 石粮

董博霄是磁州人,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他向朝廷提出了一个超实用的军粮运输方案。当时海宁一带没有水路,军粮只能靠陆路运输;而且沿海百姓常年遭遇战乱,实在经不起折腾,董博霄建议 “暂时让士兵负责运粮,别再加重百姓负担”,还设计了一套精准到 “每一步” 的陆运流程:

他把运输拆成 “短途接力” 模式:

每人每次只走 10 步,36 个人接力就能走 1 里地,360 个人能走 10 里,3600 个人就能完成 100 里的运输;

每个人用双层布囊装 4 斗米,袋子上盖官印封好,确保粮食不流失;

运输时 “人不停歇、米不落地”—— 前一个人走 10 步就把米袋交给下一个人,接力传递,全程不耽误;

按这个节奏,每天能完成 500 次接力,算下来一天能走 28 里地(其中 14 里是轻装赶路,14 里是负重传粮);

最终算下来,这套方案一天能运 200 石米,足够 2 万士兵吃 —— 这就是 “100 里路程当天运到” 的效率!

冯梦龙点评:明朝长陵北征时,师逵也用了类似思路

其实这种 “接力运粮” 的办法早有先例:明朝长陵(朱棣)北征时,曾派侍郎师逵负责督运军粮。当时路况险峻,用车运粮不仅效率低,还把百姓累得够呛,粮食也常短缺。

师逵借鉴了 “接力” 的思路:先找平坦的路段,按距离均匀设置 “驿站堡垒”;让每个民夫每次运 1 石米,到驿站后就把米交给下一个民夫,像接力赛一样 “此送彼接”—— 早上出发,傍晚就能往返,既没折腾百姓,军粮也供得上了。这和董博霄的方案,本质是同一个逻辑。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 “陆路运粮慢、耗人力”,别蛮干,要 “拆成短途、精准分工”

以前陆路运粮的难题,是 “单人长途负重”—— 一个人扛着粮食走百里,又慢又累,还容易损耗。董博霄和师逵的破局点,是把 “长途重活” 拆成 “短途轻活”:

拆距离:把百里路程拆成无数个 “10 步” 或 “驿站段”,每人只负责一小段,不用走远路;

定标准:明确每人负重(4 斗 / 1 石)、每段距离(10 步 / 驿站间距),避免混乱;

保效率:“人不息肩、米不着地”,全程接力不耽误,比单人长途运输快得多。

这就像现在快递行业的 “分拣中心 网点配送”—— 不是一个快递员从发货地送到收货地,而是先到分拣中心(类似驿站),再分给各个网点的快递员送最后一程,既快又省劲。

二、核心启示:遇 “重活累活效率低”,别硬扛,要 “拆步骤、搞接力”

董博霄的思路放到现在也超实用,比如这些场景:

社区物资配送:疫情时社区要给老人送蔬菜包,一个人送全小区太慢。可以像董博霄那样,按楼栋分 “接力点”,志愿者每人负责 3-5 栋楼的配送,从仓库到接力点、再到住户家,接力传递,效率能翻倍;

工厂货物搬运:车间要把重物从仓库运到生产线,单人搬不动、走得慢。可以拆成 “短途接力”:几个人站成一排,每人传 10 米,重物像 “手递手” 一样传到目的地,又快又省力;

户外垃圾清理:景区山路长,清理垃圾靠人背下山太费劲。可以在沿途设 “垃圾接力站”,保洁员每人负责一段路的垃圾收集,到接力站后交给下一个人,最后统一运下山,效率更高。

简单说就是:“遇到‘量大、路远、负重’的活,别想着‘一个人干到底’,拆成小步骤、搞接力,每个人只干擅长的一小段,整体效率会远超想象。”

【原文】董博霄

董搏霄,磁州人,至正十六年建议于朝曰:海宁一境不通舟楫,军粮唯可陆运。濒海之人,屡经寇乱,且宜曲加存抚,权令军人运送。其陆运之方:每人行十步,三十六人可行一里,三百六十人可行十里,三千六百人可行一百里;每人负米四斗,以夹布囊盛之,用印封识,人不息肩,米不着地,排列成行,日五百回,计路二十八里,轻行一十四里,重行一十四里,日可运米二百石,每运可供二万人——此百里一日运粮之数也。

按:夫长陵北征时,命侍郎师逵督饷。逵以道险车载,民疲粮乏,乃择平坦之地,均其里数,置站堡;每夫一人运米一石,此送彼接,朝往暮来,民不困而食足。亦法此意。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智囊里的管理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