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热闹背后藏风险,身居高位要稳得住
东汉建武年间,皇帝的几个儿子都住在京城,互相攀比着打造好名声,还招揽各地的游士(谋士、人才)。马援对吕种说:“现在皇子们都长大了,但朝廷还没立下‘皇子不能私结外人’的规矩,要是他们这么多结交宾客,早晚要引发大狱,你们可得小心戒备!”
后来果然有人告发诸王的宾客图谋作乱,皇帝下诏书抓捕这些宾客,案情牵连越来越广,最后处死了几千人。吕种也被卷进这场灾祸里,他感叹道:“马将军真是料事如神啊!”
马援:劝梁松、窦固“别太飘”,可惜两人没听
马援还曾对梁松、窦固说:“普通人地位变尊贵后,应该还能适应低微的处境;但你们不一样,一旦习惯了尊贵,恐怕就没法再接受落魄了。身居高位更要稳住自己,好好想想我这话。”后来梁松果然因为地位太盛、骄傲自满惹了灾祸,窦固也差点遭遇不测。
不被“表面热闹”迷惑,从“规矩漏洞”看风险,马援的“风险嗅觉”太敏锐!
皇子们“招游士、修名誉”,表面看是“求上进”,马援却看出“没规矩约束的私交,早晚会变成‘结党’的罪名”;梁松、窦固身居高位,别人只羡慕他们的权势,马援却提醒“爬得越高,摔得越惨”。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让他提前避开了很多坑。
马援的智慧,在于两点:一是能从“皇子私结宾客”的热闹里,看到“朝廷无规矩、易生祸”的隐患;二是能看穿“权贵一旦放不下身段,早晚会因‘飘’栽跟头”。很多人只看到表面的好处,却忽略了背后的风险,最后往往追悔莫及。
生活里遇到“看似风光、却没规矩”的事(比如无约束的利益往来),别盲目参与;职场上要是地位提升了,也别骄傲自满,保持低调和清醒。记住:越是热闹、越是顺遂,越要多留个心眼。
【管理智慧】
一、马援的“小圈子预警”:没规矩的人脉,都是“定时炸弹”
马援怕的不是“藩王招门客”,是“旧防未立”下的“无约束拉帮结派”——就像公司里没明确“禁止搞小团体”的规矩,高管们却各自拉亲信、抢资源,表面是“攒人脉”,实则是“埋隐患”:一旦有人举报“搞利益输送”,整个圈子都会被连根拔起。
藩王们觉得“招门客能显威风、壮声势”,却没意识到“这些门客鱼龙混杂,随便一个人犯事,都能把自己拖下水”——这跟现在有人“为了显能耐,天天组局拉关系,不管对方是啥人都敢交”,最后被朋友的烂事牵连,是一个道理。
当代案例1:职场“高管拉小圈子”,没规矩约束,最后全翻车
某国企分公司的王副总,为了跟李副总争“总经理位”,疯狂拉人:把自己的老部下、老同学全塞进关键部门当经理,还经常组局吃饭,明里暗里说“跟着我,以后有好处”。分公司总经理知道了,却觉得“都是老员工,没必要管太严”(对应“旧防未立”)。
结果不到一年,王副总手下的一个经理“虚报项目经费,私吞了20万”,审计查下来,不仅把这个经理抓了,还查出“王副总跟这些人互相输送利益”——王副总被开除,跟着他的5个部门经理全被调去闲职,连之前没掺和但跟他们吃过饭的吕科长(像吕种)也被谈话警告。吕科长后来跟人说:“早知道马援那套‘小圈子坑人’的道理,我当初就该躲远点!”
当代案例2:商业“老板拉关系网”,没底线掺和,最后被牵连
老黄开了家建材公司,为了接大项目,天天跟“圈内人”组局,不管对方是“搞工程的、管审批的”,只要能搭上线就使劲巴结,还帮一个“大哥”的亲戚走后门拿了批材料。老黄觉得“多个人脉多条路”,却没意识到这些关系“没规矩、没底线”。
后来那个“大哥”因为“受贿”被查,供出了老黄“走后门送材料”的事——老黄不仅被罚款,还被列入“失信名单”,大项目全黄了,公司差点倒闭。这跟藩王“招宾客惹祸”一模一样:没筛选、没规矩的人脉,不是“路”,是“陷阱”,早晚要把自己拖进去。
二、马援的“膨胀预警”:高位时的优越感,是“摔下来的加速度”
马援劝梁松、窦固“当可使贱,不可复贱”,核心是戳破一个真相:高位不是“铁饭碗”,而是“高危区”——越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没人能管”,越容易踩线,一旦摔下来,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位置。
梁松觉得“自己是皇帝亲信,做点出格的事没事”,窦固觉得“自己立过功,朝廷不会动自己”,这种“优越感滤镜”让他们看不见风险——就像现在有人“升职后就飘了,抢下属功劳、违规操作”,觉得“老板信任我,没事”,结果被开除后,行业里没人敢用,彻底凉了。
当代案例1:大厂高管“膨胀翻车”,从总监到失业,再也爬不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