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不轻视“小人物”,不招惹“小人”
郭子仪每次会见客人时,身边总有侍女姬妾陪伴。但一听说卢杞要来,他就会把所有侍从都打发走。儿子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郭子仪解释:“卢杞长得难看,女人们见了他,难保不会忍不住笑出声。万一将来卢杞得了权势,咱们全家恐怕都要遭殃了!”
冯梦龙点评:防住“小轻视”,才能避开“大灾祸”
春秋时齐顷公因为让妇人嘲笑客人,差点导致国家灭亡。郭子仪这种防范细微风险的眼光,比齐顷公长远多了。
王勉夫曾说:《史记·酷吏列传·宁成传》末尾记载,周阳由担任郡守时,汲黯、司马安都和他同属二千石级别的官员,但坐车时,汲黯、司马安从来不敢和他平起平坐。司马安能力一般倒也罢了,汲黯(字长孺)向来敢和大将军分庭抗礼,对丞相只行拱手礼,还敢当面驳斥九卿官员,性格刚直有骨气,从不肯屈居人下,却唯独被周阳由压制,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周阳由就是个无赖小人,他身居二千石高位,却肆意骄横残暴,欺压同事,旁若无人。汲黯是故意疏远他,不是怕他。后来河东太守胜屠公受不了周阳由越权欺压,就和他正面冲突,最终两人都被处死。好人和坏人一起毁灭,实在让人叹息!士大夫要是不幸和这种人共事,退让回避,不失为厚道的做法,何苦和他们计较,最后让自己受辱呢!
郭子仪的智慧,在于不忽视“细节中的风险”——知道卢杞心胸狭隘,就提前避免“姬妾可能嘲笑”的隐患,不给对方将来报复的理由。而汲黯疏远周阳由、胜屠公对抗周阳由的不同结局也证明:对小人,与其正面硬刚、两败俱伤,不如主动避让,守住自身安稳更重要。
【管理智慧】
一、郭子仪的“避坑逻辑”:不是小题大做,是“防微杜渐躲小人”
郭子仪屏退姬妾,绝不是“怕卢杞生气”这么简单,而是看透了“记仇型小人的致命特点”——这类人最在意“被轻视”,哪怕是无心的嘲笑、小事的冒犯,他们都会记在心里,等自己有能力了,再加倍报复。他的思路放现代职场,就是“遇到小心眼、爱记仇的人,别在小事上得罪,哪怕是‘无心之失’,也可能变成日后的‘大麻烦’”。
1.对“记仇小人”,“无心之失”也会成“报复导火索”
郭子仪怕的不是“姬妾笑”,是“卢杞把笑当成‘轻视他’的证据”。就像现在职场里,有个同事特别在意自己的学历,你随口说一句“这题连本科生都会”,他可能就觉得你在暗讽他学历低,之后在项目里故意不配合你、给你穿小鞋——对记仇的人来说,小事就是“大事”,无心话就是“故意挑衅”。
2.不跟小人“赌未来”,提前避开才是真聪明
郭子仪知道,卢杞虽然当时没权,但有野心、能钻营,早晚可能得志。要是现在因为“姬妾笑”得罪他,以后等他掌权了,想报复郭家易如反掌。这就像职场里,你知道某个新人是老板的亲戚,虽然现在只是实习生,但你别因为他“没职位”就怠慢他——万一以后他成了你的上司,之前的怠慢可能会变成“穿小鞋”的理由。
二、当代“踩小人坑”案例:别因“小轻视”栽“大跟头”,学郭子仪提前避
职场里的“卢杞式小人”,可能是“小心眼的同事”“记仇的平级”,甚至是“看似不起眼的新人”。很多人因为“没当回事”得罪他们,最后吃了大亏;而聪明的人会像郭子仪一样,提前避开。
案例1:新人嘲笑同事“旧电脑”,被记恨后遭“项目穿小鞋”
小李刚进公司,看到同部门的张姐用的还是旧款笔记本电脑,开机慢、屏幕还花,就当着同事的面开玩笑:“张姐,您这电脑该退休了吧,跟块砖头似的,用着不闹心吗?” 张姐当时没说啥,只笑了笑,小李还觉得自己“开玩笑没毛病”。
没想到张姐是部门里的“老资格”,手里攥着项目分配的权力。后来公司有个能涨经验的重点项目,小李主动申请,张姐却以“小李经验不足”为由,把项目分给了另一个新人;甚至小李提交的报告,张姐总能挑出各种“小毛病”,打回重改好几次——小李直到后来才知道,张姐因为那台旧电脑的玩笑记了仇:那台电脑是她刚入职时公司发的,陪她拿下过好几个大项目,对她有特殊意义。
要是小李像郭子仪一样,提前注意到张姐对电脑的在意,不随便开玩笑,也不会落得“被穿小鞋”的下场——这就是“得罪记仇小人”的代价:你觉得是小事,他觉得是“轻视”,早晚找机会报复。
案例2:中层硬刚“嚣张同事”,最后“玉石俱焚”,不如避着走
某公司的王经理和刘经理是平级,刘经理性格嚣张,总爱抢功劳、踩同事,大家都躲着他。王经理看不惯,每次开会都跟刘经理“硬刚”:刘经理说“这个方案该听我的”,王经理就反驳“你的方案有漏洞”;刘经理想抢王经理的客户,王经理直接在领导面前拆穿——两人闹得水火不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