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警察的骚扰如同在平静(尽管这平静是相对的)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过后,留下的是更深的不安。冯老倌的窝棚虽然暂时未被再次光顾,但那种被窥视、被觊觎的感觉,如同附骨之疽,缠绕着棚户区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林薇他们这些外来者。
日子在提心吊胆和物资匮乏中缓慢流逝。林薇严格控制着口粮,每天大多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配上一点冯老倌找来的咸菜或野菜。饥饿成了常态,每个人的脸颊都肉眼可见地凹陷下去,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对生存最基本的渴望。
林薇坐在窝棚门口一个小木墩上,就着天光,仔细地缝补着阿珍一件磨破了袖口的衣服。针脚细密而匀称,这是她前世作为文物修复师锻炼出的耐心和专注,如今用在了这最原始的生存技能上。她的手指因为近期的劳作和营养不良,显得有些粗糙,但动作依旧稳定。
阿珍外出打探消息还未归来。每一次她出门,林薇的心都悬在半空,直到看到她安全返回,才能暂时落地。
远处,炮声依旧,但似乎比前几日更加沉闷和遥远,仿佛巨兽在舔舐伤口,酝酿着下一次更猛烈的扑击。收音机里断断续续的消息拼凑起来,战况似乎进入了极其惨烈的胶着状态。日军在吴淞、宝山、罗店等地遭遇了中**队极其顽强的抵抗,伤亡惨重,但凭借强大的火力和不断增援,仍在缓慢推进。 “血肉磨坊”的称呼,开始在私下流传。
“小姐,”阿秀端着一碗刚烧开、尚且温热的开水走过来,递给林薇,脸上带着忧愁,“米缸又快见底了……冯伯说,黑市上的米价又翻了一倍,还常常有价无市……”
林薇接过碗,温热透过粗瓷传到掌心,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暖意。她看着碗里清澈的水,仿佛能映出自己憔悴的倒影。
“我知道。”她轻声说,语气平静,“先把最后那点米仔细收好,从明天起,粥再煮得稀一些。让大家多喝水,冯伯认识的野菜,也再多挖一些。”
她没有更好的办法。沈惊鸿留下的钱财虽然不少,但在这货币飞速贬值、物资极度紧缺的战时,坐吃山空是必然的结局。她必须想办法,寻找新的出路,至少,要能维持基本的生存。
正当她凝神思索时,窝棚外传来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是阿珍回来了。
林薇立刻抬头望去。阿珍的脸色比往日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愤。她快步走进窝棚,甚至来不及喝口水,便对林薇低声道:“小姐,出事了。”
林薇的心猛地一紧,放下手中的碗和针线:“怎么了?”
“我去了之前和顾先生约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阿珍的声音压抑着愤怒,“那里……已经被毁了。墙上还有弹孔和血迹。我问了附近的人,说是前天晚上,日本宪兵队和汉奸突然包围了那里,抓走了好几个人,听说……顾先生可能也在其中!”
“什么?!”林薇霍然站起,眼前一阵发黑,几乎站立不稳。顾言笙被捕了?!那个热血、正直、永远充满激情的年轻记者?
“消息确切吗?”她抓住阿珍的手臂,指甲几乎要嵌进去。
“**不离十。”阿珍沉痛地点点头,“据说当时发生了枪战,有人反抗,有人受伤被捕……顾先生他……凶多吉少。”
一股冰冷的绝望瞬间攫住了林薇。尽管知道从事抗日宣传危险极大,但当噩耗真的传来,她依然难以接受。顾言笙,他代表了这个时代最纯粹的光明和希望,他的笔,他的呐喊,是黑暗中的火炬。而现在,这火炬可能已经被无情地掐灭了。
她无力地坐回木墩上,双手捂住脸,肩膀微微颤抖。为顾言笙,也为这个看不到尽头的黑暗时代。
阿珍站在一旁,沉默着,她知道此刻任何安慰都是苍白的。
过了许久,林薇才缓缓抬起头,眼眶泛红,但眼神却重新凝聚起一种近乎冷酷的坚定。悲伤无用,绝望更无用。
“还有别的消息吗?”她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已经恢复了平静。
阿珍看着小姐迅速从打击中恢复,心中敬佩,继续汇报:“还有……关于苏婉清的。她现在气焰更加嚣张,据说在伪‘上海市民协会’里挂了个‘文化联络员’的虚职,实际上就是帮着日本人监视文化界、打压抗日言论。她利用她父亲的关系,和日本宪兵队走得很近,这次顾先生他们出事,很可能……和她脱不了干系。”
苏婉清!又是她!林薇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个女人,已经彻底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并且以此为荣,变本加厉地迫害同胞。
“另外,”阿珍顿了顿,声音更低,“我听到一个未经证实的传闻……说是在浦东前线,有一支中**队的小分队,在执行敌后破坏任务时,遭遇日军埋伏,几乎全军覆没……有人说,带队的人……很像陈锋。”
陈锋!几乎全军覆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