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早晨八点五十分,清脆的闹铃声准时响起,打破了小屋的宁静。
詹晓阳和刘小惠几乎同时醒来。经过一个短暂却深沉的回笼觉,两人的精神都恢复了不少。他们迅速起床,洗漱完毕。
然后,他走到一楼墙角,那里堆放着昨天傍晚他和邱风良等人一起从客运站搬回来的、用透明胶带封好的几个大纸箱,里面正是那四百双用于狮头鹅团购赠品的运动鞋。
“好了,兵分两路。”詹晓阳拍了拍挎包和纸箱,对刘小惠说,“你去银行存钱,然后直接去店里。我先把这批鞋送到店里,再去办点事。”
“嗯,你路上小心点,这么多货。”刘小惠叮嘱道,眼里带着关切。
“放心。”詹晓阳笑了笑,俯身尝试搬起两个叠在一起的纸箱。箱子很沉,他深吸一口气,才勉强搬动。
“我帮你抬下楼吧!”刘小惠见状,赶紧上前帮忙抬另一边。
两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几个大纸箱逐一的搬到门口。詹晓阳叫上了一辆有篷的三轮车。
车夫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也过来帮忙装车。看着几个大纸箱稳稳当当地放上车斗,詹晓阳才松了口气,付了车钱,对刘小惠挥挥手:“银行见,哦不,店里见!”
“店里见!”刘小惠也朝他挥挥手,转身向另一个方向的银行走去。
三轮车晃晃悠悠地驶向南郊路。到达“双兴运动鞋专卖店”时,还不到九点十分。
大姐刘晓梅刚打开卷闸门不久,正在和霞姐刘晓霞、汪小军一起做开店前的清扫整理。
看到詹晓阳从三轮车上卸下这么多大纸箱,三人都有些惊讶,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迎出来帮忙。
“晓阳,这么早?这……这么多箱子,里面是?”大姐一边帮着抬箱子,一边疑惑地问。
詹晓阳把最后一个箱子搬进店里,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解释道:“大姐,霞姐,小军,这批是鞋,一共四百双。是我这次清明狮头鹅团购活动,赠送给顾客的,我让他们到店里来试穿和领取,顺便带动其他鞋子的销售。”
“四百双?!”霞姐吃惊地捂住了嘴,“这么多!”
“对,”詹晓阳点点头,继续安排道,“来,大家一起动手,先把箱子都拆开。然后挑出几十双款式好看、尺码齐全的,摆到门口和柜台最显眼的位置,作为样品。剩下的,全部搬到后面小仓库里码放整齐。”
大姐立刻明白了詹晓阳的意图:“哦!是让那些买了鹅肉的客人,凭票来店里试穿领取对吧?”
“没错!”詹晓阳赞赏地看了大姐一眼,大姐果然越来越有店长的思维了,“接下来几天,估计会陆续有客人拿着兑换卡过来。我们要热情接待,引导他们试穿合适的尺码,满意后直接取走。这是咱们用鹅肉生意引来的客流,服务一定要跟上。”
“晓阳你放心,这个我们懂!”大姐信心满满地应道,随即招呼霞姐和小军:“小霞,小军,快,咱们听晓阳的,赶紧把鞋摆出来!”
四人一起动手,拆箱、整理、摆货。崭新的运动鞋从箱子里取出,带着淡淡的橡胶和皮革气味。
詹晓阳特意叮嘱:“摆出来的样品,鞋带要系好,鞋子要擦亮,给人整洁崭新的感觉。”
正当他们忙碌时,刘小惠也存完钱赶到了店里。她看到大家正在摆鞋,也立刻加入进来帮忙。
不一会儿,店门口右侧的空地上,就用鞋盒搭起了一个小巧而醒目的展示堆头,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二十多双不同尺码的样品鞋。
柜台内侧也开辟了一块区域,陈列着更多款式。剩下的鞋子则被整齐地码放进了本就有些拥挤的小仓库。
刚收拾妥当,还不到正式开业时间,就已经有零星的顾客在门口张望了。
大家赶紧各就各位,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忙碌。
詹晓阳看了看手表,对大姐说:“大姐,你们先照看着,我出去一下,很快回来。”
他快步走出店门,来到南郊路路口一家熟悉的打印店。他对老板说:“老板,帮我用大红纸,打印两张告示,字要大,要醒目!”
“写什么内容?”老板问。
詹晓阳略一思索,清晰地说道:“就写——‘狮头鹅团购波鞋指定兑换处’,下面一行小字:‘凭兑换卡店内免费试穿领取’。”
“好嘞!”老板熟练地在电脑上排版,然后用激光打印机在两张A4大小的红纸上打出了醒目的白色大字。
詹晓阳付了钱,拿着还带着墨香的红纸告示回到店里。
他让汪小军找来透明胶带,一张端端正正地贴在店铺玻璃门的外侧,另一张则贴在店内收银台旁边的墙上,非常显眼。
大姐看着红艳艳的告示,笑道:“这下更清楚了,客人一来就知道是这儿!”
詹晓阳点点头:“嗯,这波团购能引来二百多个家庭客户,虽然主要是来领赠品鞋的,但只要他们进店,看到我们这么多款式,体验了我们的服务,说不定就会对其他的鞋产生兴趣。特别是中高档的鞋,这些客户有一定消费能力,是我们需要争取的潜在客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