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狼狈逃回汴梁,朝廷暂时搁置对梁山的征讨,将重心转向河北田虎、淮西王庆。这给晁盖和梁山泊带来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机。聚义厅内,日常军务、民生安排有条不紊,但晁盖心中清楚,真正的较量,远不止于明面上的刀兵相见。他布局于暗处的几枚棋子,此刻正悄然发力,如同深埋地下的根须,默默汲取着养分,为梁山这棵大树未来的枝繁叶茂奠定着基础。
一、汴梁城·丐帮总舵
东京汴梁,天子脚下,繁华似锦,却也暗流汹涌。在城南一片破旧却占地颇广的大宅院,便是天下第一大帮——丐帮的总舵所在。虽名为“丐帮”,但帮中层级分明,势力盘根错节,眼线遍布三教九流。
新任长老鲁有脚,此刻正坐在一间陈设简朴却不失大气的厢房内,与帮中几位八袋、九袋的舵主商议要事。他身着打满补丁却浆洗干净的丐帮服色,面容憨厚,眼神却透着精明。凭借晁盖暗中支援的财力(通过隐秘渠道输送的金银),以及那一千名混入丐帮、行事干练、消息灵通的“精锐弟子”(对外宣称是他在各地发展的下线)的鼎力支持,鲁有脚在帮内迅速站稳脚跟,并因几次“巧妙”地帮助帮主史火龙解决棘手难题(如调解与其他帮派的纠纷、提供关键情报助帮主决策等),深受赏识,破格提拔为长老,掌管京城及周边数州的情报搜集与部分物资调配。
“鲁长老,您看这次漕帮与我们争抢码头苦力生意的事,该如何处置?”一位八袋舵主恭敬地问道。
鲁有脚捋了捋假胡须(为显得老成而贴的),沉吟道:“漕帮背后有转运使衙门的影子,硬碰硬不妥。不如这样,我们让出三成份额,但要求他们允许我们的兄弟在码头负责一部分搬运和治安维持,借此机会,把咱们的眼线安插进去。码头人来人往,消息最是灵通。”
几位舵主闻言,纷纷点头称善:“长老高见!如此一来,既不得罪官府,又能拓展咱们的耳目!”
鲁有脚心中暗笑,这哪是他的高见,分明是结合了韦小宝从宫中传来的关于漕运官员喜好和吴用分析的利益权衡,做出的最佳选择。他表面不动声色,继续道:“此外,各城门、酒楼、瓦舍的兄弟,要加紧留意往来客商,特别是河北、淮西方向的,任何关于田虎、王庆军情动向的消息,务必第一时间报我。”他刻意将关注点引向朝廷当前的心腹大患,既符合丐帮“保境安民”的幌子,又能为梁山搜集宝贵情报。
“是,长老!”众人领命而去。
待众人离开,鲁有脚走到窗边,望着汴梁城的繁华景象,心中感慨。这一切,都得益于晁盖哥哥的深谋远虑和那批“神秘”弟子的助力。他通过丐帮内部特殊的传讯渠道,将整理好的关于朝廷兵力调动、粮草囤积、以及田虎王庆战况的密报,悄然送出汴梁,经由秘密线路,送往梁山。这张无形的情报网,正以汴梁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蔓延。
二、紫禁城·尚膳监
与丐帮的市井气息截然不同,皇宫大内则是另一番天地,红墙黄瓦,戒备森严。在负责宫廷饮食的尚膳监一角,一个新来的小太监“小桂子”(韦小宝化名)正手脚麻利地帮着老师傅清洗食材。他年纪虽小,但嘴甜勤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尤其擅长讲些市井趣闻和模仿各地方言,很快便赢得了不少太监、宫女的好感。
韦小宝凭借其机变百出的本事和从天地会低级会众那里得到的些许宫内关系铺垫,成功混入了皇宫,分配到了油水丰厚、消息灵通的尚膳监。这里虽不是权力核心,但每日接触各宫各院的膳食需求,往来传递消息的太监宫女众多,正是打探消息的绝佳位置。
这日,他正听两个负责给贵妃娘娘送点心的宫女悄声议论:
“听说了吗?高太尉前几日从梁山回来,好像受了老大惊吓,病了好几天呢!”
“可不是嘛,官家都派人去慰问了。说是梁山贼寇嚣张得很,连天使都敢戏弄!”
“唉,这世道真是不太平,河北那边又打仗,听说官家最近心情都不好,御膳都减了好些……”
韦小宝竖起耳朵,将这些零碎的信息记在心里。傍晚换班后,他借着给关系好的老太监送酒的机会,又套出些话:朝廷为应对田虎、王庆,正在加紧从江南调运粮草,由童贯的心腹将领负责押运,路线和时间大致已定。
回到住处,韦小宝立刻用特制的隐形药水,将这些情报——高俅受惊的细节、皇帝的情绪、粮草调运的关键信息——密密麻麻地写在一张极薄的绢布上。然后,他利用与宫外“采购”物资的小太监交接的机会,将绢布巧妙地塞入一块特制的点心中,传递出去。这条线,会最终连接到鲁有脚掌握的丐帮渠道,或是直接由荆无命手下的杀手以最隐秘的方式送回梁山。
韦小宝在深宫之中,如鱼得水,他就像一颗钉子,牢牢楔入了帝国心脏的最深处,为晁盖提供着来自最高层的、往往能决定战略方向的绝密情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