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西域边境的风沙便裹挟着杀意席卷而来。张无忌率领明教精锐与常家军骑兵,早已在防御工事内严阵以待。远处的地平线上,一道红色洪流正快速逼近 —— 波斯明教的二十位圣火使,率领五千教众,如潮水般向华夏军阵地涌来。为首的五位圣火使周身燃烧着实体火焰铠甲,幽蓝火焰在晨曦中格外刺眼,正是领悟了 “圣火真身” 的顶尖高手。
“结阵!” 张无忌一声令下,明教精锐手持圣火令,在阵前布下 “圣火迷踪阵”—— 这是明教秘传阵法,可借助风沙干扰敌军视线,配合圣火令的火焰攻击形成防御屏障;常家军骑兵则在阵后列阵,手持马刀与长枪,随时准备发起冲锋。
“华夏小儿,受死吧!” 一位圣火使高声嘶吼,手中圣火令掷出,化作一道火蛇直扑张无忌。张无忌早有准备,运转九阳神功,双掌推出,浑厚内力与火蛇相撞,“轰隆” 一声,火蛇被震散,化作漫天火星。
其余圣火使见状,纷纷发起攻击。有的喷出炽热火焰,灼烧华夏军的防御工事;有的以圣火令催动阵法,无数火刃从地面破土而出;五位 “圣火真身” 高手更是纵身跃起,如五道火焰流星,直扑华夏军阵中。
“瞄准圣火使胸口!” 张无忌高声提醒,此前沈炼传回的 “圣火真身” 弱点,早已传遍全军。明教精锐立即调整攻击目标,圣火令掷出的火焰精准击向圣火使胸口的薄弱点。一位圣火使躲闪不及,胸口火焰被击散,露出破绽,常家军骑兵抓住机会,一枪刺穿其咽喉,圣火使惨叫一声,倒地身亡。
首战告捷,华夏军士气大振。张无忌趁机运转乾坤大挪移,将一位圣火使的火焰攻击反弹回去,正好击中另一位圣火使的胸口。那圣火使 “圣火真身” 瞬间崩溃,周身火焰熄灭,露出里面惊恐的面容。明教精锐一拥而上,将其斩杀。
然而,波斯明教教众数量远超华夏军,且个个悍不畏死,即便圣火使接连战死,仍疯狂冲击华夏军阵地。防御工事渐渐被火焰烧毁,明教精锐与常家军骑兵不得不与教众展开近战,刀光剑影间,鲜血染红了西域的黄沙。
—— 与此同时,雁门关外,辽国十万骑兵已列阵完毕。萧太后亲自坐镇中军,身旁的十门改良型红衣大炮炮口直指雁门关城墙,炮身上的冷光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开炮!” 萧太后一声令下,炮兵们点燃引线,十门红衣大炮同时轰鸣,炮弹带着呼啸的风声,如流星般飞向雁门关。戚继光早已做好准备,城墙后的土坡与沙袋组成的缓冲工事,有效削弱了炮弹的冲击力。但仍有几发炮弹击中城墙,砖石飞溅,城墙出现数道裂缝。
“戚家军,反击!” 戚继光高声下令,城墙上的二十门改良后的红衣大炮同时开火。经过吴用与戚继光的改良,华夏军的红衣大炮射程已与辽国大炮持平,且炮弹中加入了碎石,杀伤力更强。炮弹落在辽国骑兵阵中,炸出一个个大坑,数十名骑兵连人带马被炸飞,鲜血与肉块四处飞溅。
萧太后见状,怒喝一声:“骑兵冲锋!” 十万辽国骑兵如潮水般冲向雁门关,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动,尘土漫天飞扬。戚继光立即下令:“放箭!投掷滚石!” 城楼上的弓箭手齐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辽国骑兵;士兵们将滚石与火油推下城墙,火油落地后被点燃,形成一道火墙,阻挡辽国骑兵的进攻。
辽国骑兵们踩着同伴的尸体,疯狂冲击火墙。有的骑兵身披重甲,强行穿过火墙,却被城楼上的戚家军士兵用长枪刺中,倒在城墙下。双方激战半日,雁门关下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护城河,辽国骑兵虽伤亡惨重,却仍未放弃进攻。
戚继光眉头紧锁,他知道,若长期僵持,华夏军粮草与兵力都将面临短缺。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 李沉舟率领的 “机动特战营” 赶到了!
“戚将军,末将来助你!” 李沉舟高声呐喊,周身 “权力” 意境爆发,如一道黑色闪电,直扑辽国骑兵阵中。他双掌拍出,气劲如排山倒海,辽国骑兵纷纷被震飞,为华夏军打开一道缺口。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紧随其后,剑光如寒冰骤降,所过之处,辽国骑兵纷纷倒地,无人能挡。
萧太后见状,心中大惊,连忙下令撤军。李沉舟岂容她轻易离去,纵身跃至萧太后面前,双掌拍出:“萧太后,留下吧!” 萧太后身旁的护卫拼死抵挡,却被李沉舟一掌一个,全部斩杀。萧太后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却被西门吹雪的剑气拦住去路。
“束手就擒吧!” 西门吹雪声音冰冷,霜华剑直指萧太后咽喉。萧太后知道已无退路,不得不放下武器,跪地投降。辽国骑兵见主将被擒,纷纷放下武器,雁门关之战,华夏军大获全胜。
—— 河套平原上,李靖率领的大唐玄甲军正与辽国五万骑兵展开激战。这里地势开阔,适合骑兵作战,辽国骑兵凭借数量优势,不断冲击玄甲军的阵型。玄甲军士兵们身着重甲,手持长枪,组成严密的方阵,抵挡辽国骑兵的进攻,双方陷入僵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