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林晚秋就被窗棂外的扫雪声惊醒。她披了件打补丁的旧棉袄坐起身,就见陆沉舟正弯腰在院里铲雪,军靴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声响,肩头已落了层薄白。
“怎么不多睡会儿?” 林晚秋推开房门,寒风裹着雪沫子扑在脸上。陆沉舟直起身,把铁铲往雪堆上一靠,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今天要去后山看地块,得赶在雪化前把记号做了。” 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个温热的玉米面窝头,“刚在炊事班拿的,你和冬冬趁热吃。”
林晚秋接过窝头,指尖触到他冻得冰凉的耳朵,忍不住伸手捂了捂:“耳朵都冻红了,怎么不戴耳罩?” 陆沉舟往后缩了缩,喉结动了动:“忘了,下次记着。” 其实是家属院发的那副蓝布耳罩,他昨晚偷偷缝补好了,放在林晚秋的枕下,想让她出门时戴。
冬冬揉着眼睛跑出来,看到院里的雪就兴奋得蹦跳:“爸爸,我们能堆雪人吗?” 陆沉舟弯腰把儿子抱起来,往他手里塞了个窝头:“先吃早饭,等看完地回来堆。” 林晚秋看着父子俩的互动,心里暖融融的 —— 自从随军后,陆沉舟待冬冬的心思肉眼可见地多了,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只知守纪律的 “陌生军官”。
吃过早饭,陆沉舟背着军用水壶,里面装了半壶灵泉水 —— 昨天林晚秋特意嘱咐他带上,说山里冷,喝口热的能暖身子。他又把草药采购单折好塞进兜里,转头对林晚秋说:“你在家整理药材就行,后山路滑,别跟去了。”
“我跟你一起去。” 林晚秋拎起墙角的竹篮,里面放着麻绳和记号木牌,“那片山我前几天去踩过点,有几处向阳坡适合种药材,你不认识草药,我得去指认。” 陆沉舟还想劝,冬冬已经拽着他的衣角撒娇:“爸爸,让妈妈一起去嘛,我也想跟妈妈待在一起。”
一家三口踩着积雪往后山走,路上遇到早起巡逻的战士,看到陆沉舟都敬了个军礼:“团长好!” 陆沉舟点头回礼,战士们的目光落在林晚秋身上时,带着几分好奇 —— 自从上次她用针灸治好冬冬的惊厥,又帮炊事班腌的酱菜解决了粮荒,家属院和部队里都知道,陆团长的媳妇是个 “能耐人”。
后山的积雪没过脚踝,林晚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前面,时不时弯腰查看地面:“这里的土是黑壤土,保水性好,适合种当归。” 她指着一处向阳坡,又往前走了几步,“那边的沙壤土排水好,种黄芪正好。” 陆沉舟蹲下来,用手捏了把土,果然和林晚秋说的一样,忍不住抬头看她:“你怎么懂这些?”
林晚秋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找借口:“以前在乡下跟着老中医学过,他教过我怎么看土选地。” 其实是空间里的《本草纲目》珍本里写的,昨晚她特意在空间里查了半宿,就怕今天出岔子。陆沉舟没多想,只当是她以前的经历,点点头:“那咱们就按你说的,把这些地块标出来。”
冬冬在一旁捡了根树枝,在雪地上画着圈圈:“妈妈,我能帮你插木牌吗?” 林晚秋笑着把写好 “当归区” 的木牌递给他:“小心点,别摔着。” 陆沉舟看着母子俩的互动,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从背包里拿出麻绳,开始在地块周围拉围栏 —— 这是他昨天特意从后勤处要的,怕开春后有人误踩了药田。
忙到晌午,雪渐渐停了,太阳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林晚秋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腰,陆沉舟赶紧走过来,把水壶递到她手里:“喝点水歇歇。” 林晚秋拧开壶盖,温热的灵泉水滑入喉咙,疲惫感瞬间消散不少。
“爸爸,我饿了。” 冬冬靠在陆沉舟腿上,揉着肚子。陆沉舟从背包里拿出油纸包,里面是两个凉了的窝头,还有林晚秋早上腌的萝卜干。他把窝头掰成小块,递给冬冬:“先垫垫,等回去给你做红薯粥。” 林晚秋看着他细心的样子,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 这个曾经连抱孩子都生疏的男人,如今也学会了疼人。
正吃着,远处传来脚步声,只见马大妮挎着个竹篮走来,看到他们就喊:“晚秋妹子,沉舟同志,你们也在这儿啊!” 林晚秋站起来迎上去:“大妮嫂,你怎么来了?”“这不,家里的盐快用完了,想着来后山看看有没有野兔,打一只换点盐。” 马大妮笑着说,目光落在地上的木牌上,“你们这是在干啥?”
“打算在后山种点药材,开春就能收,到时候给部队的卫生所送点。” 林晚秋解释道。马大妮眼睛一亮:“种药材好啊!我家那口子前几天还说,卫生所的草药不够用,好多战士感冒了都没药治。要是你们种成了,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陆沉舟点点头:“等开春了,我让后勤处派几个战士来帮忙翻地。” 马大妮赶紧说:“不用麻烦战士们,我们家属院的姐妹们就能帮忙!反正平时也没什么事,干点活还能锻炼身体。” 林晚秋笑着说:“那敢情好,到时候就麻烦大妮嫂组织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