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暖晚饭的鱼汤在铁锅里咕嘟冒泡时,家属院的炊烟正渐渐散去。林晚秋把冬冬的小瓷碗盛得满当当,又往陆沉舟碗里多舀了两勺带籽的鱼腹,自己却只捡着边缘的碎肉吃。陆沉舟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把碗里的鱼籽拨给她:“我不爱吃这个,你多补补,白天跑卫生所够累的。”
林晚秋没接,又给推了回去:“你训练耗体力,这个有营养。冬冬还小,也得多吃点。” 冬冬捧着碗,小脑袋埋在热气里,含糊不清地说:“爸爸妈妈都吃,我昨天在幼儿园还得了小红花,老师说我不挑食。” 这话逗得两人都笑了,油灯下的影子在土墙上晃得格外暖。
正吃着饭,院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林晚秋擦了擦手去开门,见是马大妮拎着半袋红薯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晚秋妹子,俺家那口子从老家捎来些红薯,想着你家冬冬爱吃,给你送点。” 她身后还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是她五岁的女儿二丫,正怯生生地攥着妈妈的衣角。
“快进来坐。” 林晚秋赶紧把人让进来,又去灶房拿了个干净的粗瓷碗,盛了碗鱼汤递过去,“刚熬好的鱼汤,趁热喝点。” 马大妮也不客气,接过碗就喝了一口,眼睛一亮:“哎呀,这鱼汤熬得真鲜!俺家那口子钓鱼总钓不着,下次让他跟沉舟同志学学。”
陆沉舟放下筷子,笑着说:“明天要是不训练,我带他去河边试试,那地方鱼多。” 二丫盯着冬冬碗里的鱼籽,咽了咽口水,冬冬见状,主动把碗推过去:“二丫姐,你吃这个,可香了。” 二丫抬头看了看马大妮,见妈妈点头,才小心翼翼地用勺子舀了一点放进嘴里,小脸上立刻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马大妮喝着鱼汤,忽然叹了口气:“晚秋妹子,今天你在卫生所跟王秀芝那事,俺都听说了。那王秀芝就是眼红你,见你会治病,又跟李医生走得近,就想给你使绊子。你可别跟她一般见识。”
林晚秋搅了搅碗里的鱼汤,轻声说:“我没往心里去,只要不耽误给人治病,她爱说什么就说什么。” 陆沉舟放下筷子,语气严肃了些:“要是她再敢找你麻烦,你就跟我说,咱们不惹事,但也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马大妮也附和道:“就是!你要是需要帮忙,俺跟院里其他军属说一声,咱们都站你这边。”
正说着,院门外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是周政委的爱人刘嫂,手里拿着个布包走进来:“晚秋啊,政委让我给你送点东西。今天听说你救了张婶家的柱子,还帮着处理了好几个战士的伤,政委说你是咱们家属院的好榜样。” 她打开布包,里面是两包红糖和一小袋白面,“这是政委从部队后勤给你申请的,你拿着,给冬冬做点好吃的。”
林晚秋赶紧推辞:“刘嫂,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我就是做了点该做的事,哪能要这么多东西。” 刘嫂把布包往她手里塞:“这是组织上的心意,你就拿着吧。再说了,你给战士们治病,帮卫生所减轻了不少负担,这是你应得的。” 陆沉舟也劝道:“既然是组织上的安排,你就收下吧,以后好好干,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送走刘嫂和马大妮一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冬冬困得揉眼睛,林晚秋赶紧给他洗漱好,哄他睡下。陆沉舟收拾完碗筷,见林晚秋正坐在油灯下翻看李医生给她的《中医内科学》,凑过去坐下:“别看得太晚了,伤眼睛。” 林晚秋点点头,却没合上书:“我想多学点,以后能帮更多人。今天李医生说,卫生所里的西药不多了,好多战士有个头疼脑热的,还是得靠中药调理。”
陆沉舟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心里满是敬佩:“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要是需要上山采草药,我周末陪你去。” 林晚秋抬头看他,眼里闪着光:“真的吗?那太好了!我听李医生说,后山有不少草药,就是路不太好走。” 陆沉舟笑了笑:“没事,我以前在部队经常野外训练,认路得很。”
两人又聊了会儿天,从草药聊到训练,从冬冬的学习聊到以后的日子。林晚秋忽然想起白天王秀芝的事,忍不住问:“你说,王秀芝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啊?我好像也没得罪过她。” 陆沉舟沉默了一下,说:“可能是因为她以前在文工团,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见你一个农村来的军嫂比她受欢迎,心里不平衡吧。你别理她,时间长了,大家自然知道谁好谁坏。”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释然了不少。她靠在陆沉舟肩上,轻声说:“以前我总觉得,随军的日子会很难过,没想到现在这么多人帮我,还有你在身边支持我。” 陆沉舟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咱们是一家人,我不支持你支持谁?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咱们都一起扛。”
油灯的火苗跳动着,映得两人的影子紧紧靠在一起。林晚秋闭上眼睛,感受着身边人的体温,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虽然这个年代物资匮乏,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有陆沉舟在,有身边这些善良的人帮忙,她一定能在这个年代好好活下去,不仅要照顾好冬冬,还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