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既解,笼罩全球一年有半的死亡阴云,终是散去。那南极冲天的蓝光,早已敛去锋芒,只余方舟深处一点微茫,仿佛沉沉睡去。遍布世界各地的萨玛拉扎观测节点,也恢复了往日的沉寂,符文黯淡,光路隐没,如同完成了使命的士兵,重归漫长的守望。唯有那太空中的“伴星”,依旧悬浮于寂静虚空,表面纹路黯淡,仿佛一颗真正的、不起眼的星辰,默默见证着下方那颗蓝色星球的劫后余生。
“拾光号”破冰船,在完成了它那堪称传奇的通讯中继使命后,终于载着霍船长一众忠心耿耿的船员,以及那五位从南极冰原深处、自远古方舟中安然归来的“英雄”,缓缓驶离了那片见证了奇迹与牺牲的白色大陆。
回程之路,不复来时之险厄。海风虽依旧凛冽,波涛虽依旧汹涌,但船上每个人的心中,却都充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与喜悦,恍若隔世。天空是久违的、纯粹的蓝,再无那毁灭之星的恐怖阴影;阳光洒在甲板上,暖洋洋的,驱散了南极带来的最后一丝寒意。
船至第一个补给港口时,那欢迎的场面,着实让黄砚舟等人吃了一惊。码头上人山人海,彩旗招展,虽因战后百废待兴,物资不算丰沛,但人们的热情却如同火山般喷涌。记者们举着笨重的相机,闪光灯亮如白昼;官员们穿着略显陈旧的礼服,发表着慷慨激昂的演说;更多的,是那些普通的民众,他们挥舞着临时赶制的小旗,眼中含着热泪,高声呼喊着“英雄”、“救星”!
“黄先生!林小姐!请谈一谈你们在南极的经历!”
“萨玛拉扎文明真的存在吗?那些蓝光到底是什么?”
“人类未来是否应该更专注于探索地外文明?”
问题如同潮水般涌来。黄砚舟身着霍船长找来的、半新不旧却熨帖平整的长衫,站在话筒前,神色平静,眉宇间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抬手虚按,待喧闹声稍息,方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朗,透过扩音器传遍码头:
“诸位同胞,诸位朋友。砚舟与同伴,不过侥幸先行一步,窥得那远古文明之冰山一角,传递了预警之讯息。真正挽救我等于危亡的,乃是全球科学家之智慧,各国通力之协作,以及万千民众在后方之支持。至于萨玛拉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殷切的脸,“其文明之辉煌,技术之玄奥,确远超我等想象。然其留给我们的,非仅是拒敌之力,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人类自身之渺小与潜能,警示我等,当以何种姿态,存于这浩瀚星海之间。”
他的话语,不居功,不炫奇,沉稳有力,引来一片赞许的掌声。林星晚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穿着一袭素雅的旗袍,外罩一件呢绒大衣,清丽的面容上带着温婉而得体的微笑。她看着黄砚舟从容应对的背影,心中既感骄傲,又涌起阵阵怜惜。只有她知道,这数月来,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经历了多少生死一线的考验。如今面对这如潮赞誉,他依旧能保持本心,清醒如初。
待到应酬稍歇,回到临时下榻的宾馆,已是夜深人静。林星晚为黄砚舟沏上一杯热茶,递到他手中,柔声道:“站了这许久,累了吧?喝口茶,润润嗓子。”
黄砚舟接过茶杯,指尖触及她温软的柔荑,抬眼望进她满是关切的水眸,心中一暖,连日来的喧嚣与疲惫仿佛都消散了不少。他拉着她在身旁坐下,轻轻叹了口气:“说不累是假的。这般场面,比在南极面对那些机关凶险,更耗心神。”
林星晚抿嘴一笑,灯光下眼波流转:“你现在可是举世闻名的大英雄了,黄先生。” 语气中带着几分俏皮,几分与有荣焉。
黄砚舟摇头苦笑,握紧了她的手:“什么英雄不英雄,虚名罢了。阿星晚,你可知,我此刻心中所想为何?”
“所想为何?” 林星晚歪着头,配合地问道。
“我想的,是尽快将我们脑海中、笔记里那些关于萨玛拉扎的知识整理出来。” 黄砚舟的神色变得郑重,“伊万的牺牲,卡尔、小李还有霍船长他们的努力,不能白费。那些能量符文的规律,观测节点的构造原理,乃至方舟核心的运作机制……虽然只是管中窥豹,但其中蕴含的智慧,足以改变我们现有的科学认知,甚至引领人类走向一个全新的未来。沉溺于眼前的荣誉,无异于买椟还珠。”
他的目光灼灼,闪烁着对知识与未来的渴求。林星晚凝视着他,心中爱意更浓。这就是她倾心的男子,不为浮名所动,始终心怀更广阔的天地。
“我明白。” 她轻轻靠在他肩上,“无论你想做什么,去哪里,我都陪着你。我们一起,把这些珍贵的知识,传承下去。”
(归国与践行)
数月后,一行人终于辗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国。码头的欢迎仪式,比之国外,更添了几分家的温情与东方特有的含蓄敬意。黄家自是张灯结彩,大摆筵席,既是庆贺独子安然归来,更是为这未来的儿媳接风洗尘。黄老爷子看着并肩而立、气质卓然的女儿与林星晚,老怀大慰,连日来的担忧化作满腔喜悦,那“三书六礼”之事,更是迫不及待地提上了日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