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源村的林凡,并未因市里之行的顺利而有所懈怠。
相反,他将那份达成初步合作的振奋,迅速转化为夯实基础、备战未来的实际行动。
第二天一早,他就召集核心团队,详细传达了与蓝海公司洽谈的结果。
“……情况就是这样。深加工合资公司一旦成立,我们对原材料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会更高,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养殖和捕捞环节必须更上一层楼。”
林凡环视着围坐在仓库基地会议桌旁的阿明、小玲、大牛、李叔和王嫂,“这不仅关乎合资公司的成败,更关系到我们东源村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众人脸上都带着兴奋与郑重。
他们明白,这不再是以前小富即安的赶海模式,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飞跃。
“林哥,你放心!养殖区这边,我和李叔一定盯死,保证供应上最好的货!”阿明第一个表态,眼神灼灼。
“数据监测和生长记录我会更细化,争取提前预警任何可能的问题。”小玲扶了扶眼镜,认真地说。
“加工厂这边,新设备我已经摸透了,只要原材料跟上,产能和质量都没问题!”大牛拍着胸脯。
李叔和王嫂也纷纷点头,表示会全力保障后勤和支持。
感受到团队的斗志,林凡满意地点点头:“好!那么接下来,除了保证现有产业的稳定,我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为深海勘探做准备。”
他让阿明和大牛将皮卡后斗里的几个大箱子搬了进来。
打开一看,是他在市里采购的全新潜水装备:流线型的专业级潜水服、带有集成摄像和照明系统的头盔、性能更稳定的水下推进器、以及一套便携式水下通信设备。
“哇!这套家伙太帅了!”
阿明眼睛发亮,忍不住上前抚摸那质感高级的潜水服。
“这些都是为下一步探索更深的海域准备的。”
林凡解释道,“以前我们主要在近海和‘林氏一号’渔场活动,但真正的机遇和资源,往往在更深、更远的地方。上次发现古老金藻和紫珍珠贝的破碎礁区,只是开始。”
他拿起那个带有摄像功能的潜水头盔:“有了这个,我们不仅能看得更清,还能实时记录水下环境,对于发现新物种、评估资源储量至关重要。”
接着,他又拿出了那十几本厚厚的书籍,放在了桌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装备是硬实力,知识是软实力。
这些书,关于深海生态、海洋地质、水下导航、甚至企业管理,大家有空都要看,轮流看,不懂的就记下来一起讨论。
我们不只要会干活,更要懂门道。”
看着那堆起来半人高的书籍,阿明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但看到林凡认真的眼神,还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小玲则是如获至宝,立刻上前挑选了几本她最感兴趣的。
“当然,光有理论和装备还不够,实践训练必须跟上。”
林凡看向阿明和李叔,“从明天开始,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组织选拔出来的队员,进行高强度潜水训练和水下设备操作练习。地点就在我们渔场外围水深合适、水流相对平稳的区域。安全第一,循序渐进。”
“明白!”阿明和李叔齐声应道。
他们都是老渔民,水性极佳,但系统的深海潜水确实是新课题,他们也充满了学习的劲头。
安排完这些,林凡便放手让团队去执行。他则回到了自己的“研发角”,锁好门,神情变得专注起来。
他小心地取出那个装有黑色残留物的小玻璃瓶,以及记录着那晚不明快艇冷门灯语的视频片段。
这两样东西,如同两块看似无关的拼图,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
他再次调出系统的【智能管理日志】和【生态模拟器】,尝试进行更深度的关联分析。
他输入了灯语的闪烁序列,以及黑色残留物的成分推测(疑似古代处理过的植物香料/药物),希望系统能发现某种内在联系。
【日志】运行了片刻,反馈道:“数据不足,无法建立有效关联。建议扩大信息库或获取更多相关样本。”
【生态模拟器】则侧重于环境推演,对这类历史人文信息关联性不强。
林凡微微蹙眉,但并不气馁。系统并非万能,它更像是一个强大的辅助工具,最终的判断和决策,还需要他自己来完成。
他将玻璃瓶对着灯光仔细观察,那些黑色砂砾在光线下呈现出一种黯哑的光泽。
他尝试用指尖沾了一点点,碾碎,那股难以形容的陈旧气味似乎更明显了些。
不是**,也不是常见的矿物,更像是一种……沉寂了许久、混合了多种物质的复杂气息。
“古代海上贸易……香料或药物……”林凡喃喃自语,“这东西,会不会是某种失传的航海物资?或者,是某种特定群体使用的信物的一部分?”
而那冷门灯语,也指向某个特定的、可能已经式微的群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