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纪十
公元262年
秋季,八月,乙酉日,吴主立朱氏为皇后,朱氏是朱公主的女儿。戊子日,立儿子为太子。
蜀汉大将军姜维准备出兵伐魏,右车骑将军廖化说:“用兵不知收敛,必定会引火烧身,说的就是姜维啊。他的智谋超不过敌人,兵力又比寇贼弱,却不停地用兵,这样怎么能生存下去!”冬季,十月,姜维入侵洮阳,邓艾与他在侯和交战,并击败了姜维,姜维撤退到沓中驻守。起初,姜维以异乡人的身份依附蜀汉,又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多年来屡次兴兵征战,却没有建立功绩。黄皓在朝中当权,与右大将军阎宇关系亲近,暗中想要废掉姜维,扶持阎宇为大将军。姜维得知此事后,就对汉主刘禅说:“黄皓奸诈机巧,专权放纵,将会败坏国家法纪,请陛下下令杀了他!”汉主说:“黄皓不过是个供人驱使的小臣罢了,以前董允常常对他切齿痛恨,我也常常怨恨他,你又何必心怀芥蒂呢!”姜维见黄皓党羽众多,担心自己因失言而惹祸,就委婉地告辞退出。汉主命令黄皓到姜维那里谢罪。姜维从此心中疑虑恐惧,从洮阳返回后,就请求在沓中种麦,不敢踏足成都半步。
吴主任命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起初,濮阳兴担任会稽太守时,吴主在会稽,濮阳兴对待他很优厚;左将军张布曾经是会稽王的左右督将,所以吴主即位后,两人都受到了尊崇宠信而当权。张布掌管宫廷事务,濮阳兴参与军国大事,他们用奸佞巧诈的手段互相勾结,吴国人对此很失望。吴主喜欢读书,想要与博士祭酒韦昭、博士盛冲讲解讨论学问,张布因为韦昭、盛冲正直,担心他们入宫侍奉吴主时,会说出自己干的那些错事,就坚决劝谏阻止。吴主说:“我在学问上的涉猎已经很广了,各类书籍大致都读遍了,只是想和韦昭等人研习温习旧有的知识罢了,又有什么损害呢!你只是担心韦昭等人说出臣下的奸邪之事,所以不想让他们入宫罢了。像这样的事,我自己已经有所防备,不需要靠韦昭等人指出来才能明白。”张布惶恐地谢罪,还说担心这事会妨碍政务。吴主说:“国家政务和学业,它们的流向不同,不会互相妨碍。这没有什么不对的,而你却认为不合适,所以我才说这些。没想到你如今当权,却对我做这样的事,你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张布听后赶忙上表叩拜。吴主说:“我只是开导你罢了,何至于叩头呢!你的忠诚,远近的人都知道,我如今能有这样的尊荣地位,都是你的功劳啊。《诗经》说:‘没有谁没有好的开始,但很少能有好的结局。’有始有终确实很难,你要能坚持到最后啊!”但吴主担心张布疑虑恐惧,最终还是顺从了张布的意思,废止了讲论学业的事,不再让韦昭等人入宫。
谯郡人嵇康,文辞壮丽,喜欢谈论老子、庄子的学说,崇尚奇特的人和事,喜欢行侠仗义,与陈留人阮籍、阮籍哥哥的儿子阮咸、河内人山涛、河南人向秀、琅邪人王戎、沛国人刘伶特别友好,号称“竹林七贤”。他们都崇尚虚无,轻视礼法,纵酒酣饮,不问世事。
阮籍担任步兵校尉时,他的母亲去世,当时阮籍正在和人下围棋,对手请求停止,阮籍却挽留对方决出胜负。之后他喝了两斗酒,才开始放声大哭,吐了好几升血,因哀伤而面容憔悴,整个人瘦得只剩骨头了。在服丧期间,他喝酒和平时一样。司隶校尉何曾很厌恶他,就在司马昭面前当面指责阮籍说:“你是个放纵情感、违背礼教、败坏风俗的人,如今忠贤之人执政,要考核名实,像你这样的人,不能让你长久这样下去!”接着又对司马昭说:“您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却听任阮籍在重孝期间在您面前饮酒吃肉,这样怎么能够教化百姓呢!应该把他流放到四方边远之地,不让他污染中原的风俗。”司马昭爱惜阮籍的才华,便常常保护他。何曾是何夔的儿子。阮咸一向宠爱姑姑家的婢女,姑姑要把婢女带走时,阮咸正在接待客人,立刻借了客人的马去追,追上后又和婢女一起骑回来。刘伶嗜酒,常常乘坐鹿车,带着一壶酒,让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还说:“我死了就把我埋了吧。”当时的士大夫都认为他们贤明,所以争相羡慕效仿,称他们的行为为“放达”。此时的钟会正受到司马昭的宠信,听说嵇康有名望,就去拜访他,嵇康伸着腿坐在那里打铁,也不向他行礼。钟会将要离开时,嵇康说:“你听到了什么而来,看到了什么而去?”钟会说:“听到了所听到的而来,看到了所看到的而去!”从此对嵇康心怀怨恨。山涛担任吏部郎时,推荐嵇康代替自己的职位。嵇康给山涛写信,说自己不能忍受世俗的束缚,还非议轻视商汤、周武王。司马昭听说后很生气。嵇康和东平人吕安关系非常好,吕安的哥哥吕巽诬告吕安不孝,嵇康为吕安作证说他没有不孝。钟会趁机诬陷说:“嵇康曾经想帮助毋丘俭,而且吕安、嵇康在世上名声很大,他们的言论放荡不羁,能够危害时局,扰乱教化,应该借这个机会除掉他们。”司马昭于是杀了吕安和嵇康。嵇康曾经去拜访隐士汲郡人孙登,孙登说:“你才华多但见识少,在当今世上难以免于灾祸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