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06章 五丈原星落:诸葛亮最后一战与三国战略转折

魏纪四

公元233年

春季,正月甲申日,有青龙出现在摩陂的井中。二月,魏明帝前往摩陂观看青龙,并更改年号为青龙。

这时,公孙渊派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向吴国呈上表章,自称臣子;对此,吴主孙权非常高兴,为此专门实行了大赦。三月,吴主派遣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率领一万人马,携带金银珠宝、珍奇货物以及完备的九锡之礼,从海路前往授予公孙渊,封公孙渊为燕王。满朝大臣从顾雍以下都劝谏,他们一致认为:“公孙渊不可轻信,却对他宠信优待太过,只可派遣官吏士兵护送宿舒、孙综回去就行了。”可是吴主不听。张昭说:“公孙渊背叛魏国,害怕被讨伐,这才远道来向我们求援,这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主意,想向魏国表明自己的忠心,我们的两位使者就回不来了,这不是要被天下人取笑吗!”吴主反复驳斥张昭,张昭的态度却更加坚决了。吴主不能忍受,手按佩刀发怒说:“吴国的士人进宫就拜见我,出宫就拜见您,我对您的敬重已经到了极点,而您却多次在众人面前折辱我,我常常担心自己会做出失策的事!”张昭凝视着吴主说:“我虽然知道我的话不会被采纳,却每次都竭尽愚忠,实在是因为太后临终前,把老臣叫到病床前,留下遗诏嘱托的话还在耳边啊。”说着就泪流满面。吴主听后,就把刀扔在地上,和张昭相对而哭。但最终还是派遣张弥、许晏前往。张昭因为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而气愤,便称病不上朝了。吴主因此就对他有了怨恨,直接派人用土堵塞他的家门,张昭又在门内用土封死。

夏季,五月戊寅日,北海王曹蕤去世。

闰五月庚寅日初一,发生日食。

六月,洛阳宫的鞠室发生火灾。

这时,鲜卑族首领轲比能引诱守卫边塞的鲜卑人步度根,与他深交并结为姻亲,亲自率领一万骑兵到陉北迎接步度根的家眷。并州刺史毕轨上表,请求立即出兵,对外威慑轲比能,对内镇抚步度根。魏明帝看了表章说:“步度根已经被轲比能引诱,怀有疑心。现在毕轨出兵,千万不要越过边塞经过句注山。”结果不等诏书送到,毕轨已经进军驻扎在阴馆,派遣将军苏尚、董弼追击鲜卑人。轲比能派遣儿子率领一千多骑兵迎接步度根的部落,与苏尚、董弼相遇,在楼烦大战一场,苏尚、董弼两位将领阵亡,步度根和泄归泥的部落都反叛出塞,与轲比能联合侵犯边境。魏明帝派遣骁骑将军秦朗率领中军讨伐他们,轲比能于是逃到沙漠以北,泄归泥率领他的部众前来投降。步度根不久被轲比能杀死。

公孙渊知道吴国遥远难以依靠,于是就斩杀了张弥、许晏等人,并把他们的首级送往魏国京师,同时没收了他们的军队、物资和珍宝。冬季,十二月,魏明帝下诏任命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为乐浪公。吴主听说公孙渊的做法后,拍着桌子大怒说:“我年纪六十,世间的难易之事,没有没经历过的。近来却被鼠辈一样的公孙渊所戏弄,让人怒气冲天。要是不亲自砍下那鼠辈的头颅扔到海里,我就没脸面再君临天下了。即使为此颠沛流离,也不后悔!”

对此,陆逊上疏说:“陛下凭借神武的英姿,顺应天命,在乌林打败曹操,在西陵击败刘备,在荆州擒获关羽。这三个敌人,都是当世的英雄豪杰,却都被陛下挫败了锋芒。圣明的教化所安抚的地方,万里之内如草随风倒伏,正应当荡平华夏,完成统一大业。如今却忍不住小小的愤恨而勃然大怒,违背‘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的告诫,轻视天子的贵重身份,这是我所困惑的。我听说,走万里路程的人不会在中途停下脚步,图谋天下的人不会因为小事而损害大事。强大的敌人还在边境,偏远地区尚未归顺,陛下乘船远征,必然会招致窥伺,忧患到来才发愁,后悔就来不及了。如果大事能迅速成功,那么公孙渊不用讨伐自然会归服。如今却舍不得辽东的民众和马匹,为什么偏偏要舍弃江东万无一失的根本基业而不珍惜呢!”

尚书仆射薛综上疏说:“从前汉元帝想乘坐楼船,薛广德请求自刎用鲜血染车劝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火的危险最严重,不是帝王应该涉足的。如今辽东是戎貊小国,没有坚固的城防,没有完备的防御手段,而且兵器粗劣,像犬羊一样没有秩序,前去征讨必然能擒获攻克,确实如陛下诏书所说。但那里土地寒冷贫瘠,庄稼不能生长,百姓熟悉骑马,迁徙不定,突然听说大军到来,自己估量不能抵挡,就会像鸟兽受惊一样,长途奔逃,连一个人一匹马都见不到,即使得到空旷的土地,防守也没有益处,这是不可出兵的第一个原因。加上大海洪流汹涌,有成山那样的危难,海上航行没有常规,风波难以避免,转眼之间,人和船就可能遭遇不测,即使有尧、舜的德行,智慧也无法施展,有孟贲、夏育的勇力,力量也无法发挥,这是不可出兵的第二个原因。再加上上面有浓密的雾气笼罩,下面有咸水蒸发,容易引发脚气病,互相传染,凡是在海上航行的人,很少有不患这种病的,这是不可出兵的第三个原因。天生神圣的君主,应当顺应时机平定叛乱,使百姓和万物安康。如今叛逆的敌人即将消灭,天下将要安定,却违背必然成功的计划,去涉足极其危险的境地,忽视九州的稳固,发泄一时的愤怒,这既不是国家的重大计谋,也是开天辟地以来所没有过的,这实在是群臣之所以侧身屏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原因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