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山林树梢时,尔康的布靴已沾了半脚露水。他背着小燕子走在最前,肩背挺得笔直,每走一段路就会放缓脚步,轻声问:“颠不颠?要不要靠在我肩上歇会儿?”
小燕子脸颊贴着他温热的肩窝,手里攥着含香送的银镯子,时不时轻轻晃一下,听着“叮铃”的脆响驱散旅途的沉闷。【系统提示:宿主脚踝淤肿较昨日消退18%,后脑痛感指数降至15%,当前行进速度适配身体状态,可维持2刻钟后再休整。】她把系统的话悄悄转化成自己的判断,凑在尔康耳边小声说:“我感觉好多了,脚踝不怎么疼了,咱们再走会儿,说不定能早点看到洱海。”
尔康闻言,脚步又稳了几分,只是悄悄调整了姿势,让小燕子靠得更舒服些——他总记着她眼睛不方便,凡事都想多周全些。身后,紫薇攥着张皱巴巴的麻纸,是昨夜在山洞里就着月光画的简易地图,指尖划过纸上标注的“洱海”二字,和班杰明念叨:“按萧剑信里写的,过了前面那道山梁,就能看见洱海了。他说养父母家在湖边的老柳树下,门口挂着红灯笼,很好认。”
班杰明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清晨在山林里采的野柿子,橙红的果子裹着层薄薄的果霜,他时不时掀开布巾看一眼,生怕压坏了:“等会儿给小燕子剥两个,她昨天只喝了点粥,肯定饿了。这柿子甜得很,我尝过,没有涩味。”
永琪和温太医走在队尾,永琪腰间别着剑,时不时回头望一眼队伍,确认没人掉队;温太医背着沉甸甸的药箱,里面的夜光草用油纸层层裹好,还垫了干燥的艾草,他走得格外小心,时不时叮嘱:“到了大理得赶紧找个通风干燥的储物间,这夜光草娇贵,受潮了药效就差一半,小燕子的眼睛可耽误不得。”
一行人晓行夜宿,白天顺着山路往南走,遇到陡峭的路段,永琪就走在前面扶着路边的树,尔康背着小燕子慢慢挪;傍晚找山洞歇脚时,班杰明会捡些干柴生火,紫薇会帮小燕子揉脚踝,温太医则会给她检查眼睛,用干净的棉巾蘸着温水擦去眼周的灰尘。夜里,大家围坐在火堆旁,尔康会讲寒玉谷的趣事,说那里的冰柱在阳光下会折射出七彩的光,班杰明会用树枝在地上画洱海的样子,小燕子听得眼睛亮晶晶的,虽然看不见,却能在脑海里勾勒出那片晶莹的冰原、碧蓝的湖水,连带着旅途的疲惫都轻了许多。
走了两日,第三日傍晚,当翻过最后一道山梁时,洱海终于撞进了众人的视野。远望去,湖水像一块被晚霞染透的蓝宝石,从天际线一直铺到脚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几艘渔船正缓缓靠岸,渔民的吆喝声顺着风飘过来,混着湖水的清润气息,瞬间驱散了所有疲惫。
“是洱海!我们到大理了!”班杰明兴奋地丢下竹篮,快步奔到湖边,掬起一捧水,凉丝丝的触感从指尖漫开,他回头朝小燕子喊:“小燕子,你听!湖水拍着石头的声音,像在唱歌!还有水鸟,你听它们的叫声多清脆!”
小燕子侧耳细听,“哗啦、哗啦”的水声里,掺着水鸟“啾啾”的轻鸣,还有远处渔船上摇橹的“吱呀”声,她忍不住笑了,声音里满是期待:“我听到了!是不是白色的水鸟?萧剑哥哥信里说过,洱海边有好多白鸟,飞起来像小雪花一样。”
“是!好多呢!正绕着渔船飞,一会儿落在船头,一会儿又飞起来!”紫薇走过来,轻轻扶着她的胳膊,手指不自觉地指向湖边的方向,又想起她看不见,连忙补充道,“前面就是柳树林了,风一吹,柳枝擦着水面,‘沙沙’响的地方,就是萧剑养父母家的方向。”
顺着湖边的石板路往前走,脚下的路渐渐平坦,路边开始出现开着小紫花的野草,空气里的桂花香也越来越浓。很快,一片茂密的柳树林出现在眼前,柳枝垂到水面上,拂起圈圈涟漪,树林深处藏着座小小的院落,门口挂着两个红灯笼,灯穗被风吹得轻轻晃,门楣上“段府”的木牌虽有些陈旧,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常有人打理。
刚走近院落,就听见院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爽朗的笑意:“阿娘,我今天运气好,钓了条大青鱼,晚上给您做酸辣鱼吃,再蒸点虾,都是新鲜的洱海味!”
小燕子猛地抬头,朝着声音的方向喊:“萧剑哥哥?是你吗?”
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青衫男子快步走出来,正是萧剑!他手里还提着个沉甸甸的鱼篓,里面装着几条鲜活的洱海鱼,鱼鳞在夕阳下闪着光。看见众人,他的眼睛瞬间亮了,快步走上前,声音里满是惊喜:“小燕子!紫薇!你们可算到了!我今早去镇上买东西,还跟阿爹说,你们说不定今天就到了,没想到真这么巧!”
尔康连忙小心地放下小燕子,萧剑快步上前,双手轻轻扶住她的胳膊,指腹避开她受伤的脚踝,声音里满是关切:“小燕子,听说你眼睛不方便,路上是不是受了不少苦?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