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绽,细微的金色光线如同温柔的指尖,悄悄拨开了厚重的窗帘缝隙,轻盈地跳跃在苏念沉睡的侧脸上。她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眼,室内还弥漫着一夜安眠的宁静气息。伸手摸向枕边的手机,屏幕亮起,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陆时砚的名字。他发来的消息安静地躺在对话框里,时间是半小时前。那句“醒了记得吃早饭,别跟着阿姨早起忙活”让她心头一暖,仿佛他低沉的嗓音就在耳畔。
她弯起嘴角,指尖在屏幕上轻快地点动,回复道:“刚醒,你怎么起这么早?”信息刚发送出去,门外就传来母亲轻柔的呼唤:“念念,起来吃早饭了,煮了你爱吃的青菜粥。”
苏念应了一声,起身洗漱。下楼时,父亲已经坐在餐桌旁,手里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粥,正小口小口地喝着。看见女儿下来,他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时砚这孩子真是有心,早上给我发了条长消息,全是关于腰伤护理的细节,比医生嘱咐得还要细致。”
苏念愣了一下,刚拿起瓷勺,手机便响了起来。屏幕上闪烁的正是陆时砚的名字。她按下接听键,将手机贴近耳边。
“听见叔叔说消息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笑意,背景里隐约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像是在翻阅什么文件,“昨天特地找一位朋友要了老中医的养护方子,整理了一下发给叔叔。这些方法比单纯贴膏药要管用些,需要长期坚持。”
“你怎么不直接发给我呢?”苏念舀了一勺粥送入口中,糯软的米粒和清甜的青菜在舌尖化开,暖意从喉咙一直蔓延到心底。
“怕你记不全,直接发给叔叔,他照着做也放心。”陆时砚顿了顿,声音更加柔和,“对了,我让助理帮你订了些家乡那边不好买的进口膏药,下午应该能送到你家,记得收一下。”
挂了电话,母亲端着一碟脆嫩的咸菜走过来,笑着摇头:“这孩子,比你想得还要周到。昨天视频结束之后,又特意发消息问我你爱吃的几道菜,说等你回去要亲手做给你吃。”苏念咬着勺子忍不住笑起来,拿出手机想给陆时砚拍一张餐桌的照片,却看见他先发来了一张图片——是他书桌的一角,那本她之前落在他家的笔记本安静地躺在桌面上,旁边摆着一杯温牛奶,袅袅地冒着热气。图片下面是一行配文:“看笔记时总想起你在这儿看书的样子。”
她对着屏幕抿嘴轻笑,举起手机拍下碗里冒着热气的青菜粥发送过去:“比你那杯牛奶更暖胃,可惜你喝不到。”
午后阳光正好,苏念帮母亲收拾阳台上的花草。一阵门铃声响起,快递员送来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纸箱。拆开一看,里面整齐地码着几盒膏药,旁边还躺着一只小巧玲珑的玻璃罐,里面装着澄澈晶莹的蜂蜜。母亲好奇地凑过来看了看:“这是什么?”
“他知道我早上爱喝蜂蜜水,怕我在家忘了买。”苏念拿起罐子,指尖触到玻璃罐身时,还能感受到一丝余温,像是刚从温暖的房间里取出来。她正要给陆时砚发消息道谢,手机屏幕先一步亮起,他的对话框跳了出来:“蜂蜜是我妈寄来的农家蜜,比你之前买的要甜一些,记得兑水喝。”
傍晚时分,父亲想去小区花园散步,苏念陪着他慢慢走下楼梯。刚走到楼下,就遇见邻居阿姨提着菜篮子走过来,看见苏念便热情地打招呼:“念念回来啦?早上看见个小伙子在你们家门口徘徊,说是你朋友,来送东西的。”苏念怔了怔,转头看向母亲,母亲也一脸茫然:“早上没人来送东西啊。”
她心中一动,拿出手机给陆时砚发消息:“你早上是不是派人来送东西了?邻居阿姨看见啦。”
过了几分钟,他的回复才跳出来,字里行间透着几分被戳穿的不好意思:“本来想让助理直接送上去,又怕打扰叔叔休息,就让他在楼下等了一会儿。刚好膏药商家说下午就能送到,就让他先回来了。”
苏念站在夕阳的余晖里,看着屏幕上那一行行文字,忽然觉得,那些隔着千山万水的惦念,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言语,而是藏在每一个“怕你忘了”、“怕你累着”的细节里,像此刻落在身上的夕阳,温暖得恰到好处。她对着手机轻轻敲下一行字:“陆教授,你这样,我都想提前回去了。”
没过多久,他的消息就回了过来,字里行间都跳跃着雀跃的语气:“随时等你。对了,我炖了汤,等你回来热给你喝。”
暮色渐浓,天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了橘红色,层层叠叠地铺展开来。苏念扶着父亲在花园的小径上慢慢走着,父亲忽然开口道:“时砚这孩子,做事总是这么稳妥。”他的语气里带着赞许,也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感慨。
苏念轻轻点头,目光落在远处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上。她想起去年冬天,陆时砚冒着大雪开车三个小时,只为给她送一份她随口提过的老字号糕点。那时他站在宿舍楼下,肩头落满了雪花,却把装着糕点的纸盒护在怀里,还带着体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