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清晨,时光仿佛也放缓了脚步。淡金色的阳光悄无声息地透过米白色亚麻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几道斜斜的、柔和的光束,光斑里细微的尘埃缓缓浮沉。卧室里一片宁静,只有均匀轻浅的呼吸声。苏念蜷缩在柔软的被窝里,像一只贪恋温暖的猫,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手臂习惯性地向旁边探去,却落了个空。鼻尖萦绕的,是枕畔残留的、清冽而熟悉的雪松气息,那是独属于陆时砚的味道。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拥着被子坐起身,卧房里果然只剩她一人。耳边传来厨房方向极其轻微、却富有生活节奏的声响,是瓷碟碰撞的清脆,还有隐约的水流声。想到那个平日里埋首古籍、气质清冷的陆教授,此刻正在厨房为她准备早餐,她的嘴角便无法自控地向上弯起,心底泛起甜软的涟漪。
她随手捞起搭在床尾椅背上的一件陆时砚的浅灰色棉质衬衫,套在自己身上。宽大的衬衫下摆垂至大腿,带着他身上干净好闻的气息,将她整个人松松垮垮地包裹住,只露出一截白皙的小腿。她趿拉着柔软的毛绒拖鞋,睡意未完全散去,晃晃悠悠地走出卧室,来到客厅。
清晨的阳光已经铺满了大半个客厅,空气中弥漫着安宁祥和的味道。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靠窗的那张米白色布艺沙发,一眼就看到了上面安静躺着一本眼熟的深棕色皮质笔记本。笔记本的边角已经有些微的磨损,皮质封面被摩挲出一种温润的光泽,显露出经常被使用的痕迹。苏念认得这个本子,是陆时砚惯用的款式,她曾无数次看见他在书房里,对着它凝神书写,或是在阅读间隙,在上面记录下什么。她一直以为,那里面承载的,无非是艰深的学术笔记、复杂的文献索引,或是某些历史事件的考据心得,属于一个她难以完全涉足的、严肃而理性的世界。出于尊重,也带着一丝对那个世界的敬畏,她从未想过要去翻阅。
然而此刻,在这样一个静谧得仿佛时间停滞的清晨,在满室暖阳和令人安心的气息里,一种混合着好奇与某种隐秘渴望的情绪,悄然攫住了她。她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脚步不由自主地挪到沙发边,俯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了那本笔记本。皮质封面带着微凉的触感,和她指尖的温度悄然交融。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像是怕惊扰了什么,用最轻柔的动作,翻开了扉页。
预想中可能出现的复杂公式或学术标题并没有出现。洁白的扉页中央,只有一行用黑色钢笔写下的字。那字迹挺拔舒展,力透纸背,带着陆时砚特有的风骨,她再熟悉不过。可那行字的内容,却让她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骤然加速跳动起来。
那行字是——“念念的小世界”。
“念念”……他私下里总是这样叫她,带着无限的亲昵与宠溺。可“小世界”……她的世界,被他如此郑重其事地、用他最擅长的书写方式,铭刻在了这本看似严肃的笔记本的首页。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瞬间涌上心头,指尖竟有些微微发烫,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颤抖,她小心翼翼地、一页一页地往下翻去。
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想象中的深奥理论或枯燥考据。笔记本的内页,密密麻麻,却又工整清晰地,写满了关于她的——琐碎日常,细微喜好,情绪起伏,甚至是她自己都未曾在意过的、转瞬即逝的瞬间。字迹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力,但穿插在文字间隙的,偶尔会出现一些略显笨拙却充满生趣的小涂鸦,让整本笔记瞬间鲜活了起来。
她的目光贪婪地捕捉着那一行行文字,仿佛在阅读一本独属于她的、由他执笔的编年史:
“三月十五日,晴。傍晚带念念去巷口那家老字号吃了馄饨。发现她很喜欢在汤里加很多翠绿的香菜,但会仔细地把漂浮的葱花一点点挑出来。喝到热汤时,她会满足地眯起眼睛,嘴角微微上扬,那神态,像极了一只被阳光晒得慵懒又惬意的猫咪。”
“四月二日,阴,有微风。念念公司项目节点,加班至深夜方归。到家时已是疲惫不堪,许是白天工作中也遇到了难题,趴在书房桌上看我那些论文资料,看着看着,竟偷偷抹起了眼泪,肩膀一耸一耸的,像个受尽委屈的孩子。未去点破,只默默去厨房热了牛奶,在其中放入她最喜欢的草莓味水果糖。她捧着杯子小口喝下,并未察觉糖是我刻意寻来放进去的。望她心绪能因此甜暖几分。”
“五月十日,周末,夜市喧嚣。陪念念逛夜市,人流如织。她瞧见卖的摊位便走不动路,非要买一个硕大的、云朵般的粉色。吃得急切,柔韧的糖丝粘了满脸,鼻尖、脸颊皆未能幸免,她却毫不在意,仰着脸对我傻乎乎地笑,眼睛弯成月牙。取出湿巾替她擦拭,指尖触到她温热细腻的皮肤,她后知后觉地红了脸,模样比摊位上最红润的苹果还要娇俏可爱。”
“六月十八日,晴朗。念念独立负责的第一个大型策划案圆满成功,公司发放了丰厚的项目奖金。她下班回来,兴奋得像只小鸟,几乎是冲进家门,举着手机给我看银行到账短信,然后不由分说地扑过来抱住我的腰,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圈。她的笑声清脆悦耳,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比夏夜晴空中最璀璨的星辰还要耀眼动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