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结束时,夜色已经漫了上来,如同打翻的墨汁,缓缓浸透了整片天空。巷口那盏老式路灯适时亮起,散发着暖黄色的光晕,将几人的影子拉得细长,在青石板上交错重叠。林父今晚心情极好,不免多喝了几杯自家酿的杨梅酒,此刻脸颊泛着健康的红晕,眼神却依旧清明,脚步稳当地走在最前头。他停下脚步,转身用力拍了拍陆时砚的肩膀,声音洪亮中带着满满的感慨:“时砚啊,今天真高兴,像是回到了几十年前,又像是开启了什么新的篇章。下次有空,我一定带你们去看看陈老师,他现在退休在家,就喜欢泡壶茶,跟老熟人聊当年的事。他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有出息,还找到了念念这么好的姑娘,不知道得多欣慰。”
陆时砚微微颔首,夜色将他侧脸的轮廓勾勒得愈发清晰深刻。他沉稳应道:“好,等您有空了,我们一起去拜访陈老师,我也很久没见到他老人家了。”说完,他转头看向一旁的林薇和陆时宇,语气带上了一丝兄长式的关切,“你们开车来的吗?用不用我送你们回去?”
陆时宇闻言,笑着晃了晃手中那串叮当作响的车钥匙,语气轻松:“放心吧哥,我开车了,正好送爸和薇薇回家。倒是你们,”他目光在陆时砚和苏念之间转了转,带着点戏谑,“要不要跟我们顺路?这巷子深,晚上可不好打车。”
苏念刚想开口说“好”,陆时砚却几不可察地轻轻捏了捏她微凉的手指,那力道温和却带着某种坚持。他抬眼对陆时宇说,声音在晚风中显得格外低沉柔和:“不用,我和念念想在附近走走,晚风凉快,正好散散食。”
林薇站在陆时宇身侧,闻言立刻弯起了眼睛,那眼神里闪烁着“我懂我都懂”的狡黠光芒。她笑着推了推陆时宇的胳膊,力道不大,却带着催促的意味:“行啦行啦,就你话多。哥想跟念念享受二人世界,你凑什么热闹。走吧走吧!”说着,她利落地拉开副驾驶的车门,又扶着林父坐进后座。车窗缓缓降下时,林父还探出头来,慈祥地冲他们挥手,不忘叮嘱:“时砚,念念,那你们路上注意安全,慢慢走,到了家在群里说一声!”
苏念也连忙挥手:“知道啦,林叔叔你们也慢点开。”
汽车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尾灯划出两道红色的光弧,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巷口的拐角处。方才还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巷,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他们两人。晚风似乎更肆意了些,带着夏末秋初特有的、微凉的潮气吹拂过来,卷起地上几片早落的梧桐叶,发出窸窸窣窣的轻响。苏念下意识地往陆时砚身边靠了靠,汲取着他身上传来的稳定热源。
他很自然地伸出胳膊,绕过她的后背,将她整个人轻轻揽进怀里,宽厚的手掌带着熨帖的温度,稳稳覆在她微凉的肩头。“冷吗?”他低头,声音几乎是贴着她耳畔响起,带着温热的气息。
苏念在他怀里轻轻摇头,发丝蹭过他质感良好的衬衫面料。“不冷,”她仰起脸看他,路灯暖黄的光线落在他脸上,将他平日里略显清冷的眉眼渲染得无比柔和,长长的睫毛在下眼睑投下一小片扇形的浅影,温柔得让她心尖发颤,“这样刚好。”
两人不再说话,只是相拥着,沿着巷口那条向南延伸的旧路慢慢往前走。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缝隙里长出茸茸的青苔。路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民居,窗户里透出星星点点的灯火,偶尔传来电视节目的声音或是模糊的谈话声,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安宁。
走出一段距离,陆时砚忽然开口,打破了这份静谧,声音里带着一种陷入回忆的悠远:“这条路,由南往北走到底,拐过那个弯,再往前走不远,就是我大学时住的宿舍区。”他顿了顿,似乎在脑海中勾勒着当年的图景,“当年帮陈老师带完栽树的活动,收拾完工具,我就是一个人,沿着这条路慢慢走回学校的。有时候累了,就在路边石阶上坐一会儿。”
苏念眼睛蓦地一亮,像是落入了星子。她兴奋地晃了晃与他交握的手,语气里满是发现宝藏般的雀跃:“真的?那我们今天也沿着这条路走,好不好?就当是……跟你当年的时光‘偶遇’啦!看看还能不能找到你当年坐过的石阶。”
陆时砚低头看她,女孩的眼睛在夜色里亮晶晶的,盛满了纯粹的欢喜和一点点浪漫的遐想。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眼底浮起清晰的笑意,如同春水漾开涟漪。“好,”他应着,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些,“听你的。”
这条旧路不算宽阔,夜晚的行人更是稀少。周遭很安静,只有他们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合着偶尔掠过的晚风,以及不知名角落里传来的几声虫鸣,交织成一曲舒缓的夜曲。苏念像个发现了新游戏的孩子,故意踩着路边石板的缝隙往前走,一步一跳,身影在路灯下忽长忽短。
走着走着,她忽然想起饭桌上陆时宇提到的那个“小插曲”,以及陆时砚自己承认的“紧张”。她停下脚步,转过头,好奇地望向身侧的男人。路灯的光线将他挺拔的身形笼罩在一层朦胧的光晕里。“你当年帮陈老师带活动,真的很紧张吗?”她歪着头,语气里带着些许不可思议,“我看你现在,不管是在讲台上,还是在各种会议场合,都那么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一点都不像会紧张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