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葛明裹挟着风雪重新出现在驿站废墟时,那张圆润的脸上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看到苏尘站在篝火的余烬旁,焦灼与期盼交织在那年轻而刚硬的脸上。
“苏老弟,久等了!”诸葛明笑容和煦,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负所托”的爽利劲儿。他径直走到苏尘面前,那只保养得宜、略带肉感的手掌摊开,向上平伸,目标明确:
“丹药拿来吧!事情已经办妥了!可累煞我也,来回奔波,唇焦舌敝,好在幸不辱命!”
苏尘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的疑虑如同冰下的暗流,虽然涌动,却终究被一丝希望和对方奔波的形象压了下去。毕竟,诸葛明这人虽然精于算计,但似乎也没必要特意欺骗自己,只为骗一瓶本就可直接索要的丹药吧?
“粮草呢?”苏尘没有立刻交出丹药,目光灼灼地盯着诸葛明。
“喏!”诸葛明仿佛早有预料,抬手指向驿站后方、一处被山谷阴影笼罩的僻静方向,语气轻松得像是指点自家后花园,“瞧那边山谷深处!整整十车粮草,粒粒饱满!我已经替你安排妥当,给你留下了三名壮实仆役帮手,分发粮食、维持秩序应当够用了。” 他拍了拍苏尘的肩膀,带着一种“大功告成,我该走了”的潇洒,“使团行程耽误不得,愚兄还要随王大人继续北上,这冰天雪地赈济流民的善举……苏老弟,你就多费心了!咱们后会有期!”
不等苏尘多问细节,或者表达感激(或抱怨),诸葛明已经干脆利落地转身,一边示意远处等候的随从备马,一边仿佛不经意地再次晃了晃那只摊开的手。催促之意,不言而喻。
苏尘不再犹豫,将袖中那瓶九死回魂丹掏出,郑重地放在了诸葛明的手心。沉甸甸的,是他眼下能付出的最高代价。
“多谢明兄援手!”
“互帮互助,应当的!”诸葛明哈哈一笑,将丹药随意塞入怀中暖处。翻身上马,朝着谷口方向对苏尘遥遥一拱手,便在一阵马蹄踏雪声和随从的簇拥下,飞快地消失在被风雪卷得一片混沌的来路上。
苏尘顾不得细想诸葛明那笑容里的深意,立刻招呼王津:“老王!快!山谷里有粮!整整十车!我们有救了!”
王津一直在不远处冷眼旁观,此刻才慢悠悠踱过来,身上落了一层薄雪。他目光深邃地望着诸葛明离去的方向,又瞥了一眼那隐蔽的山谷,嘴角扯出一个极其复杂、近乎苦涩的弧度,声音低沉得几乎被风雪声掩盖:
“粮是到了……可苏小子,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这一回,真正吃得肚子溜圆的,还是人家诸葛掌柜。你……不过是得了一堆让人糟心的麻烦罢了。” 他这话,既像是说诸葛明,也像是暗指即将面临的局面。
苏尘此刻满心都是粮食到手的喜悦和救人的急切,根本无暇细品王津话中的警告。他招呼了诸葛明留下的三名健仆,拉着王津便急匆匆奔向那山谷深处。
果然!十辆盖着厚重防雪油布的粮车,静静地停靠在山壁避风的角落,如同沉睡的巨兽。粮袋鼓鼓囊囊,在雪光映衬下散发出令人心安的轮廓。那三名仆役默不作声地开始解开绑绳,动作麻利。
“太好了!”苏尘大喜,对王津道,“老王,你去接应一下难民的队伍!让他们尽快过来!我们就在这里分发粮……”他话音未落,就被王津果断地打断。
“不可!万万不可!”王津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罕见的严厉,目光扫过那十车粮食,又望向远处影影绰绰、如同巨大蚁群的流散难民,最后落在苏尘充满不解的脸上。
“你想找死不成?!看看那些人!上万饥饿的人!一旦他们看到这里有堆积如山的粮食,闻到了米香,上万张嘴冲过来的时候,就凭我们两个?护卫?”他指着沉默的三名仆役,“加上他们仨?够做什么?挡得住饿疯了眼的流民?!到时候不是分发粮食,是引发暴乱!踩踏、哄抢、死伤无数!你我第一个被撕成碎片!”**
王津的话像一盆冰水,浇在苏尘沸腾的救人心切上。他瞬间哑然,冷汗沿着鬓角流下,这才惊觉自己想法有多么天真。
“那……那该怎么办?”
王津深深叹了口气,看着苏尘那双依旧清澈、此刻却充满迷茫和焦虑的眼睛,语气复杂:
“收起你的菩萨心肠吧,苏小子。普度众生?那是庙里泥塑金身的神仙老爷们的事!如今这世道,活下去就已是天道。你救不了所有人,甚至……救不了最不该死的那一部分。”
说完,王津不再看苏尘,翻身上马:
“老实待在这儿!看好粮食!等我带人回来!记住,没我叫你动手,一粒米也别撒出去!”他一声令下,马蹄踏雪,身影迅速没入山谷外的风雪之中。
***
等待的时间无比焦灼。苏尘在山谷口来回踱步,目光不断在粮车和山垭处徘徊。风雪呼啸,夹杂着远处难民营地里隐隐传来的哭嚎和呻吟,像冰冷的针扎在他的心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