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士们手起刀落,招招致命。郭嘉默许着这场杀戮——唯有鲜血才能洗刷半年蛰伏的郁结。
......
昌黎郡夜深时分,刘玄正在听取陈宫禀报:"此战我军毫发无损,俘获万余降卒皆可编入我军。另得良驹三千匹,已分派至徐荣将军及辽东、玄菟二郡。"
刘玄点头赞同。自从身边有了智囊辅佐,他再不必为琐碎事务烦心,整个人都轻松许多。
陈宫报告完军情后继续进言:"主公,我军进攻辽东属国的消息此刻想必已传至辽西郡,但辽西郡守尚不清楚我军是否得手。"
"不如将计就计,可派城中降卒前往辽西郡求援。届时我军在边境设伏,先削弱辽西郡兵力,后续攻城自然事半功倍。"
刘玄提出疑问:"若直接进攻辽西郡城,岂不更为迅捷?公台可还有其他良策?"
陈宫含笑答道:"主公此计固然迅速。若从昌黎城发兵,正午便可抵达辽西郡治所阳乐城下。"
"攻城至多半日即可告捷。但张将军明日黄昏方能率部抵达阳乐城外,这般部署恐令张将军所部扑空。"
"辽西郡幅员辽阔,东西相距二百余里,即便赤血铁骑日夜兼程也需两日有余。"
"自上次收到小邓子急报至今已过四日。冀州距洛阳的路程较玄菟国缩短一半不止。"
"若集结大军进攻辽西郡西部诸城,单是步兵行军就需四日。而此刻李馥应当已近冀州郡城,留给我军的时间着实紧迫。"
"主公当率赤血铁骑先行疾驰。以主公神勇之姿,当可速克辽西郡西部毗邻右北平郡的两座重镇。"
陈宫继续道:"待稍作休整,便该暗中入幽州涿郡蛰伏。待韩馥来攻时,我军即刻出兵相助。"
"如今诸侯皆在积蓄实力以求自保,并州牧断不会援助冀州。此次韩馥新官上任携带圣旨讨伐,必攻幽州无疑。"
"不过韩馥也不会倾巢而出。一旦公孙瓒整顿兵马,以其麾下精兵强将配合白马义从,定能守住疆土。"
刘玄采纳了陈宫的建议,心中已有盘算:"公台此计甚妙,公孙伯珪此次再难脱身。"
陈宫接着进言:"主公此行途经各城,当逐一攻取。"
刘玄略显迟疑。
辽西郡内,除阳乐城固若金汤外,其余城池守军不过数千,史册未载名将驻守。
以刘玄军力,攻取这些城池易如反掌,半日即可破城。
然破城后需设官治理,调兵驻防,纵使能吏亦需整日方妥。
此番军情紧急,须速克辽西与右北平接壤之边城,以作大军屯驻之所。
若逐一攻取辽西全境,恐难及时驰援公孙瓒应对韩馥进攻。
陈宫见主公犹豫,当即解释:"此战无须讲究兵法章法,只管率军猛攻即可。"
"命赤血铁骑各携两日粮草,破城后就地补给,**拒纳降将**。"
"稍事休整便继续进击。"
"如此既可轻装疾行,又能减少将士伤亡。"
"省却辎重运输与步卒行军时日,"
"这般算来,反比原计划更快抵达辽西最南端的海阳城。"
纵使赤血军再是精锐,若守军负隅顽抗,将士们仍须冒箭雨攀城攻坚。
敌军从城头推落滚石檑木,根本不与我军正面交锋。
即便赤血卫个个勇武过人,亦难免平白折损。
三国战事中,并非每座城池都可用计轻取。
谋略需天时地利配合。谋士唯有洞察全局,方能定计制胜。
然刘玄神勇无敌,更有惊世战甲加持,为陈宫打开了全新思路。
烽火连营,战旗猎猎。
"主公但率三军直取城门,待城楼将旗尽折,赤血卫自当断其后路。纵有余孽苟延残喘,然军心溃散之城,不过风中残烛尔。如此既可速定辽西,又可免将士枉送性命。"
刘玄闻言拍案而起:"妙哉!若依公台此计,莫说辽西郡,便是辽东属国千里山河,旬日间亦可尽入囊中!他日传扬出去,天下谋士当叹服公台神算。"
陈宫却面露赧色:"此非庙堂之谋,实乃险中求胜的宵小之计。古往今来,岂有遣主帅三番涉险的道理?若非主公神勇盖世..."
话音未落,刘玄已朗声大笑:"公台赤诚可昭日月。成大事者何拘俗礼?当今天下能取我性命者,不过五指之数。"
残阳如血,边境风啸。
辽西古道两侧,赤羽卫的甲胄泛着寒光。两骑踏尘而来,铁蹄在黄土上烙下深痕。
"报!辽西援军距此不足十里,步骑混杂约万余众。"
刘玄眸中精光闪动。万人大军,确已倾辽西之全力。想这乱世之中,能养四万兵马者已算雄主。他挥手间,三千赤血卫如潮水般隐入山林,弓弦绷紧之声不绝于耳。
此番布阵,骁骑尽藏。前番辽东之役,敌军丈八长矛折损良驹无数,至今思之犹觉心痛。汉家兵制,枪阵本是骑战克星。而今辽西急行军来援,必携重兵利器。若再令铁骑贸然突阵,恐重蹈覆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