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四年春,经过大半年的休整、扩军与深度整合,中华帝国这台战争机器再次发出了令人战栗的轰鸣。长江南岸,大军云集,粮秣如山,枪炮如林。经过血火淬炼的帝国陆军,不仅恢复了元气,规模更扩充至十二个整编师,兵力超过十五万,且装备更加精良,士气高昂至顶点。
柏凌云于武昌行辕发布北伐第二阶段作战令。这一次,不再是单一方向的猛攻,而是涵盖广阔战线的全面出击!
“柏凌岳!”
“臣在!”
“命你为北路军总指挥,统辖第一、第三、第五、第七,四个精锐师,出武胜关,沿平汉线方向,直取河南重镇信阳、驻马店,剑指郑州!你的任务是击破豫南清军主力,打开通往中原腹地的大门!”
“得令!”柏凌岳声如洪钟,眼中燃烧着渴望雪耻武昌之憾的战意。
“柏凌峰!”
“臣在!”
“命你为中路军总指挥,统辖第二、第四、第六师,并节制新整编之湖北降军一部,自武昌北渡,横扫鄂北孝感、随州、襄阳一线,清剿残敌,巩固侧翼,并伺机进入豫西南,策应北路主攻!”
“遵旨!”柏凌峰沉稳应诺。
“水师提督邓安邦、锦衣卫指挥使何三!”
“臣在!”
“命水师主力沿长江继续东下,掩护并运输第八、第九师,于九江、安庆方向择机登陆,威逼安徽!何三,着你的人全力策动皖北捻军旧部、淮河沿岸饥民起事,扰乱清军后方!”
“臣等领命!”
三路大军,如同三支巨大的箭头,蓄势待发,目标直指清廷在中原统治的核心区域。
战役伊始,帝**便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不再是单纯的猛冲猛打,而是将强大的武力与精准的政治攻势紧密结合。
北路军先锋部队刚入豫南,铺天盖地的传单便已通过侦查骑兵撒遍清军阵地和沿途城乡。传单上历数清廷苛政、官吏**,详述帝国“摊丁入亩、永不加赋”的新政,并明确宣告:“只惩首恶,胁从不同;迎王师者,即为顺民!”
与此同时,何三的锦衣卫早已将豫南、皖西等地清军布防、粮草囤积点、将领背景喜好等情报摸得一清二楚。柏凌岳的进军路线因此极其刁钻,专挑防务空虚、将领怯战之处猛击。
信阳城下,守将尚欲凭借城防抵抗,不料城内士绅早已被锦衣卫策反,夜间偷开城门,帝**一拥而入,守军顷刻溃散。驻马店守军听闻信阳失陷,又见帝**势大,竟不战而逃。
中路军在鄂北、豫西南的进展更为顺利。当地清军本就薄弱,且多为被帝国打怕了的残兵败将,闻风丧胆。帝**所到之处,几乎是武装行军。许多州县官员听闻帝**将至,早已准备好印信户籍,箪食壶浆于道旁,只求“归顺天朝,保全性命”。
东线水陆并进,声势浩大。水师炮舰轰击沿江炮台,陆军登陆后,在皖北活跃的捻军残部和饥民策应下,连克数城。安徽巡抚手足无措,省内兵力或被调往北方防御,或因守地方,难以组织有效抵抗。
清廷在河南、安徽的统治,如同被晒干的泥壳,在帝**这柄重锤面前,迅速土崩瓦解,纷纷脱落。各地传檄而定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帝**的进军速度。
然而,并非所有抵抗都已消失。
在北路军兵锋逼近豫中重镇漯河时,终于遭遇了像样的抵抗。驻守于此的是袁世凯北洋新军的一个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并得到了部分蒙古马队的支援。他们依托沙澧河布防,构筑了坚固的阵地。
柏凌岳尝试了一次强攻,被对方猛烈的机枪火力和骑兵侧翼突击击退,损失了不少人马。
“妈的,终于碰上硬点子了!”柏凌岳非但没有气馁,反而兴奋起来。他立刻改变战术,不再强攻,而是利用兵力优势,将漯河三面包围,留下北面缺口,并调集重炮,日夜不停地轰击敌军阵地。
同时,他再次祭出政治攻势。将劝降信射入城中,明确告知守军:帝国只追究袁世凯等顽固首脑,下级官兵只要放下武器,一律优待;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围困持续了五天。城内守军外无援兵(袁世凯主力正被直隶防务牵制),内无战心(持续炮击和劝降瓦解了士气)。最终,那位北洋标的统带在内外压力下,率部开城投降。
柏凌岳严格履行承诺,优待降兵,并将其与帝**隔离开来进行整训。漯河一下,通往郑州的道路便已畅通无阻。
至启元三年底,帝国三路大军已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北路军兵临郑州城下;中路军肃清鄂北豫西南,兵锋遥指南阳;东路军席卷皖西,兵临阜阳。中原大地,已大半落入帝国之手。清廷震动,惶惶不可终日,慈禧太后连夜召集群臣,商讨是“西狩”西安还是再次尝试求和。
柏凌云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插上的赤龙小旗,脸上并无太多喜色。他知道,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袁世凯的北洋主力尚未遭受重创,俄国、日本在东北的阴影愈发浓重,列强的态度也愈发微妙。
但此刻,帝国的兵锋正盛,民心归附。他下达了新的命令:
“各路大军,暂作休整,巩固占领区,消化胜利果实。明年开春,兵发直隶!”
中原的狂风,已然刮起,即将吹向那最后的堡垒——紫禁城。
(第十二章 终)
喜欢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请大家收藏:(064806.com)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