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十八年深秋,新京皇城笼罩在一片肃杀氛围中。武英殿内灯火通明,帝国最高统帅部的紧急会议已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皇帝柏凌云负手立于巨大的寰宇坤舆图前,目光如炬地扫过图上标注的各个热点地区。
陛下,锦衣卫都指挥使何三从阴影中踏前一步,声音阴冷而清晰,半个时辰前收到的密报。奥匈帝国第五、第七军团已完成在克罗地亚边境的集结,距离希腊边界不足五十里。更令人担忧的是,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已于昨日深夜悄然离开威廉港,去向不明。
首辅文履谦手持玉笏,忧心忡忡地补充:希腊首相维尼泽洛斯连续发来三封求援信,称德国大使已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希腊在二十四小时内驱逐塞尔维亚流亡政府,否则将视同宣战。据驻柏林武官密报,德皇威廉二世昨日在御前会议上宣称是时候彻底解决东方问题了
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侍卫长手持两份加密电文疾步入内:陛下,襄王殿下自柏林急电!西洋舰队李准提督急报!
柏凌云迅速展开电文,脸色愈发阴沉:凌川确认,柏林全城已进入战时管制,所有军校学员提前毕业分配。德皇特使正在罗马与意大利国王进行密谈。
海军都督萨镇冰接过第二封电文,面色凝重:李准报告,德国远东舰队昨日在阿拉伯海与我巡逻舰队发生对峙,最近时相距不足两链。对方甚至打开了炮衣,这是前所未有的挑衅行为。
看来,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柏凌云冷笑一声,大步走到地图前,传朕谕令!
就在命令即将发出之际,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浑身浴血的锦衣卫千户踉跄而入,单膝跪地:陛下!北疆急报!沙俄近卫军昨夜突袭我边境哨所,第十六师侦察营营长李振邦校尉率部血战殉国!俄军正在全线推进!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兵部尚书曹文翰立即出列:陛下,这是**裸的宣战!
柏凌云眼中寒光一闪,声音冰冷如铁:告诉凌岳,以血还血。第六军段祺瑞部立即前移至鄂木斯克,第七军冯国璋部增援贝加尔湖防线,第八军马啸川部蒙古骑兵师向西机动。朕授权武王,可越过边境追击,务必全歼来犯之敌!
致靖王柏凌锐:东方战区进入最高战备!东洋舰队刘冠雄部前出至特鲁克环礁,南洋舰队邓绍忠部主力集结星洲。第一军邓安邦部加强澳洲防务,第二军宋占彪部做好跨海作战准备!
致定王柏凌峰:西方战区进入最高战备!西洋舰队李准部控制霍尔木兹海峡,与波斯军队建立联合指挥部。第三军赵守诚部驻防印度西北边境,第四军何雄部、第五军王士珍部随时准备西进!
一道道命令化作加密电波,飞向万里之外的前线。武英殿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每个人都明白,战争的脚步已经近在咫尺。
清晨时分,新京中心广场上人头攒动。初升的朝阳给巍峨的承天门披上金色光辉,但今日这里没有往日的祥和,只有冲天的肃杀之气。
帝国陆军最精锐的部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崭新的启元十七年式步枪在晨曦中闪烁着冷冽的寒光。重型榴弹炮庞大的身躯在牵引车的拖曳下缓缓通过广场,履带碾过青石路面发出沉重的轰鸣。更引人注目的是那几辆覆盖着迷彩的启元式战车,它们钢铁的身躯和粗短的炮管,向世人展示着帝国陆军的最新利刃。
突然,天空中传来引擎的轰鸣声。帝国陆军航空队的机群以严整的队形低空掠过,双翼上的赤龙徽记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传单如雪片般洒落,上面印着皇帝的亲笔题词:帝国荣耀,在此一战!
皇帝柏凌云出现在承天门城楼上,他身着特制的元帅礼服,腰佩象征着最高统帅权的御剑。他没有发表长篇演说,而是举起右臂,声音如同惊雷般滚过整个广场:
敌人,已经亮出了獠牙!
帝国,已退无可退!
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帝国万岁!陛下万岁!数十万军民齐声高呼,声浪震天动地,连城墙上的砖石都在微微颤动。这呼喊声中既有对战争的忧虑,更有保卫家园的决心。
就在阅兵式进行到**时,意外发生了。观礼台左侧突然传来爆炸声,浓烟顿时弥漫开来。锦衣卫立即组成人墙护住皇帝,何三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柏凌云身侧。
陛下,是德国特务的炸弹。何三低声道,已经制服三名刺客,还有一人在逃。
柏凌云面不改色,反而提高声音:看吧!这就是敌人的手段!他们不敢在战场上与我们正面交锋,只能用这种卑劣的行径!
这番话更加激起了民众的愤怒,血债血偿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阅兵式一结束,首辅文履谦立即在武英殿偏殿召集紧急联席会议。内阁九卿、大都督府主要将领、六部尚书及侍郎齐聚一堂。按照皇帝特旨,十岁的太子柏继明在帝师和锦衣卫的护卫下出席观摩。年幼的太子身着杏黄色常服,安静地坐在文履谦下首,专注地倾听着这场关乎帝国命运的讨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