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的越野车陷进泥里时,最后一丝天光正被乌云吞掉。
“操,这破导航!”副驾的小杨猛拍仪表盘,屏幕上的路线早已变成一片乱码,只有“黑石山风景区”几个字还亮着,像颗嵌在黑暗里的獠牙。后座的老周推了推老花镜,指着窗外模糊的轮廓:“别骂了,前面好像有个护林站,先去借宿一晚。”
车轮碾过碎石路的声音格外刺耳,林野握着方向盘的手沁出冷汗。他们三个是市地质局的研究员,老王是本地向导,本来说好天黑前能到观测点,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困在了这片荒山里。
护林站比想象中更破败,红砖墙爬满青苔,窗户玻璃碎了大半,只有门口挂着的“护林防火”木牌还算完整。老王率先下车,敲了敲掉漆的铁门:“有人吗?我们是地质队的,想借个地方避雨。”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着军大衣的老头探出头,脸皱得像块晒干的橘子皮。“进来吧,别在外面待着,夜里风大。”老头声音沙哑,正是护林站的值班员老周。和他们队里的老周同名,这巧合让林野心里莫名一沉。
护林站里只有一间大通铺,墙角堆着劈好的木柴。老周(护林员)把他们领进屋子,转身去生火,火苗“噼啪”舔舐着柴薪,映得墙上的影子忽明忽暗。“你们是来查石头的?”老周突然开口,目光落在林野背包上露出的地质锤上。
“对,观测黑石山的岩层结构。”队里的老周推了推眼镜,“大爷,您知道这附近有什么特别的石头吗?”
老周的动作顿了顿,火苗映在他眼底,像两团跳动的鬼火:“特别的石头?夜里别出去就行,尤其是别靠近东边的火堆。”
这话没头没尾,小杨刚想追问,门又被推开了。老王浑身湿透地跑进来,手里攥着块巴掌大的石头,石头表面泛着青黑色的光泽,纹路像极了人的血管。“你们看这个!在门口捡的,质地特别奇怪,密度比普通岩石高三倍。”
林野接过石头,指尖传来一阵刺骨的凉意,明明是刚从外面捡来的,却像冰一样冷。“先放桌上吧,明天带回实验室分析。”他把石头放在火堆旁的木桌上,转身去整理背包。
晚饭是馒头就咸菜,几个人吃得沉默。护林员老周吃完就坐在角落抽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显得格外模糊。“大爷,您刚才说的东边火堆是什么?”小杨忍不住问。
老周猛吸了口烟,烟蒂在黑暗里亮了一下:“以前有个护林员,夜里在东边生火,结果第二天被发现烧死在火堆旁,身边的石头都被烧得通红,还在火堆里转圈。”
“转圈?石头怎么会转圈?”小杨笑出声,觉得这是老人编的鬼故事。但林野注意到,队里的老周脸色变了,老王也攥紧了拳头,眼神有些闪躲。
夜里,林野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不是风声,也不是虫鸣,像是有东西在地上摩擦,“沙沙”的,格外刺耳。他睁开眼,火堆已经变成了一堆炭火,只有零星几点火星还亮着。
然后,他看见那块青黑色的石头动了。
它从木桌上滚下来,落在火堆旁的灰烬里,像有生命似的,慢慢朝着炭火的方向移动。石头表面的纹路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绿光,每移动一下,灰烬里就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像蛇爬过的轨迹。
林野的心脏差点跳出嗓子眼,他不敢出声,只能死死盯着那块石头。石头停在炭火旁,被余温烤得微微发烫,表面的纹路开始扭曲,像是在呼吸。突然,它猛地转向,朝着大通铺的方向滚来。
“谁?!”队里的老周突然坐起来,手里攥着地质锤。他的动静惊醒了小杨和老王,小杨揉着眼睛骂道:“吵什么啊,大半夜的”话没说完,他就看见了地上滚动的石头,声音瞬间卡在喉咙里。
石头停在老王脚边,老王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像是见了鬼。“是它……是黑石山的‘活石’……”他声音发颤,往后缩了缩脚。
“活石?”林野追问,手里的手电筒照在石头上,光线里能看见石头表面的纹路在缓慢蠕动,像是有无数细小的虫子在里面爬。
老王咽了口唾沫,终于说了实话:“我以前带过一支考察队,也是来黑石山,他们也捡过这种石头。结果夜里,石头在火堆旁转圈,转着转着,就把其中一个人的脚腕缠住了……”他的声音发抖,“那石头像有吸力似的,把人往火堆里拖,我们拉都拉不住,最后那个人被活活烧死,石头却不见了。”
小杨听得头皮发麻:“你骗人!石头怎么会缠人?”
“我没骗你们!”老王突然激动起来,指着石头,“你们看它的纹路,像不像人的血管?这石头里裹着人的骨头!黑石山以前是乱葬岗,日本人当年在这里杀了好多人,尸体扔在山里,时间长了,骨头和石头长在了一起!”
护林员老周这时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个铁盆,盆里装着水。“别碰它,用水泼。”他把盆递给林野,“活石怕水,一沾水就不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