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溪居的日子,柴米油盐,烟火气十足。
沈言彻底爱上了这种“当家做主”的感觉,尤其热衷于掌管家中“财政大权”——萧彻的钱袋。
原因无他。
前日沈言心血来潮,跟着萧彻和王德海去苏城最大的菜市“体察民情”。
结果这位习惯了挥金如土的帝王,看见一个老农筐里水灵灵的白萝卜,觉得甚是喜人,问也不问价格,随手就从鼓囊囊的钱袋里摸出一块足有二三两的碎银子递了过去,吓得那老农手足无措,连连摆手说“找不开找不开”。
最后还是沈言眼疾手快,掏出三枚铜钱付了账,又好说歹说才把银子塞回萧彻手里。
昨日更甚,买把青菜,摊主说五文,萧彻直接给了一小块银角子,惊得摊主差点跪下喊“贵人”。
沈言在旁边看得眼皮直跳,深刻认识到让这位爷自己揣钱出门是多么危险的事情——不是怕他吃亏,是怕他把整个菜市都“买”下来,更怕露了富被有心人盯上。
于是乎,萧家“财政大臣”沈言同志当机立断,在当晚萧彻沐浴时,果断“收缴”了他那个沉甸甸的、装满金银的钱袋,换上一个自己亲手缝制、小巧玲珑的素色布袋子。
“以后家用开支,由我掌管。”沈言晃了晃手里沉甸甸的战利品,一脸严肃,“你呢只需负责出力即可。”
萧彻对此毫无异议,甚至觉得沈言这副“管家婆”的小模样格外生动有趣。
他擦着湿发,从善如流地点头:“好,都听你的。”
这日午后,沈言在厨房清理早上买的鲜鱼,准备晚膳。
看看天色,估摸着该去买些新鲜时蔬了。
他擦干手,走到在院中树下看书的萧彻身边,将那个素色小布袋塞进他手里,里面叮当作响,是数好的十五枚铜钱。
“萧彻,劳烦跑一趟菜市,买些嫩丝瓜、毛豆角,再割半斤五花肉。”沈言交代得清清楚楚,末了还拍了拍萧彻的肩膀,语重心长,“记住,问清价格,数好铜钱,不要再当散财童子了。”
萧彻失笑,放下书卷,将小钱袋揣进怀里:“遵命,管家大人。”他起身,叫上在廊下打盹的王德海,“老王,随我去一趟。”
王德海连忙应声跟上。
两人出了枕溪居,沿着青石板路,朝离得不远的菜市走去。
菜市正是热闹的时候,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萧彻牢记“管家大人”的叮嘱,在一个菜摊前仔细问了丝瓜和毛豆的价格,又去肉案割了半斤上好的五花肉,十五文钱花得精打细算,一文不多,一文不少。
王德海提着菜篮子跟在后面,看着自家陛下认真数铜钱的样子,憋笑憋得辛苦。
买好东西,两人正准备打道回府。
刚走到菜市口连接玉带河的青石桥边,就听见前面传来一阵惊慌失措的尖叫和喧哗!
“有人落水了!” “快救人啊!” “是个姑娘!谁会水啊!”
只见桥下的河水中,一个穿着浅碧色衣裙的身影正在挣扎扑腾,水花四溅,显然水性不佳,眼看就要沉下去。
岸边围了不少人,指指点点,焦急呼喊,却无人敢下水。
一来水流有些急,二来那落水的是个年轻女子,众目睽睽之下,贸然下水救人,恐惹来非议。
萧彻眉头一皱,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将手中的肉和菜往王德海怀里一塞,同时低喝一声:“拿着!”话音未落,人已如离弦之箭般冲到桥边,纵身一跃,“噗通”一声扎进了冰冷的河水中!
他水性极好,动作迅捷有力,几下便游到那女子身边。
那女子已呛了水,意识模糊,胡乱挣扎。
萧彻避开她的抓挠,从背后托住她的腋下,稳住她的身体,带着她奋力向岸边游去。
岸上众人见有人下水救人,纷纷松了口气,七手八脚地帮忙。很快,萧彻便将那女子拖上了岸。
女子浑身湿透,双目紧闭,已然昏迷。
“阿秀!我的阿秀啊!”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体面、像是富商模样的中年男人带着两个家丁模样的人哭喊着拨开人群冲了过来,扑到昏迷的女子身边,又是掐人中又是呼唤。
萧彻浑身湿透,水珠顺着额发往下滴,他喘了口气,正欲起身离开。
那富商却猛地抬起头,一把抓住了萧彻湿漉漉的衣袖,脸上悲愤交加,指着萧彻大声嚷嚷:“是你!是你把我女儿推下水的!光天化日,轻薄不成,竟敢谋害人命!来人啊!把他给我抓住!”
那两个家丁闻言就要上前扭住萧彻!
“放肆!”王德海又惊又怒,提着菜篮子就冲了过来,用身体挡在萧彻面前,对着那富商怒目而视,“你这人好生不讲理!我家公子好心救你女儿上岸,你竟敢血口喷人!岸上这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呢!分明是你女儿自己失足落水!”
“就是就是!这位公子是跳下去救人的!” “我们都看见了!” “你这人怎么恩将仇报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