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烙印与誓言
隔离室的空气仿佛凝固,只有生命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证明着时间并未停滞。顾锦城的手掌,带着重伤初愈后的虚软和浸入骨髓的凉意,却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道紧紧包裹着宋墨涵的手指。那力道,并非全盛时期的刚猛,而是倾注了此刻残存的所有生命力,一种源于意志本身的坚定。对宋墨涵而言,他指尖传来的、微弱却真实的温热,是她在这场与未知能量的无声角力中,确认自己并非徒劳,确认他真正从意识深渊“归来”的唯一坐标。冰冷的仪器屏幕在一旁无声滚动着数据,幽蓝的光芒映照着两人——他们刚刚在生死的钢丝上,交换了超越言语的承诺。
良久,宋墨涵才极轻地动了一下被攥紧的手指,声音里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哽咽,但她迅速用职业性的平静将其覆盖:“你先放手,我需要检查你的生命体征。过度的情绪波动对你现在的神经恢复没好处。”她不能放任自己沉溺,医生的职责像一道清醒的闸门,约束着内心翻涌的情感。
顾锦城深深地凝视着她,那目光锐利而专注,仿佛穿透了表象,要将她的灵魂轮廓一丝不苟地镌刻进自己的生命轨迹。片刻后,他才依言,缓缓地、几乎带着留恋地松开了手。指尖分离的刹那,一丝微妙的空虚感在两人之间蔓延,然而,一种更深层次、无形的纽带,却已在此刻牢牢系紧,坚不可摧。
宋墨涵迅速转身,借由调整监护仪参数的动作,掩饰着胸腔里尚未平息的惊涛骇浪。屏幕上,顾锦城的心率和血压因为刚才的情绪波动出现了短暂的峰值,此刻正缓慢回落,但那个刺眼的数字——神经同步率百分之八十七点三——依旧顽固地定格在那里,像一柄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危机远未解除。
“看来,顾队长的求生意志,以及……某些其他方面的意志,比我们最初预估的要强大得多。”她背对着他,声音已经恢复了往常的冷静分析,只有那白皙耳廓上未能及时褪去的一抹淡红,悄悄泄露了方才的真实心境。
顾锦城靠在自动升起的病床上,目光始终追随着她看似忙碌的背影,唇角牵起一个极淡、却无比真实的笑意,驱散了些许眉宇间的虚弱。“因为找到了必须活下去的理由。”他低声道,嗓音虽因久未使用而沙哑,却透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踏实,以及明确的指向性。
就在这时,隔离室的气密门发出轻微的泄压声,再次滑开。进来的是脸上洋溢着纯粹喜悦的林悦,以及一位肩章显示上校军衔、面容刚毅、步履沉稳的中年军官——特遣队副队长高震。林悦的欣喜几乎要满溢出来,而高震虽一如既往地沉着,但看向顾锦城时,眼中那份深切的关切与如释重负,同样清晰可见。
“老大!你总算醒了!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对劲?”林悦几步就跨到床边,声音里充满了活力,试图用这种热情驱散房间内残留的凝重。
“死不了。”顾锦城言简意赅,目光与高震短暂交汇,彼此交换了一个无需言语的眼神,那是历经生死考验的战友之间才有的默契与信任。
高震上前一步,身体挺直,以标准的汇报姿态沉声道:“队长,遗迹入口已按照最高警戒标准完成封锁,内外三层防御圈已部署完毕。所有参与此次‘深潜’行动的人员,包括外围支援,均已接受三轮交叉检查和初步心理评估,目前暂无异常精神或生理污染报告。指挥部正在等待你的详细行动报告,以便进行后续风险评估和战略调整。”
顾锦城的神色瞬间收敛,切换回那个在战场上令行禁止、在任务中洞若观火的指挥官模式。他微微蹙眉,似乎在努力梳理那些混乱的记忆碎片:“我稍后会提交初步报告。核心区域的情况……很复杂。能量场极不稳定,我接触到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化的,难以构成连贯逻辑。但可以确定,‘烙印’和‘共鸣’是两个核心关键词。那座遗迹……它不像一个单纯的死物,更像是在进行某种……筛选,或者,它在等待特定的‘钥匙’或‘对象’。”
他简要描述了在核心区域被狂暴能量流冲击的感受,那些涌入脑海却无法立刻解读的庞杂信息流,以及最后关头,如何紧紧抓住宋墨涵通过精神链接传来的、清晰而稳定的声音,以此作为灯塔,强行挣脱漩涡回归。当提及“烙印”时,他下意识地抬手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那里并无物理伤痕,但一种深植于意识层面的异物感,却挥之不去。
高震迅速在随身终端上记录着关键信息,眉头越锁越紧:“筛选?等待?这听起来,比我们之前假设的‘远古文明遗物’或‘自然能量聚合体’要更具……目的性,甚至可以说,具有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活性’。”
“是的,”顾锦城肯定道,眼神凝重,“它绝非被动存在。我甚至感觉,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识’的,至少是一种基于复杂能量规则的反应机制。赵将军那边有什么明确指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