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者一号”的维修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苏芸和她率领的技术团队,如同最高效的工蚁,在舰体内部编织着新的能量脉络。霍震岳则在战术模拟室中,一遍又一遍地推演着与荒牙族可能发生的遭遇战,试图找出克制对方位面侵蚀射线的最优解。
而林夜,则迎来了他成为“播种者”后,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他并未沉浸在战胜强敌的喜悦或对“观察者”的恐惧中,而是选择将自己关在房间内,与那枚温润的“火种密钥”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艾莉娅作为他最信赖的副手与知己,时常在一旁静静守护,她能感受到林夜的意识正沉浸在一个浩瀚无垠的、由纯粹信息构成的海洋里。
那段来自“起源星图”碎片的文明兴衰史,如同一部最宏伟、最悲壮的宇宙纪录片,在林夜的识海中反复播放。
从情感极端文明因过度绽放而自我焚毁,到理性极致文明因逻辑闭环而陷入死寂,再到铁血星河帝国这条折中道路的最终倾覆……每一个案例都像一柄重锤,敲击着他对于“力量”与“文明”的固有认知。
“原来,我们之前的战斗方式,都太‘野蛮’了。”林夜缓缓睁开眼,眼中混沌星云的旋转变得平稳而富有韵律,“无论是用蛮力摧毁敌人,还是用绝对秩序进行格式化,本质上,都是在用一种极端去对抗另一种极端。这恰恰落入了‘观察者’的剧本,是在用我们的手,为文明的墓碑添砖加瓦。”
艾莉娅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轻声问道:“那你认为,真正的‘第三条道路’,该如何走?”
“不是摧毁,也不是格式化。”林夜接过茶杯,指尖感受着温暖的传递,“是引导。是像园丁一样,为种子提供阳光、水分和土壤,而不是拔苗助长,也不是用玻璃罩将它与风雨隔绝。我们要做的,是在尊重其自身演化规律的前提下,给予其必要的庇护与启迪,让它有能力自己去面对风雨,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这番话,让艾莉娅豁然开朗。她终于明白,为什么铁血星河帝国会将林夜这样的“有机生命体”视为“变量”与希望。因为他们自身已经僵化在逻辑的桎梏中,无法理解这种充满弹性与可能性的“引导”之道。
就在此时,刺耳的警报声再次响起,但这次并非战斗预警。
“报告龙首!苏芸博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信号源!”通讯官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在距离我们当前航线三百光年外的一颗G型主序星系,编号为‘盖亚-7’的行星上,检测到了强烈的、非自然的能量波动。初步判断,是一个原生文明,但他们的科技树……似乎走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岔路口。”
林夜立刻起身:“什么情况?”
“他们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甚至开始尝试小规模的戴森云工程,但他们的能量获取方式,是建立在对行星地核进行掠夺性抽取之上。”苏芸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房间里,神情凝重,“这会导致剧烈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系统崩溃。他们的文明,正在用一种自杀式的方式,追求力量的巅峰。按照目前的轨迹,他们会在一百个标准年内自我毁灭。”
一个活生生的、正在重蹈覆辙的文明样本,就这么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这或许是……我们的第一个考验。”林夜的目光变得深邃,“我们不去扮演上帝,也不做冷酷的旁观者。我们就以‘播种者’的身份,去进行一次‘引导’。”
他召集了核心团队。霍震岳、贞德、暴熊王、苏芸、艾莉娅,悉数到场。
“我们的目标,是盖亚-7行星。”林夜站在全息星图前,手指点在那颗蔚蓝色的星球上,“我们的任务,不是帮助他们抵御外敌,也不是直接给予他们超越现有水平的科技。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自己意识到,他们所选择的道路是错误的,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更优的可能性。”
“如何引导?”霍震岳问道,他习惯了正面解决问题。
“制造一个‘变量’。”林夜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一个他们无法理解,无法用现有逻辑解释,却又真实存在的‘变量’。”
他开始布置任务,每一个人的角色都清晰明确。
“苏芸,”林夜看向她,“你需要黑入他们的全球网络,不是为了窃取信息,而是为了‘播种’一段信息。一段关于‘可持续发展’、‘生态共生’的基础理论模型。不要留下任何痕迹,就像一个凭空出现的、来自宇宙深处的‘灵感’。”
“明白。”苏芸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对她来说,是一场最顶级的黑客艺术。
“贞德,”林夜转向她,“你的任务,是在他们的上空,制造一个短暂但足够震撼的‘神迹’。不需要毁天灭地,只需要在他们的卫星轨道上,用圣光构筑一个巨大而美丽的、代表‘和谐’与‘平衡’的几何图案。让他们在仰望星空时,感受到一种来自更高维度的、无声的警示与启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