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放走张让等人后,大将军府的议事厅里,气氛格外沉闷。
袁绍将手中的佩剑重重地拍在桌上,剑穗上的铜铃发出刺耳的声响:“将军,你今日放过张让等人,他日他们必在太后面前谗言,谋害将军。”
何进坐在主位上,手中端着茶杯,却没有喝。
他看着杯中晃动的茶水,皱着眉头:“太后求情,我怎能不给她面子?
再说,张让等人不过是些宦官,没了蹇硕,他们翻不起什么大浪。”
“将军错了!”
陈琳站起身,手中的竹简重重地落在桌上,“十常侍掌权多年,党羽遍布朝野,若不除之,必成大祸。
当年窦武欲除宦官,就是因为犹豫不决,最终反被宦官所杀。
将军难道要重蹈覆辙吗?”
何进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再劝了!我自有主张。”
众臣见何进不听劝,只得纷纷退下。
袁绍走出大将军府,仰天长叹:“何进优柔寡断,早晚必败,大汉的江山,恐怕要毁在他手里了。”
而宫中,张让、段珪等人回到各自的宫殿后,立刻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段珪坐在椅子上,手中端着茶杯,却气得浑身发抖:“何进今日放过我们,不过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他日他站稳脚跟,必除我们。”
张让冷笑一声,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怕什么?我们还有董太后这张牌。
董太后想立刘协为帝,与何进是死对头,我们只要联合董太后,何进就不敢动我们。”
众人纷纷点头,张让立刻带着重礼,前往董太后的宫殿。
董太后正因灵帝立刘辩为帝之事不满,见张让前来,立刻请他入座。
“太后。”
张让将一个装满黄金的锦盒放在桌上,“何进手握兵权,若不除他,刘协殿下永无出头之日。
老奴有一计,可助太后掌控朝政。”
董太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哦?你有什么计策?”
“太后可明日在宫中设朝,亲自降旨,封刘协为陈留王,封太后的弟弟董重为骠骑将军,掌管部分禁军。
再任命老奴等人重新执掌朝政,这样一来,何进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张让低声道。
董太后大喜,立刻答应:“好!就按你说的办,明日我就设朝。”
次日,董太后在宫中设朝,亲自降旨。
封刘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段珪等人重新执掌尚书台,处理朝政。
何太后得知后,气得浑身发抖。
她在宫中设宴,邀请董太后来赴席,想要劝说董太后放弃权力。
宴席上,宫女们端上精致的菜肴,酒壶里倒出醇香的美酒,可两人都无心品尝。
酒过三巡,何太后站起身,举杯对着董太后道:“姐姐,我们都是女子,当深居宫中,抚养皇子,不插手政事。
当年吕后掌权,结果全家数百口被杀,姐姐难道忘了吗?”
董太后冷笑一声,将酒杯重重地放在桌上:“你毒死王美人,还敢教训我?
你兄长何进不过是个杀猪屠夫,也配执掌朝政?
只要我一声令下,董重的兵马就能砍了他的头。”
“你敢辱我兄长。”
何太后怒拍桌子,酒杯摔在地上,碎成两半。
酒液洒在地上,浸湿了她的裙摆。
张让等人赶紧上前劝解,将两人扶回各自的宫殿。
何太后回到寝宫,立刻让人去召何进入宫。
何进接到消息,连夜赶到宫中。
何太后将宴席上的事情告诉了他,何进听后,勃然大怒:“董太后竟敢如此放肆,我必除之。”
他连夜召集三公大臣,商议对策。
次日一早,司徒丁宫上奏弹劾董太后,称她“本为藩王妃子,非正宫太后,不宜久居宫中干预朝政”,请将她迁往河间老宅。
灵帝刚死,新帝年幼,何进又手握兵权,朝臣们不敢反对,诏书很快就下来了。
何进派五千士兵护送董太后出宫,又派三千士兵包围了董重的府第,索要官印。
董重知道大势已去,他站在府中的大堂里,看着墙上挂着的家族画像,眼中满是绝望。
“我董家世代忠良,今日却要落得如此下场……”
他拔出佩剑,想要反抗,却被冲进来的士兵拦住。
董重看着士兵们冰冷的眼神,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他举起佩剑,自刎而死。
张让等人见董太后失势,董重自杀,吓得魂不附体。
他们知道,何进接下来就要对付他们了。
张让立刻召集其他宦官,商议对策。
“何进心狠手辣,我们若不先下手,必遭毒手。”
段珪道:“何进的弟弟何苗贪财,母亲舞阳君也爱珠宝,我们可多送些金银珠宝,让他们在太后面前为我们说好话。”
张让点头,立刻让人准备重礼,送往何苗和舞阳君的府中。
何苗得了黄金万两,舞阳君得了十串明珠项链,果然在何太后面前为十常侍说好话:“姐姐,张让等人并无大错,不过是想活下去罢了,兄长若赶尽杀绝,恐会引起朝臣不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