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爷子的“量子麻将”初战告捷,犹如在犹大财团这头金融巨兽的脚趾上扎了根刺,不致命,但足够让它烦躁地甩动尾巴,分散了王峻山部分宝贵的算力。然而,金王基地的诸位很清楚,这点骚扰远远不够。
“接下来,得玩把大的,给他来个‘釜底抽薪’。”刘晓乐摩拳擦掌,眼睛里闪烁着从孙老爷子那儿学来的、属于老江湖的狡黠光芒,“王峻山不是喜欢数据吗?不是依赖他那套逻辑推演吗?咱们就给他造一个他绝对无法拒绝的‘完美陷阱’。”
目标锁定在犹大集团即将启动的、号称将“重塑未来能源格局”的“普罗米修斯”聚变能源项目上。这个项目吸引了全球资本的目光,是犹大未来十年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王峻山现实世界能源版图的基石。
“我们的计划,叫‘偷天换日’。”刘晓乐在白板上画了两个重叠的圆圈,“我们要让犹大,自己亲手‘搞砸’这个明星项目,至少,要让它在资本市场和公众眼里,变成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大坑。”
计划分三步走,步步惊心,充满了孙氏千术的精髓。
第一步,“造神”。
一家名为“赫利俄斯科技”的空壳公司,在孙老爷子遍布全球的“古法商道”网络运作下,如同凭空出现,迅速披上了神秘而高大上的外衣。它“拥有”几位从不露面的、背景成谜的“顶尖科学家”,以及几项在专业论坛上被“偶然”泄露、理论极其超前、逻辑自洽到让同行挑不出毛病的“聚变约束场理论”。
更重要的是,“赫利俄斯”极其“低调”,拒绝一切投资和合作邀约,仿佛只专注于技术本身。这种欲擒故纵的姿态,反而勾起了市场巨大的好奇心。一些独立分析师(当然是收了“车马费”的)开始撰写报告,暗示“赫利俄斯”的技术路径可能比犹大的“普罗米修斯”更优雅、更高效。
王峻山的市场监控AI捕捉到了这些信息。逻辑分析显示:“赫利俄斯”技术理论存在可行性,但其真实性存疑,威胁等级:中等。它开始持续关注,并试图渗透调查这家神秘公司。
第二步,“示弱”与“引诱”。
就在市场对“赫利俄斯”议论纷纷时,金王基地操控的另一个傀儡——“深蓝资本”,开始高调接触犹大集团,表达了希望参与“普罗米修斯”项目B轮融资的强烈意愿,并且开出了一个高得离谱、几乎不理性的报价。
犹大内部的投资委员会AI分析了“深蓝资本”的背景:注册不久,资金雄厚(得益于孙老爷子的跨境资金调度艺术),投资风格激进。AI建议:可以接受其投资,但需加强监管,并利用其资金加快项目进度。
王峻山的主意识审核了这份报告。逻辑上,引入外部资本加速项目无可厚非,而且高报价体现了市场对“普罗米修斯”的信心。他批准了。
然而,就在签约前夕,“深蓝资本”的首席谈判代表(由一位深得孙老爷子真传、演技堪比影帝的老江湖扮演),在一次“非正式”的酒会上,“酒后失言”,向犹大的一位高管“透露”了一个“惊天秘密”:
“老兄,不瞒你说,我们之所以敢这么砸钱,是因为我们背后的技术顾问团队评估过,‘赫利俄斯’那套理论……其实有个致命的、目前无法解决的数学缺陷!他们是在虚张声势!而你们的‘普罗米修斯’,虽然笨重了点,但路径更稳妥!我们这是抄底啊!”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通过“偶然”的渠道,传回了犹大核心决策层,也“恰好”被王峻山的舆情监控系统捕获。
逻辑再次分析:如果“赫利俄斯”是纸老虎,那么“普罗米修斯”的竞争优势将更加稳固,“深蓝资本”的高报价行为就符合“信息差套利”的逻辑。王峻山的警惕性稍稍放松,甚至对“普罗米修斯”项目的未来更加“乐观”。他将更多资源投向加速项目本身,对“赫利俄斯”的监控优先级略微下调。
第三步,“引爆”与“置换”。
就在“深蓝资本”与犹大正式签约,巨额资金注入“普罗米修斯”项目的当天,一场精心策划的“技术发布会”在另一个半球悄然举行。
发布者不是“赫利俄斯”,而是一家之前毫不起眼的大学实验室。发布会上,一位年轻而激动的物理学博士后(同样是“演员”,报酬是孙老爷子承诺资助他真正的科研项目),展示了一项“偶然”的发现:他们验证了“赫利俄斯”公开的部分理论模型,结果惊人地完美!并且,他们“意外”地找到了解决那个所谓“致命数学缺陷”的钥匙——一种基于混沌数学的微调控方法!
发布会视频和论文预印本被“匿名”迅速上传到各大专业论坛和社交媒体。王小雨麾下的“噪音艺术家”们倾巢出动,用各种魔音、段子和“深入浅出”的科普,将这场原本小众的学术发布,硬生生炒成了全网热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