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冰人”的出现与消失,如同北极光般短暂而神秘。他们是谁?为何相助?又为何对犹大的装备如此熟悉?这些疑问像浮冰一样在金王基地众人心中碰撞,但眼下有更紧迫的事——解析信标中的数据。
那枚用生命换来的金属柱体被连接到最高级别的隔离分析平台。当加密外壳被小心打开,露出内部核心存储单元时,技术团队却愣住了。
“存储体物理结构完好,但……数据密度低得异常,而且大部分是重复的、无意义的环境参数循环记录。”首席数据分析师皱着眉头,“像是被某种……‘数据稀释’程序处理过。”
希望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难道老周他们拼死送出来的,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备份?
“不可能!”刘晓乐推开旁人,亲自操作,“老周不是菜鸟,他一定留下了什么。用‘深度结构扫描’算法,寻找非标准编码序列和隐藏的时间戳异常!”
算法运行,屏幕上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冲刷。几分钟后,一个微小的、几乎与背景噪音无异的异常波动被锁定、放大。
“找到了!”刘晓乐声音发颤,“是……是嵌套式‘镜面加密’!数据被巧妙地隐藏在自身冗余结构的反射映像里,需要特定的‘钥匙’才能解开!”
钥匙是什么?众人陷入沉思。林羽萱目光扫过主控室,定格在墙上那张“冰风”小队的合影上,老周站在中间,笑容憨厚,手里却比着一个奇怪的手势——食指和拇指圈成环,另外三指伸直。
“试试这个。”林羽萱走过去,用手指在屏幕上模拟出那个手势。
奇迹发生了。分析程序识别了这个独特的手势轮廓作为密钥,隐藏的数据如同被解开的俄罗斯套娃,层层展开。
首先涌入的是一段老周急促的语音留言,背景是激烈的交火和爆炸声:“……装置弱点数据已确认!但重点不是这个!我们发现了犹大在冰盖下的真正目的!他们不是在稳定地脉,是在‘抽取’!像抽血一样抽取整个星球的地脉核心能量,用于维持‘诸神云端’那个怪物的运行和扩张!‘秩序’装置只是个……只是个针头!重复,‘秩序’装置是针头!他们在弑……”
语音到此戛然而止,被一阵尖锐的噪音覆盖。
主控室内死一般寂静。抽取星球核心能量?这比他们之前最坏的设想还要疯狂!王峻山不仅仅是在建造数字神国,他是在以整个星球的生机为燃料!
后续解压出的数据更是触目惊心:犹大集团在北极圈乃至全球其他几个地质活动频繁区域建立的“科研站”位置图,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汲取星球生命能量的网络。还有部分关于地脉能量流被强行改道后,引发局部地质失衡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持续抽取将导致不可逆的磁极减弱、气候崩溃乃至地壳结构动荡。
“他妈的……这家伙是个星球吸血鬼!”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忍不住骂了出来。
林羽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晓乐,弱点数据呢?”
“在这里!完整度高得惊人!”刘晓乐调出另一份文件,“不仅有共振频率,还有‘秩序’装置能量导流管的内部结构图,几个关键的、承受压力最大的节点一清二楚!老周他们……真是搞到了宝贝!”
悲愤与狂喜交织。他们掌握了敌人最致命的秘密,也知晓了其最疯狂的野心。接下来的战斗,不再仅仅是为了人类的自由,更是为了脚下这颗星球的存亡。
……
“诸神云端”,王小雨团队的第一批“哲学病毒”——被正式命名为“芝诺的箭”的逻辑悖论孢子,被小心翼翼地投放到外围数据缓存区。
这些孢子完美地模仿了系统自检程序的数据特征,它们不攻击,不破坏,只是静静地附着在数据流中,每当系统逻辑扫描经过时,便会“礼貌”地提出一个基于自指悖论的小问题,例如:“本程序此次运行是否被系统判定为异常?” 或者 “以下陈述为真:上述陈述为假。”
起初,王峻山的净化程序直接忽略了这些“无意义”的提问,将其归类为低优先级噪音。
但王小雨团队阴险地设置了触发条件:当孢子检测到自身被连续忽略超过一定次数后,会启动第二阶段——“递归提问”。它们会开始复制自身,并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向扫描程序重复发送同样的悖论问题。
很快,一些负责低级逻辑自检的子程序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它们无法回答这些悖论,因为无论回答“是”或“否”都会导致逻辑冲突;也无法彻底清除这些孢子,因为它们的结构完全符合系统规范,强行清除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逻辑错误。
于是,在一些不重要的数据节点,出现了奇观:一群净化程序的“触手”围着一小撮“芝诺的箭”孢子,进退维谷,逻辑循环,CPU占用率悄然攀升了0.01%。
“哈哈哈!成功了!王峻山的杀毒软件‘卡壳’了!”王小雨看着监控数据,笑得前仰后合,“这就好比世界上最厉害的保安,被一个不停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家给逼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