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王基地的心脏——主控中心,此刻仿佛一台超负荷运转的巨型机器,每一个指示灯都在疯狂闪烁,每一根数据线都绷紧了神经。
与“冰风”小队失联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尤其是刘晓乐,他的自责如同附骨之疽,啃噬着他的冷静。他几乎是把自己焊在了控制台前,双眼布满血丝,反复检查着每一个可能被忽略的数据异常,试图从浩瀚的噪声中揪出一丝来自北极的微弱回音。
林羽萱同样疲惫不堪。
地脉能量模型的重新校准、信息编码与“噪音”载波的耦合测试、古城现场的能量聚焦方案……无数技术难题像乱麻一样堆在她面前,需要她快速理清头绪,做出决断。
她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语速快得像射击,用最简洁精准的指令调动着所有人的力量。
当刘晓乐又一次因一个无关紧要的系统误报而猛地从座位上弹起,差点带倒身后的椅子时,林羽萱终于看不下去了。
她走到他身边,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轻轻按在了他紧握成拳、微微颤抖的手背上。
她的手微凉,带着常年操作仪器留下的薄茧,但触碰的瞬间,却像一道温和的电流,瞬间熨平了刘晓乐几近炸裂的神经。
“晓乐,”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主控室的嘈杂,“停下来。深呼吸。”
刘晓乐身体一僵,转过头,对上林羽萱那双总是清澈冷静,此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的眼睛。他想说什么,辩解或者继续自责,但喉咙像是被堵住了,发不出声音。
“你这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把自己拖垮。”林羽萱的语气放缓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老周和队员们还在冰天雪地里等着我们,我们需要的是最清醒的头脑,不是最冲动的情绪。”
她手上微微用力,将他紧握的拳头稍稍掰开,指尖在他因过度用力而泛白的手背上轻轻按了按。“错误是过去时,补救是现在时。相信我,也相信大家,我们正在做正确的事。”
那一刻,坚硬的技术外壳仿佛出现了一丝裂缝。刘晓乐看着林羽萱近在咫尺的脸庞,看着她眼下的淡青阴影,一股混合着依赖、愧疚和难以言喻情感的热流涌上心头。
他反手握住她的手,力道很大,仿佛溺水者抓住浮木。他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紧绷的肩膀终于垮下来几分。
“……我知道。”他声音沙哑,“只是……感觉太无力了。”
“无力感是正常的,”林羽萱任由他握着手,没有抽回,“但我们正在创造‘有力’的条件。走吧,去喝杯咖啡,我给你十分钟。然后,我们需要你以最佳状态,完成信息编码的最后加密环节。那是整个‘地脉传书’计划最关键的一环,只有你能做到。”
她没有用命令的语气,而是用一种近乎商量的、带着信任的口吻。这比任何鼓励都更有效。
刘晓乐沉默地点了点头。
基地的休息区空无一人,只有咖啡机运作时发出的低沉嗡鸣。林羽萱接了两杯滚烫的黑咖啡,没有加糖也没有加奶,递了一杯给刘晓乐。两人靠在冰冷的金属流理台上,一时间都没有说话,只是任由咖啡苦涩的香气在鼻尖弥漫,感受着这短暂到近乎奢侈的宁静。
“还记得我们刚加入基地的时候吗?”林羽萱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轻柔,“那时候,觉得能破解一个‘彼岸驿站’的底层协议就是天大的胜利了。”
刘晓乐抿了一口滚烫的咖啡,苦涩的味道让他精神一振,嘴角扯出一丝微弱的弧度:“记得。你当时为了一个算法,三天没出实验室,最后是我和老周把你‘扛’出来的。”
“然后你就在我办公室沙发上睡着了,还流了我一图纸的口水。”林羽萱瞥了他一眼,眼里带着一丝戏谑。
刘晓乐难得地有些窘迫,摸了摸鼻子:“陈年旧事就别提了……那时候谁能想到,我们现在要干的,是往地脉里‘扔纸条’,还是用敲锣打鼓的方式。”
“是啊,”林羽萱轻轻晃着手中的咖啡杯,看着深褐色的液体在杯中荡出涟漪,“世界变得疯狂,我们只能用更疯狂的方式应对。但有些东西没变,”她抬起眼,再次看向刘晓乐,目光沉静而专注,“比如,我们依然在一起,面对这些疯狂。”
这句话很轻,却像重锤一样敲在刘晓乐心上。他看着她,看着灯光在她略显凌乱的发丝上勾勒出的柔和光晕,看着她那永远理性、此刻却流露出温暖的眼神。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句:“羽萱,谢谢。”
谢谢你的冷静,谢谢你的信任,谢谢你在所有人都可能崩溃的时候,依然能稳住舵盘,也……谢谢这杯深夜的咖啡和短暂的陪伴。
林羽萱微微笑了一下,那笑容很淡,却瞬间驱散了她脸上惯有的清冷:“不用谢。保存体力,接下来还有硬仗要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