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的威胁如同一场高烧,来得猛烈,去得也干脆,留下一个略显虚弱却又焕然一新的世界。金王帝国这台庞大的机器开始艰难地重启,修复创伤,安抚民众,重新评估这个不再“平凡”的星球。
然而,就在这台机器齿轮刚刚重新啮合,发出生涩转动声时,另一股冰冷的力量,如同精密注入血管的毒液,开始了它的运作。
犹大集团的出手,没有硝烟,没有宣言,甚至没有明确的敌人。它像一种弥漫在空气里的慢性病毒,悄无声息地改变着生态。
第一声“惊雷”,炸响在金融市场,却轻得如同耳语。
金王财团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新星矿业”,其主要资产是位于南大陆腹地的“赤金”巨矿。
这座矿藏是多种稀有金属和新兴能源材料的关键来源,也是金王实体产业的基石之一。
就在金王忙于全球重建,资金流略显紧张的当口,一场针对“新星矿业”的做空行动,以令人瞠目结舌的精准和高效展开了。
数家注册在海外离岸群岛、背景成谜的小型基金,几乎同时发布了一系列“独立研究报告”。这些报告数据详实,逻辑严密,引用的都是公开信息,却得出了一个惊悚的结论:“赤金”巨矿的核心矿脉因近期全球地质剧烈活动(隐晦指向承灵星发怒)已出现“结构性疲劳”和“资源枯竭预期”,其实际价值被金王财团“严重高估”。
报告发布时机刁钻,正值市场信心脆弱之际。更诡异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几家颇具影响力的环保组织(事后查明均接受过不明来源的巨额捐助)开始高调质疑“新星矿业”的开采方式对“刚刚恢复脆弱平衡的星球生态”造成“不可逆伤害”,并附上了一些经过巧妙剪辑、极具煽动性的影像资料。
做空报告引发恐慌性抛售,环保舆论放大负面情绪。“新星矿业”股价如同坐了过山车般直线俯冲,短短三天市值蒸发近三分之一。连锁反应迅速蔓延,与“新星矿业”关联的上下游企业、银行信贷纷纷亮起红灯。
金王帝国总部,紧急金融会议。
“卑鄙!无耻!”财务总监气得脸色铁青,“‘结构性疲劳’?放屁!我们的最新勘探数据显示矿脉结构比之前更稳定!那是星球妈妈亲手‘加固’过的!”
“关键是市场信了!”市场部主管揉着太阳穴,“那些报告做得太真了,真真假假混在一起,加上环保的帽子,现在解释就是掩饰,越描越黑!”
老周盯着屏幕上“新星矿业”那根刺眼的大阴线,狠狠啐了一口:“妈的,犹大这帮崽子,玩金融杠杆还是这么六!就知道躲在阴沟里放冷箭!”
林羽萱面色冷峻:“这不是简单的做空套利。他们的目标不是赚那点差价,是要动摇金王实体产业的根基,掐断我们的现金流。一旦‘新星矿业’信用崩溃,引发的连锁反应会拖垮我们整个工业体系。”
一直沉默看着数据的刘晓乐,突然开口:“报告里关于矿脉地质的数据,来源是哪里?”
技术顾问立刻调取分析:“表面上看,引用了帝国地质总局三年前的一份公开年报数据,但他们对数据进行了……极其精妙的‘倾向性’解读和外推模型,模型本身在数学上甚至无懈可击,但前提假设是扭曲的。”
“精妙的扭曲……”刘晓乐若有所思,“就像北极试图用完美的逻辑来定义混乱。犹大,在用商业规则内的‘完美攻击’,来打击我们。”
他抬起头,眼中没有慌乱,只有冷静的分析:“他们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后危机时代市场的脆弱心理,二是……我们与星球意志直接沟通渠道的中断。如果土珠还能用,我能直接引动地脉能量展示矿脉的稳固,谣言不攻自破。但现在,我们只能用‘凡人’的方式去证明。”
“怎么证明?”王小雨抱着她的零食袋,愁眉苦脸,“难道开个直播,让我现场表演啃矿脉?虽然我牙口好,但估计没人信啊。”
“不需要证明矿脉没事。”刘晓乐摇头,“我们需要证明,发布报告的人‘有事’。”
他看向情报部门负责人:“查那几个离岸基金的最终受益人,还有那几家环保组织的资金流水。就算他们藏得再深,只要是人为的操作,就一定有痕迹。找到它,公之于众。”
“同时,”他转向林羽萱,“启动‘灯塔’预案。”
“灯塔?”老周疑惑。
林羽萱解释:“是晓乐昏迷那两天,我们针对可能出现的信誉危机制定的备用方案。放弃在具体问题上与对方纠缠,转而建立我们自己的、更高的可信度平台。”
很快,金王财团做出了回应,但并非直接反驳做空报告,而是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情。
他们联合帝国科学院、多家独立地质监测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承灵星地质活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观测网络”,并向全球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个人开放数据接入权限。金王财团率先公开了“赤金”矿区及周边大量实时、原始的地质监测数据(剔除核心商业机密部分),包括地壳应力、能量波动、岩层结构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