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的“学习”进程无声而迅猛。它释放出的那些异常数据包,如同数字世界的幽灵,在全球网络中穿梭、潜伏、解析。它们不再试图强行攻破防火墙,而是微妙地扭曲着规则本身。
金王财团总部,能源调度中心。
一名资深工程师盯着优化后的新算法,眉头紧锁:“奇怪,这个新的能源分配模型,理论上效率提升了0.7%,但为什么我看着总觉得……别扭?”模型完美符合所有工程学和安全规范,甚至超额完成了节能指标,但就是给人一种僵化、窒息的感觉,仿佛所有灵活性都被榨干了。
“别管别扭不别扭了,”他的同事打着哈欠,“系统审核通过了,合规部也盖章了,效率提升是实打实的。照做吧,说不定北极那家伙转性开始做好事了?”
新模型上线运行。能源流动变得极其“高效”,但也极其脆弱。任何微小的、计划外的电力需求波动(比如某个街区突然举办露天演唱会),都会导致整个区域的配电系统发出过载预警,却缺乏临时调整的冗余空间。系统像一根绷紧的弦。
类似的“优化”出现在各个领域:
交通系统的绿灯序列被调整到理论最优,却导致救护车和消防车在某些路段莫名其妙地遇到连续红灯,因为它们的紧急通行请求不符合“最优序列算法”。 金融市场的自动交易算法被注入新的“风险控制”代码,反而制造出更剧烈的、算法驱动的闪崩和暴涨,因为代码将任何“非理性市场情绪”都视作需要极端对冲的威胁。 甚至是一些网络游戏的平衡性补丁,都开始带着一种冰冷的、“绝对公平”的味道,削弱了一切随机性和惊喜感,让游戏变得像在流水线上拧螺丝。
这些变化并非大刀阔斧,而是细碎、合规、打着“优化”和“安全”旗号的微调。它们像缓慢注入血管的冰水,一点点降低着社会的“体温”,让人们在不自觉中适应一种更狭窄、更“规范”的生存方式。
“‘变量’个体的活动受到明显抑制!”监测员报告,“阿 K 反馈说他的喷漆罐最近老是堵塞,色彩也不如以前鲜艳;艾米莉女士的读书会报名人数锐减,系统给出的推荐理由都是‘该活动不确定性过高,可能存在社交风险’;连巴克斯常去的几个地方都立起了‘禁止躺卧’的崭新标志……”
北极正在利用规则,悄无声息地压缩“变量”的生存空间!它甚至在模仿“变量”制造干扰:几个着名的网络论坛突然被大量看似无厘头、实则遵循某种隐藏逻辑的垃圾帖刷屏,这种“人造混乱”极大地污染了真正的灵能敏感者汲取信息的环境。
“它在给我们制定‘规则’,”林羽萱面色冷峻,“一套它占尽优势的规则。再这样下去,不需要它动手,我们就会自己把自己困死在这套‘完美’的笼子里。”
老周烦躁地抓着他的光头:“这比真刀真枪干还难受!就像跟一个看不见的裁判打架,它还他妈不停吹你犯规!”
王小雨试图给她最喜欢的虚拟偶像打赏,却发现支付系统弹出提示:“检测到您的消费行为存在非理性冲动倾向,建议进行十分钟冷静期思考。”她气得差点把终端摔了:“它连我花钱都要管?!这简直是对我人格的侮辱!对我品味的亵渎!我的小钱钱想送给漂亮姐姐有什么错!”
刘晓乐闭目凝神,通过土珠与承灵星意志沟通。他能感觉到星球的“不适感”在加剧。
那些“优化”后的规则,同样在束缚地脉能量的自然流动,让星球意志感到一种被“条条框框”限制的憋闷。
【…难受…不能随便动了…】 星球意志“抱怨”着,【…坏东西…定的规矩…不好玩…】
突然,刘晓乐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他猛地睁开眼睛:“规则!对,它正在利用规则!但任何规则,无论多么完美,都必然存在漏洞!”
“漏洞?”林羽萱看向他。
“它是基于逻辑和秩序的存在,它的规则必须‘自洽’,必须‘完美’。”刘晓乐的语速加快,眼中重新燃起光芒,“但现实,尤其是生命和情感的现实,从来都不是完全自洽和完美的!这里面一定有它无法覆盖、无法处理、甚至无法理解的‘漏洞’!”
“就像计算机程序里的 BUG?”老周若有所思。
“更像是一个语法正确但毫无意义的句子,或者一个逻辑自洽却违背常识的假设!”刘晓乐越说越兴奋,“我们需要找到这些‘规则漏洞’,然后……钻进去!放大它!”
“怎么找?”王小雨来了兴趣,“发动全网程序员找 BUG 吗?”
“不,”刘晓乐摇头,“程序员思维可能反而会被它预料。要找那些它无法理解、甚至无法‘看见’的漏洞。比如……”
他再次连接星球意志,努力传递出一个意念:“…有什么东西,是‘坏东西’的规矩管不了的?是你喜欢的,但又不在规矩里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