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彦蹲在剧组服装箱前,指尖捏着警服肩章上的金属扣轻轻拧了拧 —— 下午拍苏清中枪的戏,血浆溅在袖口时,她还急得抓着道具组刘师傅的胳膊问 “这衣服还能洗干净吗”,刘师傅拍着胸脯说 “咱这警服是剧组定制的,耐造!洗三遍保准没印子”。现在袖口的暗红果然淡成了浅印,只是金属扣被血浆浸得有点发乌,她掏出口袋里的纸巾,裹着指尖慢慢擦,擦到第三下时,门外突然炸开小夏的尖叫,比上次粉丝破千万时还带着股冲劲:“姐!《风尚志》的编辑!真的是《风尚志》的!送封面邀约来了!”
成彦的纸巾 “啪嗒” 掉在地上,起身时膝盖还磕了下服装箱,疼得她皱了皱眉也没顾上揉。她往门口跑,路过化妆台时,还差点带倒桌上的卸妆水 —— 瓶身上印的栀子花纹是顾怀安帮她贴的,她赶紧扶稳,指尖在瓶身顿了两秒才继续泡。刚到化妆间门口,就看见个穿米白西装的女人坐在沙发上,西装袖口别着颗珍珠袖扣,上面刻着极小的 “风尚” 二字,是杂志的定制款。女人手里捧着本烫金封面的杂志,封面上影后的冷艳眼神扫过来,成彦突然想起三年前在报刊亭看这本杂志时,只能站着翻两页就放下,生怕老板催 “不买别老翻”。
“成彦老师,久等了。” 编辑林姐站起身,手里的杂志边缘有点卷,看得出来是被反复翻阅过的。她递过来个烫金信封,指尖涂着豆沙色指甲油,指甲修剪得圆润,递信封时手指轻轻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成彦还沾着点纸巾纤维的指尖上,笑着说:“刚拍完戏吧?辛苦您了。”
成彦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烫金纹路时,像碰到了暖炉似的有点发烫。她捏着信封边缘,指腹被纹路硌得有点痒,下意识攥紧了些 —— 怕手一抖把信封掉了,这可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五大刊邀约啊。林姐凑过来,翻开桌上的样刊,手指轻轻划过内页里穿浅纱裙的女星:“我们初始方案是给您搭香槟色纱裙,配淡水珍珠项链,走‘温柔大女主’路线 —— 您之前演的林墨、苏清,虽然有坚韧的一面,但观众更记得您哭戏时的共情力,我们觉得温柔款更安全。”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了点犹豫:“其实我们内部也吵过,策划组有一半人说‘温柔款太撞了’,去年有 6 个女星的五大刊封面都是纱裙,读者在后台留言说‘看腻了仙女,想看点不一样的’。但另一半人觉得,新人上封面,稳妥最重要。”
“林姐,我想试试不一样的。” 成彦突然开口,声音比她自己预想的稳,只是攥着信封的手,指节有点发白。她翻开随身带的剧本,找到苏清追嫌疑人的剧照 —— 照片里的苏清警服被风吹得贴在背上,头发乱得沾在脸颊,却把肩膀挺得笔直,手里的证据袋攥得紧紧的。成彦的指尖在剧照的肩线处划了一下:“我想展现坚韧的一面,不是硬邦邦的冷,是那种…… 哭完还能站起来的韧劲儿。就像苏清,中枪了还想着要把证据送回去;也像我妈,被人骗了钱,还是每天做手工活到半夜,说‘欠的钱得还,不能让人戳脊梁骨’。”
她想起母亲的顶针,黄铜材质的,用了十几年,边缘磨得发亮,母亲每次做手工活时,顶针就套在右手食指上,“咚咚” 地顶着针脚,她说 “这顶针陪我熬过最难的时候,比金镯子还结实”。成彦摸了摸口袋里的栀子挂件,木质的触感让她更踏实:“我想穿深色的硬挺面料,比如黑色皮质风衣,肩线要立体的,能撑起来的那种;鞋子不要高跟鞋,要马丁靴,踩在地上稳;饰品也不用珍珠,用粗点的金属链条,像我妈顶针那样,不起眼但管用。”
林姐愣了愣,随即眼睛亮了,她掏出手机,屏幕壁纸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后来成彦才知道是林姐的女儿),点开一个文件夹,里面存着好几份行业报告:“成彦老师,您这想法太及时了!行业里有个冷知识,新人上五大刊封面,若造型能结合个人经历或代表角色,杂志销量能比‘通用款’高 35%。去年有个男星,拍封面时穿了他刚出道时的旧夹克,那夹克的肘部都磨破了,他配文‘这件衣服陪我跑过 30 个剧组,饿了就裹着它睡网吧’,结果当期杂志卖断货,还加印了 2 万册,读者说‘看到了他没红时的样子,觉得很真实’。”
她指着报告里的折线图:“您看,‘真实感’现在是时尚圈的新趋势,尤其是经历过风雨的坚韧形象,读者接受度比完美偶像高 42%。您这‘风衣 马丁靴’的造型,既能挂钩苏清的警服形象,又能结合您帮母亲还债的经历,绝对能出圈!”
“姐!我找到参考图了!” 小夏抱着平板跑进来,平板壳上贴着成彦的小卡,卡上的成彦还是跑龙套时的宫女造型。她跑得太急,手里没吃完的糖葫芦掉了一颗在地上,糖渣粘在牛仔裤上也没在意,扶着门框喘气,把平板举到成彦眼前:“你看这件黑色风衣,是设计师定制款,肩线是立体剪裁的,我特意问了客服,说‘能把 155 的个子穿出 165 的气场’!还有这条银色链条项链,链条粗得刚好,不会太夸张,戴上像把‘小铠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