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办公室的百叶窗被风掀得轻轻晃,漏进来的阳光在成彦的办公桌上织成细碎的光网,刚好落在她正在修改的梵星广告配音稿上。稿纸上用蓝笔改了三处:“‘时光沉淀’这句语速慢半拍”“‘祖母绿的温柔’加个气音”,最后一行还画了个小小的音符,是她怕自己忘,特意标上的。耳机线缠在她手腕上,顾怀安写的《星光》旋律正从耳塞里漫出来,小提琴的泛音软乎乎的,把熬夜改稿的困意都揉淡了点。
“咔嗒” 一声,办公室门被推开,陆岩的脚步声比平时轻了些。他手里攥着本深灰色封面的剧本,指尖捏着边缘,因为用力而泛白 —— 剧本封面磨出了圈毛边,像被人反复摩挲过,右下角的咖啡渍晕开一小片,是他早上喝美式时手滑洒的,当时还慌慌张张用纸巾擦了,却还是留下了浅褐色的印子。
“先停会儿,给你看个东西。” 陆岩走到桌前,没直接把剧本递过去,反而先把它放在自己掌心顿了顿,眉头微蹙着,眼神里带着点犹豫,像怕说了什么让成彦不高兴,“是个小成本网剧,投资只有 600 万 —— 你知道的,大制作剧随便一个特效镜头就敢花 50 万,这个剧连服化道预算都压到了 15%,主演片酬砍了三回,才凑够钱开机。” 他说着,指尖在 “暗夜行者” 四个字上轻轻敲了敲,声音放低了点,“但角色真的很有挑战性,你…… 先翻翻?”
成彦摘下耳机,线还缠在手腕上,她下意识用手指把线理顺,动作慢腾腾的,心里已经泛起点嘀咕 —— 小成本网剧?上次有个新人接了类似的剧,播出后连个热搜都没上,还被黑粉嘲 “糊到只能演小成本”。可当她伸手接剧本时,指尖蹭过封面的毛边,粗糙的触感像砂纸轻轻磨过皮肤,反而让她多了点好奇。
翻开第一页,右上角用红笔写着 “第 8 稿”,字迹娟秀得像女生写的,旁边还有行小字:“林墨在律所的笑要‘暖而不实’,像贴了层糖纸,一捏就碎”,末尾画了个小小的哭脸,应该是编剧改稿时的随手标记。成彦的指尖停在那行小字上,心里突然 “咦” 了一声 —— 这跟她演沈青瑶时的 “真温柔” 完全不一样,有点意思。
往下翻到角色介绍页,“林墨,女,28 岁,白天公益律师,晚上戴黑面具复仇”,成彦的指尖突然顿住,甚至微微颤抖了一下。她抬头看向陆岩,眼睛亮得像突然找到了光源,嘴角不自觉抿紧 —— 她演了半年的沈青瑶,温柔、隐忍、永远为别人着想,演到最后都快忘了 “复杂” 是什么感觉,而这个林墨,居然要在一天里切换两种人生,连笑都要分 “真笑” 和 “假笑”。
翻到第二场戏,林墨坐在律所的会客沙发上,对面是被冤入狱的当事人母亲,剧本写着 “林墨递过纸巾,指尖碰到老人的手时飞快缩回,嘴角却挂着笑”,旁边用蓝笔标着 “这里的笑要凉,像刚从冰箱拿出来的玻璃杯,看着透,碰着冰”。成彦盯着这段文字,不知不觉就代入了 —— 如果是她,递纸巾时会怎么缩手?是指尖先蜷起,还是手腕轻轻转开?笑的时候,眼角要不要带点细纹?这些细节像小钩子,一下勾住了她的注意力。
“圈里有个冷知识,” 陆岩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椅子腿在地板上蹭出轻微的 “吱呀” 声,他拿起桌上的搪瓷杯 —— 杯身上星耀的 logo 掉了块漆,是去年团建时摔的 —— 喝了口温水,喉结动了动才继续说,“小成本网剧是‘演技试金石’。大制作剧有 5 亿投资撑着,服化道能盖过演技,演员站在那儿摆个姿势就行;小成本剧连灯光都要省着用,只能靠角色的‘嚼头’抓观众。去年李静导的《无声》,投资才 500 万,比这个还少,主角演的‘沉默杀手’,全剧就 3 句台词,靠眼神把观众看哭了,最后拿了最佳新人,剧还爆到豆瓣 8.2,播放量破 10 亿,演员直接涨粉 300 万 —— 这就是好角色的力量。”
“李静导演?” 成彦抬头,眼里带着点惊喜,指尖不自觉把剧本往自己这边拉了拉,“我去年看《无声》时,特意倒回去看了三遍那个杀手杀仇人的戏 —— 他把刀举起来时,眼泪掉在刀背上,明明是反派,我却觉得心疼。原来这个剧本也是她的?”
“就是她。” 陆岩从抽屉里拿出份制作方资料,纸页边缘有点卷,是他反复看揉的,“她打磨这个剧本两年,改了 8 稿,一开始想找个有‘破碎感’的女演员,试了三个都觉得不对。后来看了你演的沈青瑶 —— 就是城楼上那段,你明明手在抖,却还硬撑着说‘我不认输’,眼神里又怕又倔,她当场就说‘这就是林墨的影子’,托人问我你愿不愿意接。”
陆岩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手指捏着资料页的角,微微泛白:“但我得跟你说实话,小成本剧没流量加持,播出后可能连个热搜都买不到,对你的商业价值帮助不大 —— 上次有个艺人接了小成本网剧,黑粉直接发通稿说‘资源降级,糊穿地心’。而且制作方给的片酬,只有你接梵星代言的 1/3,连你平时买的那套录音设备都买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