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者号如同宇宙中一粒微尘,在无边的黑暗与寂静中滑行。自那场与诡异黑色梭镖的惊险遭遇后,舰船采取了最高级别的隐匿措施,航行轨迹变得飘忽不定,如同受惊的鱼儿在深海中不断变换方向。能源储备持续消耗,舰体上的伤痕如同未愈的疮疤,时刻提醒着众人归途的凶险。舷窗外是永恒的夜幕,只有远方偶尔闪烁的恒星,如同冷漠的眼睛,注视着这艘孤独的航船。
阿雅几乎不曾离开舰桥。她时常伫立在主舷窗前,眼眸深处倒映着流转的星云与暗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那枚温润的灰烬令牌。晶石星球灌注的“基石”之力已与她的本源深度融合,使得她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她不仅能察觉到物质宇宙的能量流动,甚至能隐约捕捉到某种更深层、更抽象的“存在痕迹”——那是一种超越了常规电磁信号或引力波的东西,更像是意识或事件在时空结构上留下的微弱烙印。
这种超凡的感知带来了更深的忧虑。她能感觉到,那道冰冷的、属于“静默收割者”的注视并未远离,反而像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收拢。之前的袭击绝非偶然,而是系统性的猎杀的开始。它们有耐心,有策略,并且拥有远超理解范畴的科技。
“指挥官,”伊莎贝尔的全息影像悄然浮现,打断了阿雅的沉思,她的脸色比前几日更加凝重,“我们接收到一段异常信号。”
“来源?”阿雅转身,目光锐利。
“无法精确定位。信号源极其微弱,且似乎经过了多重加密和散射处理,像是……从某个极度危险的区域边缘泄露出来的。”伊莎贝尔调出频谱分析图,上面显示着一段杂乱无章、但隐约蕴含着某种规律性脉冲的波形,“信号内容经过初步破译,核心信息只有重复的两个词……”
伊莎贝尔顿了顿,声音压低:“‘篝火将熄’。”
阿雅的心脏猛地一沉。“篝火将熄”?这像是一句警告,或者……一句遗言。是哪个“篝火集会”的成员发出的?他们遭遇了什么?
“能分析出信号的大致方向吗?”阿雅追问。
伊莎贝尔操作着控制台,星图上逐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扇形区域,覆盖了数片广袤而荒凉的星域,其中一片,恰好与他们规划的返航路线有部分重叠。“信号衰减模型指向这个范围,但误差极大。那片区域……数据库记载甚少,只知道被称为‘破碎星环’,是远古星系碰撞留下的巨大残骸带,环境极其复杂,充满了引力陷阱、高辐射区和……传言中的时空异常现象。”
是陷阱吗?利用可能的盟友遇险信息,引诱他们偏离相对安全的航线?还是真的有一个“篝火”成员,正在那片死亡地带中垂死挣扎?
阿雅陷入沉思。灰烬之城的危机迫在眉睫,每一分能源和每一秒时间都至关重要。贸然进入未知险地,可能让整个远航者号万劫不复。但若见死不救,违背了“篝火集会”守望相助的盟约,更可能错失重要的盟友或情报。
“改变航向,”良久,阿雅抬起头,眼中闪过决断,“以最小能耗,沿扇形区域边缘做侦察性巡航。优先确保自身隐匿,尝试捕捉更清晰的信号源。如果确认是陷阱,立刻撤离。如果真是求救……视情况而定。”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但阿雅相信自己的直觉,也相信灰烬令牌对同源力量的感应。如果那里真有“篝火”成员,令牌或许会有反应。
远航者号悄然调整方向,如同幽灵般滑向那片被标记为“破碎星环”的星域边缘。随着距离拉近,舷窗外的景象开始变得诡异。原本稀疏的星光被扭曲、拉长,形成一道道诡异的光弧。无数大小不一、形状怪异的星体残骸漂浮在虚空中,有些是破碎的行星内核,有些是冻结的恒星碎片,它们相互碰撞、环绕,形成了一片混乱不堪的宇宙坟场。空间的质感也变得粘稠,引力场错综复杂,如同看不见的旋涡,随时可能将闯入者撕碎。
航行变得异常艰难。舰船不得不以极低的速度小心规避着各种障碍物和引力陷阱。传感器屏幕上一片雪花,强烈的背景辐射和空间扭曲严重干扰了探测能力。
就在穿越一片由密集冰晶和金属尘埃构成的“迷雾”时,灰烬令牌突然传来一阵清晰的悸动!不是危险的预警,而是一种……微弱的、带着悲伤与坚韧意味的共鸣!
“有反应了!”阿雅精神一振,“信号源就在附近!加强扫描!”
全舰进入最高警戒状态。探测器功率开到最大,艰难地穿透重重干扰。终于,在一条巨大的、如同峡谷般的行星碎片带深处,扫描仪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能量信号——并非强大的能源,而是一种类似生命维持系统的、濒临枯竭的波动。
远航者号小心翼翼地靠近。随着视线逐渐清晰,众人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在一块巨大无比、如同大陆般的星骸背面,依附着一个……城市?或者说,一个城市的残骸。那是由无数晶石和合金构成的建筑群,风格与星尘遗民有些相似,却更加粗犷和古老,许多结构已经崩塌,表面布满了撞击和侵蚀的痕迹。城市的中心,有一个半球形的穹顶建筑还在散发着微弱的护盾光芒,那濒临熄灭的能量信号正是从中传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