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载磨锋剑始扬,汉廷今日换新章。
仓盈粟麦田畴广,甲亮戈锋利刃光。
商路驼铃通远域,乡学书声满僻疆。
仁恩遍洒残孤处,再造乾坤固蜀疆。
景耀九年末,冬深岁暮。
未央宫大殿的金砖在晨曦映照下流转着冷冽的光。九年光阴,自那场震动朝野、血染宫门的肃贪风暴始,至今日,蜀汉帝国在“砺锋”二字下走过了整整九载砥砺之路。此刻,便是兑现当年“以十年为期,再造乾坤”承诺的关键节点。
丞相诸葛亮手持象牙笏板,立于御阶之下,素色朝服纤尘不染,深邃的目光扫过殿下肃立的文武百官,最终落于御座之上年轻却已显出深沉威仪的皇帝刘禅身上。他深吸一口气,清朗的声音穿透了殿宇的肃穆,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臣亮,稽首谨奏陛下。自景耀元年陛下颁《砺锋诏》以来,以肃贪养廉为发轫,整军经武、劝课农桑、兴学育才、通商惠工、抚民安边,立十策而图强,至今九载春秋已过。幸赖陛下圣明烛照,群臣戮力同心,黎庶共克时艰,今十策目标,已如期达成!臣受命总理考成,据肃政廉访司、大司农府、兵部、工部、礼部等诸司详实奏报,汇成《砺锋九载硕果录》,恭呈御览!此录所列,字字有凭,事事有验,皆以实数为基,以民声为鉴,以变化为证!”
一卷厚重的、以明黄锦缎为封的奏疏被内侍恭敬地捧至刘禅的御案之上。刘禅的手指抚过锦缎光滑的表面,沉稳地将其展开。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缓缓展开的文字之上,那上面,承载着帝国九年的血汗与荣光。
一、肃贪反蠹,吏治澄清:铸就铁律钢网
数字为证: 肃政廉访司九年间共立案查处贪墨、渎职、害民案件 2476件。其中,涉及抚恤、军饷、赈灾钱粮之“天字第一号”重案 483件,主犯皆依《惩贪律》处斩立决,无一宽宥!累计抄没贪官污吏家产折合五铢钱 逾三亿七千万!此巨资,除部分补偿受害军户、灾民(累计补偿 五万三千余户)外,余者尽数充入国库及养廉银专项,真正做到“取之于蠹,用之于民,养之于廉”。
实例为凭: 曾震惊朝野的犍为郡守李严(同名)贪墨抚恤案,其伏诛后,所抄没之田产、商铺、金银,除补偿张诚之母(虽老人已逝,其族侄依法受领)、王猛、赵五遗属外,剩余资产变卖所得,尽数投入犍为郡水利修缮及孤老抚育。当地百姓奔走相告:“贪官的血,养了我们的田,暖了孤老的心!”
变化可视: “百官岁计清册制”推行九年,官员财产申报率、核查率均达 十成。九年间,因财产申报不实、来源不明而被革职查办者 127人,因“首告”贪墨线索经查实而受重赏者 89人,赏金总额高达 四千六百万钱!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陈祗慨叹:“如今为官,申报家产如履薄冰,稍有不明,廉访司缇骑立至!贪墨所得,已成烫手烙铁,藏不住,用不得!”
民众回声: 成都西市茶馆,一老吏抿着茶,对周围人低语:“早年间,当个仓吏都能肥得流油。如今?嘿,养廉银是厚实,可那‘岁计清册’和‘密匣’(指举告密匣,九年间收到有效举报信 一万一千余封)就是悬在头顶的剑!咱蜀汉的官,不好贪,也不敢贪喽!” 旁边一曾受贪官盘剥的商贾接口道:“何止不敢贪?如今去衙门办事,茶水钱都没人敢要了!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这才是朝廷该有的气象!”
二、仓廪丰实,农桑为本:天府沃野再兴
数字为证: 大司农府核定,景耀十年,蜀汉全境在册官、民田亩数达 七千八百万亩,较砺锋初年净增 一千二百万亩(主要来自汉中、南中军屯、民屯及水利新垦)。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 两亿三千万石,较砺锋初年增长 近五成!成都太仓、汉中天荡山仓、江州大仓等十大官仓,储粮皆满溢,存粮总量可支全**民 两年之需!推广新式曲辕犁 三十七万具,龙骨水车 五万四千架。
实例为凭: 汉中盆地,沔水之畔。老农刘三抚摸着自家田头一架崭新的龙骨水车,水流汩汩,滋润着越冬的麦苗。他咧开嘴,露出缺牙的笑:“往年看天吃饭,旱时干瞪眼。自打朝廷发了这‘龙吐水’(百姓对水车的称呼),坡上的旱地也能浇上沔水了!去岁,老汉我三十亩坡地麦子,比往年多收了整整五十石!县里的粮官按新颁的‘常平籴粜法’,粮价平稳,咱卖粮不吃亏!” 汉中郡守杨仪奏报:仅推广新式农具和精耕法一项,汉中郡均亩产提升 一石二斗。
变化可视: 益州腹地,昔日因战乱和吏治败坏而抛荒的田野,如今阡陌纵横,稻浪翻滚,桑麻成荫。工部水曹主事杜微主持修缮、新凿之都江堰外江延伸灌渠、绵竹堰、湔堋堰等大小水利 二百一十七处,惠及良田 八百余万亩。南中牂牁郡,昔日“瘴疠之地”,经军屯带动、推广耐湿稻种及驱瘴药方,已成新粮仓,岁输成都稻米 八十万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