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
陈老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效率太慢?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指责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太慢?
这已经不是狂妄,这是疯了!
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岂有此理!”
“年轻人,不要以为有点功劳,就可以目中无人!”
“华夏的稳定和秩序,是你能用‘效率’两个字来衡量的吗?”
反对的声浪几乎要将屋顶掀翻。
就连一直支持陆云的丁振邦,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暗自为他捏了一把汗。
这小子,过刚易折啊。
唯有那个老人,依旧不动如山。他饶有兴致地看着陆云,像是在欣赏一出好戏,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陆云没有理会那些嘈杂的噪音。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陈老,继续说道:
“陈老,我问您一个问题。一项利国利民的尖端技术,从立项到出成果,在您制定的规则里需要多久?”
陈老一愣,下意识地答道:“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这都是正常的周期。”
“十年?”陆云笑了。“十年,太久了。”
“在我那里,一个能改变世界的想法,从出现在餐巾纸上到变成现实,我只给它……三个月的时间。”
“龙骨号从一块废铁到主体合拢用了多久?不到一年。”
“‘天工’AI从一行代码到拥有自主意识用了多久?三个月。”
“‘奶瓶’反应堆从图纸到点火成功用了多久?两个月。”
这些在外界看来奇迹般的成就,从他嘴里说出来却像是家常便饭。
“这不是奇迹,陈老。”陆云的声音陡然拔高。“这是效率。”
“而支撑这份效率的,不是别的,正是我刚才说的,能源,硬件,以及最重要的——
一个可以让天才们自由呼吸,而不被规矩和流程活活憋死的环境。”
“各位都想要红星湾的技术,想要这只会下金蛋的鹅。”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只鹅,只有在红星湾才能下出金蛋?”
“把它带回京城,圈养在计委的后院里,每天按时喂食,定期汇报……
我保证,不出半年,它就会变成一只只会打鸣的呆头鹅。”
这番话说得极其不客气,几乎是指着鼻子骂人了。
陈老气得浑身发抖,却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
因为陆云说的是血淋淋的事实。
“所以,”陆云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比刚才所有言论加起来,还要惊世骇俗的重磅炸弹。
“我非但不同意将红星湾的技术拆分出去。我反而要提一个建议。”
“我建议,启动代号为【凤巢】的计划。”
“将我们华夏最核心的几个尖端技术研究院所,比如高能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以及我们的高分子材料实验室整体搬迁至红星湾!”
如果说刚才只是骚动,那么现在,整个会议室仿佛被一颗中子弹直接命中。
所有人都被这个“迁都”般的提议,炸得外焦里嫩,魂飞魄散。
把华夏的科技心脏移植到你红星湾去?
“你……你……你这是痴心妄想!”陈老指着陆云的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这是要掏空华夏的根基!是要搞科技割据!我绝不……”
“我还没说完。”陆云根本不给他咆哮的机会,冷冷地打断。
“我之所以这么提议,理由有三。”
“第一,能源。”他伸出一根手指。
“我的‘奶瓶’反应堆二期工程即将完工,届时可以提供近乎无限的,稳定且廉价的清洁能源。
京城能做到吗?据我所知,为了保障各位办公室的空调用电,今年夏天已经拉了三次闸了吧?”
计委的几位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第二,硬件。”他伸出第二根手指。
“我的‘天工’AI,可以为这些科学家提供超乎想象的模拟和计算能力。
我们正在建造的‘龙鳞’材料3D打印工厂,可以直接打印出他们梦寐以求的实验设备。
这些,京城有吗?”
科技部的默默地低下了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环境。”他伸出第三根手指,目光重新变得锐利。
“在红星湾,没有为了争抢几百万经费打得头破血流的内耗。没有一篇论文要挂十几个无关名字的潜规则。
没有一个天才的想法需要盖一百个章才能启动的官僚主义。”
“在那里,唯一的规则就是科学本身。”
“我将为他们提供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实验室,最聪明的助手(天工AI),最充足的经费,以及……最重要的,百分之百的学术自由。”
“各位。”陆云的声音,充满了某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你们是想让我们的科学家们,继续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慢慢地追赶西方。”
“还是想把他们,都请进我为他们打造的‘凤凰巢’里,让他们站在我的肩膀上,用我的武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