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尾翼喷涂着鲜红图样的专机。
在红星湾的军用机场跑道上,缓缓停稳。
舷梯放下。
一名肩扛将星的军官,亲自站在舷梯口。
身躯笔挺,神情肃穆。
那阵仗,像在等待一位重要人物。
周文海扶了扶自己的黑框眼镜。
他压低声音,凑到陆云耳边,气流带着嘶嘶声。
“不对劲。”
“我闻到一股鸿门宴的味道。”
“菜单上头一道菜,我猜是清蒸红星湾。”
“配菜,大概就是红烧陆总师你本人了。”
陆云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没接话。
他心里那面镜子,擦得比谁都亮。
龙骨号吞掉核爆,吞掉的也是某些人心里最后那点侥幸。
过去他们还能把红星湾当成一个技术特区。
一个能带来惊喜和收益的试点。
现在这个试点已经长成了他们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控的庞然大物。
京城,西山,一号会议室。
能坐在这里的,任何一个跺跺脚,都能让所属的领域抖三抖。
秦山河和丁振邦赫然在列。
他们眼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眼眶甚至微微发红
来自华夏计委、财政部、工业部等核心部门的负责人。
他们的表情可就没那么纯粹了。
有人的嘴角挂着僵硬的微笑。
有人的指尖在昂贵的桌面下无意识地敲击。
看陆云的目光,不像是看一个功臣。
更像是在打量一头刚刚捕获,不知道该如何下刀的史前巨兽。
“陆云同志!”
老者率声音洪亮。
“你这次,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了不世之功!”
“一人一舰,喝退美帝,威震全球!”
“这是我们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扬眉吐气!”
“我代表国家,代表人民,感谢你!”
掌声炸开。
秦山河和丁振邦的巴掌拍得山响,手掌通红。
掌声落下。
会议室再度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
气氛,并未因此变得轻松。
计委那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陈老清了清嗓子。
“陆云同志的功劳,我们有目共睹。”
“但越是如此,我们越是要冷静。”
“要从国家发展的全局来考虑问题。”
“红星湾的发展模式是奇迹。但也正是因为它是奇迹,所以它不可复制,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种失控的野蛮生长,在初期是活力。”
“但当体量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成为系统性的风险。”
他顿了顿,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
目光透过厚厚的镜片,精准地钉在陆云身上。
“我的意见是。”
“应该将红星湾的核心项目,比如龙骨计划、天工AI系统、奶瓶工程,正式纳入国家‘九五’规划的统一管理体系中来。”
来了。
角落里周文海在心里冷笑一声。
他手里的小本子上已经提前给陈老这番话做了标注。
——《论如何优雅地摘桃子》。
陈老话音刚落。
工业部的张部长立刻接口,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意。
“陈老高瞻远瞩啊!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比如那个龙鳞生物装甲技术,如果能应用到我们新一代的99式主战坦克上,那我们的陆军一夜之间就能甩开西方两代!”
“还有那个天工AI!”科技部的李副部长也坐不住了,身体前倾。
“如果能用来统筹全国的科研项目,避免重复立项和资源浪费,那对我们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是不可估量的贡献啊!”
“听说你们的电磁弹射技术,已经解决了储能单元的难题?我们航空部门的同志们,为了这个可是熬白了头啊……”
一时间,会议室的气氛热烈得有些诡异。
他们看着陆云,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贪婪。
那副架势,简直是把“为了集体长生不老”的光辉旗号贴在了脑门上。
秦山河和丁振邦的脸色,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们胸膛起伏,想开口,却又被对方的“大义”堵得死死的。
对方句句都是“为了国家”。
你反驳,就是本位主义,就是格局太小。
叮。
陆云放下茶杯。
杯底与桌面磕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各位的拳拳爱国之心,陆云……非常感动。”
众人一愣。
这反应不对。
“大家说的都对。”
陆云继续道:“红星湾的技术确实应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老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喜色。
看来这个年轻人,还是识大体的。
“不过,我这儿也有个小问题。”
陆云环视一周,不紧不慢。
“前几天,我们那个不怎么成熟的天工AI闲着没事帮几位计算了一下。”
他看向工业部的张部长。
“张部长,您提议的龙鳞装甲上坦克项目理论上可行。”
“但龙鳞的生物力场需要一个微型化的奶瓶反应堆来供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